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聊,我听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Q1 怎样才能一夜之间彻底改变?

每到新的时节就会有人畅想“理想中的自己”。虽然发誓“不随波逐流”“要宽容豁达”,但真做起来却很难。即使刚开始能坚持一阵子,最后还是会不知不觉走上老路。怎么才能真的改变自己呢?

A1 勉强改变不会成功,重要的是“善用”自己。

很多人都想趁开始新生活时“改变自己”,可这并不容易。即使决定“今年绝不随大流,我要坚持自己”,或者“我要做个豁达的人”,也会很快发现自己又被别人牵着走,或是变得烦躁易怒。

除非被逼到走投无路,否则人怎么下决心都不会改变。换句话说,只要老路还走得通,人就不会改弦更张。话虽如此,对于“怎样才能改变”这个问题,光回答“你不想改”毫无意义。所以在搞懂为什么改变这么难后,还是要想想有什么办法。

改变之所以难,还有一个原因是现状虽然不舒服、不方便,可毕竟熟悉。用老办法能一定程度上预测结果(即使不是自己想要的),不变意味着可以预见下一步;相反,用新办法就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无法预测将来比人们想象的更难以承受。

况且有时老路也确实更好。比如你想坚持己见并贯彻执行,那就必须一切由自己决定,而这就能成为你放弃改变的理由,毕竟自己决定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即使事情没按预期发展也不能推脱责任。这可不轻松,毕竟想坚持己见的人内心深处也不想担责。比方说爱唠叨的妻子想变得豁达,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丈夫回家越来越晚,孩子也开始不学习。面对现实的恶性循环,有多少人能淡然地说:“即使情况恶化,但我既然决定不唠叨,就不会开口。”与其如此,还不如一如既往巩固“维持家庭秩序的管理者”的地位。人类就是这么思考问题的。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改变不会马上看到结果。三分钟热度的人就算决心坚持也要花上一段时间,有些改变甚至要几年后才能真正看到好处。

重新审视过去的自己

怎么才能改变呢?首先,你要改变的是行为而不是个性或性格,毕竟只有行为才能被有意识地改变。

比如你不想随大流,那就被人约酒时每三次拒绝一次。比如做个豁达的妻子很难,那你至少可以对晚回家的丈夫面带微笑地说:“回家啦!”虽然这不一定能让丈夫变好,可你心里的感觉总比恼火强吧?再比如看到孩子不学习就生气,那你就不要看。虽说不管孩子可能越来越不学习,但要是骂了也不学,你的怒火就是纯纯的损失。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一开始不要把门槛设得太高,等有了一点成功后再逐渐提高难度。


另外,如果很难改变自己,审视过去的自己也能让你换个活法。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使用被给予之物。”据说米开朗琪罗雕刻大卫像的大理石上原本有一道巨大的裂缝,所以从来无人问津,直到米开朗琪罗从中看到了大卫,造出了大卫。如果没有这道裂缝,可以说就不会有大卫像的诞生。

“自己”这件工具是没法换的。哪怕“自己”有瑕疵,关键问题还是如何“使用”。你可以试着把自认为的缺点当作长处,就像手机、电脑升级系统后不用换机就能获得新工具一样,你不妨也试着给“自己”做个升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