桃夭南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禀陛下,卫尉大人长孙继明求见。”

“哦?宣!”

“宣卫尉大人长孙继明觐见!”

长孙继明身着玄色朝服,身姿挺拔,常年行军练就的健硕,几大步便跨过长殿,来到炀文帝面前,礼数周全,山呼万岁。炀文帝甚是满意,示意乐公公赐坐。

“爱卿今日来,所为何事啊?”

“禀陛下,三日后,臣就要护送代王回封地。因陛下的万寿节在际,臣欲留细柳左右营在城中护卫。细柳营的军士向来训练有素,又有上阵杀敌的经验,无论是忠心,机敏,还是警觉,都是数一数二的。唯有将这两营留着陛下身边,臣此去才放心。

但如此以来,代王的护卫又有些不够。这一路山高水阔的,臣担心护送不周。故特来请命,请陛下准予臣抽调执金吾卫二十人随行,方能不辱使命。”

“云昭思虑周全,不愧是长孙世家教导出来,朕允了!”炀文帝心中大悦。

“不知孟植身边的侍女够不够?天高地远的,这孩子又是第一次离开京城,还带着妹妹,身边若没有贴心,机敏的侍女,尽是些大老粗爷们,也不知会受多少苦呢?”高太后有些动情,红了红眼圈,用丝帕轻轻抹了抹眼睛,十分担忧。

见太后如此难过,炀文帝也有些心酸,吩咐到:“乐公公速速去挑十名贴心聪慧的侍女,三日后随代王一起启程。”

“是”乐公公刚准备去办,便被高太后拦住了:“陛下,何必如此麻烦。从宫里选人章程冗长,这宫调拨,那宫推举的。有些好的,各宫也用惯了,必也不会放人。不若就从这些蓬莱仙姑里面选出十来名,这几日抓紧教导,三日后随代王一起启程,岂不方便?”

“太后说得极是!”炀文帝点头称是。

高太后没有回应,继续说到:“本宫犹记得,太后在时,与孟植最是亲昵。不若就把这穆南子也带上,说不定太后在天之灵还能一路护佑呢?”

炀文帝见太后都如此说了,不好推脱,这才勉强放弃将南子藏于长乐宫的想法。

长孙还有一些军务要禀报炀文帝,乐公公便领着服侍代王的新人出了殿。乐公公也不啰嗦,嘱咐了几句,便让她们各自回去收拾收拾,明日寅时便去代王府交与滕嬷嬷。

众人齐齐应了声是,正待散去,就见洛阳郡主高如雪高傲地走过来。乐公公连忙带着众人向洛阳郡主退避参礼,目中无人的高如雪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人,傲慢地走了过去。

殿内长孙正在向炀文帝禀报万寿节狩猎的护卫安排,什么地方藏多少兵力,什么地方用了何种械具。炀文帝听得频频点头,高太后也止不住地赞赏,心里盘算着如何能将长孙收为己用。

“姑母,陛下!如雪给姑母,陛下请安啦”一声清脆的声音从殿门口传了过来,未待通报,高如雪便步步轻盈地进来了。

“越发没规矩了,陛下面前怎能直呼姑母呢?”高太后怜爱地笑语责备。

“侄女知错啦,姑母!”高如雪在高太后膝下撒娇,逗得老人家越发开心。

“如雪真是女大十八变啊!想当初才出生时,皱皱巴巴的,谁能想道如今出落得如此俊俏!不愧是我大余第一美人啊!”

“陛下,您可别再夸她了,再夸可又要上房揭瓦啦!”

“姑母,您又提我的丑事,那时我不是还小嘛。”

“是是是,姑母不提,姑母不提了。我们如雪知道害羞了。”高太后笑盈盈地问:“那你今日来看姑母,不单单是为了向陛下,姑母请安吧?”

“哎呀,还是姑母最懂如雪,如雪就直说啦?明日不是夏至节嘛,杨河一带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各国商人带着当地特产来我大余售卖推广,以显诚服之心,又祝愿我大余千秋万代,陛下万寿无疆。

每到这个时候,无论是名门望族的家眷还是市井小民的百姓,都会争先恐后地打扮,争奇斗艳。好些妙龄女子还能在这节上会一会难得一见的情郎。”

说道这,高如雪羞涩的瞄了一眼旁边面无表情的长孙,见他对自己不理不睬,又有些负气的继续说道:“臣女往日的衣饰都是少府出的,中规中矩,在一干姑娘小姐中毫不出众。我本来想带那只千年寒玉步摇簪,可不知何时被贼人偷了去。

如今若将就着随便拿支头花凑合,必会丢了我们洛阳王府的脸。所以思来想去,想起姑母出嫁前,有一支定情的火凤滴血的簪子,世所罕见,价值连城,故想借来戴一戴。姑母,如雪保证一定好好护着它,归来即还。姑母,好不好嘛!”高如雪扭动着朝高太后撒娇。

高太后听到她是来借火凤滴血,有些肉疼,但碍于陛下也在面前,也不好拒绝,只能忍忍,笑道:“火凤滴血也只有你们这些小姑娘带出来,才能映衬得相得益彰。一会儿我就让方嬷嬷给你送过去。明日夏至节人多眼杂的,你要多带些护卫,小心些。”

“是”高如雪乖巧地应了一声。

高太后似乎想起了什么,又问道:“明日你约了谁家的千金一起出游?”

