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姆逊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csu}韩振江[1]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部 辽宁116023)
摘要:詹姆逊作为当代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文化批评家,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模式,率先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对应关系。结合资本主义时代的不同特点,他指出了作为文化表征和艺术种类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不同,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分析模式。
关键词:詹姆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世界的历史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及共产主义社会进行演进,当然其背后的动力是政治经济发展的力量,也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这种阶段论的历史模式深刻地影响了詹姆逊对当代资本主义历史的认知,也影响了他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解读。他推崇恩内斯特·曼德尔(Ernest Mandel)在《晚期资本主义》(Late Capitalism)一书中资本主义发展为三个连续而辩证的阶段的概括:即市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下的垄断资本主义和后工业阶段。詹姆逊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为“跨国资本主义”,并且他认为曼德尔的对后工业社会的概括并没有脱离马克思对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宏观分析。詹姆逊把曼德尔的三阶段和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发展的观点结合起来,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三阶段及其文化逻辑的著名观点。
他指出:“现在让我解释一下‘文化分期’。我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形成了国家的市场,这是马克思写《资本论》(Capital)的时代。第二阶段是列宁所论述的垄断资本或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形成了不列颠帝国、德意志帝国等。第三阶段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资本主义。第二阶段已经过去了。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晚期资本主义,或多国化的资本主义。……与这三个时代相关联的文化也便有其各自的特点。第一阶段的艺术准则是现实主义的,产生了如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进步,生物学意义上的‘变异’在不断地发生,于是第二阶段便出现了现代主义,而到了第三阶段现代主义便成为历史陈迹,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文化工业的出现。”[2]
我们可以把詹姆逊综合了三种分析模式后所形成的历史分析模式概括为:自由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现代主义、跨国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在这里要提醒的是詹姆逊所谓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不是单纯的文学概念,而是一种文化理论或文化生产风格的概述,泛指某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人们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文化风格及艺术特征,即文化逻辑和文化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