“代王的妹妹素晴表妹,她不是要跟孟植哥哥回封地了嘛?说不定得及笄后,许了人家才会回来。我想她马上要去那贫瘠苦寒之地,以后少有机会再见这繁华盛世,所以约她出去解解闷。”高如雪有些幸灾乐祸

“雪儿!”高太后唤了一声,用眼神责备地看了一眼她。高如雪这才意识到自己闯祸了:代王梁贤,字孟植,是当今陛下同父义母的最小的亲兄弟。当今陛下只有太子一个儿子,那么急急地把梁贤送回封地,不就是怕他心有不轨,对皇位传承造成祸端?这封地的位置也费了炀文帝不少的心思,即不能兵强马壮,土地肥沃,也不能靠海贸易,更不能让他靠山炼铜!总之是要什么便缺什么,让他世世代代依附皇室,没有机会生出不臣之心。

但这些都不能明说的,必要时还需盛赞几句那长不出庄稼的盐碱地,不然便会显得陛下心胸狭隘,无友爱之心。可是刚才自己竟这般大大咧咧地嘲讽封地贫瘠……

高如雪有些尴尬,正思忖着要不要再撒个娇,将此事轻轻掩过,高太后已恰逢其时地给她圆了场:“你们两个姑娘家家的,出行也不方便。云昭,明日你就陪雪儿他们同去吧。”

这些翁主,郡主出行什么时候不是前呼后拥的,一大帮奴才侍卫的?太后你这借口找得也太敷衍了吧。长孙有些腹诽,但如今身在他人屋檐下,只好恭敬领命。

高如雪见因祸得福,满心欢喜,已经在思虑着明早上要梳的发髻,穿的衣服,配的花了。她雄心壮志,定要在长孙面前长长眼,让他见识见识大余第一美人的魅力。

长孙因要向执金吾协调借人之事,领了旨也就出了宫,没走几步,便见一熟悉的身影在雕花石柱旁等着他。

南子见长孙走近,大大方方地走上前,盈盈福了福身,真诚地说道:“多谢长孙大人两次救命之恩。”

长孙有些讶异,随即笑道:“穆姑娘此谢怎讲?教训高渠那次,是因为我被那纨绔惹恼了,才出手,顺便帮了你。若勉强算第一次,那第二次怎讲?”

“这第二次便是今日在大殿上。”

“哦,说来听听。”长孙不急不徐,洗耳恭听。

“我今日在陛下面前,虽一直低着头,但也能分明感觉到高太后对太后名讳的介怀。

想那乐公公也是伺候过先帝的老人了,宫里几十年的恩怨,他心里明镜似的。

若不为别的缘由,哪怕臣女真像太后,他也不应在高太后面前提起。而他却故意做了于己无利,对臣女却有利的事。

如此一来,陛下也不忍让一个像太后的人入蓬莱阁……炼丹。臣女思来想去,似乎与乐公公并机缘,能让他冒殿前失仪的风险,冒得罪太后的风险,施惠于臣女。

后来,陛下似乎又想将臣女留于长乐宫。好巧不巧,大人您出现了。一会儿又借兵,一会儿又暗示代国苦寒,就差敲锣打鼓告诉高太后,那代地天高水远的,最适合放我这般让她不快之人了。您说臣女是不是该谢您第二次呢?”

听完这些话,长孙心潮澎湃,他明白了,此生他是不想错过南子的。不过也免不了暗自得意,自己眼光果然好。

长孙若无其事,出乎意料地伸出食指,在穆南子高挺的鼻子上轻轻一刮:“你如今的这些事,也是受我牵连,不用谢!”

南子顿时惊呆了,愣愣地抬着头,不解地望着高出她半个头的长孙,红了眼圈,念了一句“登徒子”,又不好发作,福了福身,转身就走。

藏在一旁的齐仲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大人,您这圈城池的心思也太急了些。到时人家姑娘当真以为你是什么花花公子,防您如防贼一般。纵使您有三十六计,也不好施展咯。”

长孙不以为然,就没有我长孙少将军攻不下的城池。话说……“齐仲,你小子胆子越来越大了,等蔡耳训练回来,就换你去修罗场。”

“啊,大人,不要啊!”齐仲后悔万分,自己怎么这么不涨记性,要步蔡耳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