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高楼擎天帷幕起
何风云与杨晓明分开后,径直前往赵雅之的住处。
凌晨时分,赵雅之在睡梦中察觉到被褥微动。
嗅到熟悉的灵泉水清气,她闭着眼翻身贴进男人胸膛,发丝蹭着对方下巴继续安睡。
何风云难得没闹她,揽着温香软玉一觉到天明。
晨光透窗时,何风云被发梢扫得发痒。睁眼便见赵雅之支着胳膊,正用卷发尾逗弄他鼻尖。他双手往纤腰上一扣,美人轻呼着跌进他怀里。
“今天不用开工?”
“上午没我的戏,要下午才有通告了。”
赵雅之又惊又喜,紧紧贴在何风云胸膛上。
“我一晚上没开工,你不开工,那我可要开工咯——”
“讨厌!”
何风云翻身将人压进鹅绒被,晨间运动伴着床头柜震动的节奏持续到日上三竿。
用过午餐,他亲自驾车将人送到邵氏影城。
回到太平山别墅时,整栋建筑空荡得能听见回音。
管家说父亲在环球航运总部,老爷子在浅水湾会所下棋,母亲带着三位姐姐去中环扫货。
何风云扯松领带转身上车,黑色劳斯莱斯直奔九龙码头。
环球航运大厦矗立在维多利亚港畔,茶色玻璃幕墙映着往来货轮。
这栋六十年代抄底购入的二十一层建筑,顶层能俯瞰整个葵涌货柜码头。
“先生您好,请问有预约吗?”
前台小姐挂着职业微笑拦住他。
何风云只是一笑。
“你直接告诉吴光照,何家少爷来找他喝茶。”
“实在抱歉,没有预约的话……”
前台姑娘忽然卡了壳,突然瞪圆杏眼:“您说您是何家……?”
钢笔啪嗒掉在登记簿上。姑娘手忙脚乱抓起对讲机,耳尖泛红。
“吴总办公室在顶楼,您乘金色那部电梯直达!”
她偷瞄着眼前俊朗的年轻人,暗叹比八卦周刊偷拍照还要英挺三分。
何风云转身时,听见身后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几个制服姑娘凑成团窃窃私语。
“真是船王家的公子?”
“上周财经版说他收购了九龙仓……”
“小何总不会要来公司入职吧?”
电梯镜面,映出何风云勾起的嘴角。
这栋大厦他只在十二岁那年随父亲来过,当时吴光照办公室还在八楼。
如今顶楼整层打通,倒要看看这位父亲最器重的左膀右臂,把环航经营成什么光景。
电梯门缓缓闭合时,他听见前台姑娘压低声音训人:“别偷看了,都回工位!一会儿让主管瞧见你们探头探脑……”
何风云乘电梯直达二十七层。金属门滑开,整层空间被划分为左右两区。
左侧开放式办公区里键盘声此起彼伏,抱着文件的职员在工位间穿梭。
右侧磨砂玻璃隔出的高管区域,错落有序。
没等走到办公室门前,吴光照已推门而出,笑着迎来。
“风云啊,你可算记得来公司看看了!”转头吩咐秘书:“给何先生办副总裁职级的工作证,姓名栏填何风云。”
“明白,吴总。”年轻秘书欠身应道,余光扫过何风云英挺的侧脸。
待两人转身,她快步回到工位摸出化妆包,得赶在会议前补个口红。
“来得正好,十点半有集团战略会。”
吴光照揽着何风云往办公室走,边拨通内线电话:“爸,风云到我这儿了……对,马上开企业会了,我带他参会。”
挂断后,吴光照解释道:“今天讨论的是九龙仓开发案,你的和记黄埔也在议程里。”
何风云点点头,这正是他亲自过来的原因。
“二哥,麻烦把和黄旗下所有子公司资料调给我。从码头仓储到零售百货,七十年代并购的四百多家企业清单都要。”
“特别是海外那十四家,我想看看有没有值得深挖的产业。”
何风云的想法,就是想看看从里面找一些靠谱的未来行业,看有没有提前布局的机会!
“我这就安排下去,咱们先去会议室!”
会议室玻璃门被推开又合上,陆陆续续有人夹着文件走进来。
几个高管瞥见角落里的生面孔,脚步都顿了顿。
这些在商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目光扫过年轻人俊朗的眉目,心里早有了计较。
有人堆起职业假笑,也有人耷拉着眼皮装没看见。
谁不知道这是何家公子?只是这空降的太子爷要动谁碗里的肉,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最后进来的是老爷子拄着拐杖踱进来,身后跟着大女婿苏龙腾。
何风云抬眼就瞧见姐夫嘴角压不住的弧度,看来老头子把吴光照那摊子生意都交给他了。
“风云,过来。”
何风云掸了掸西装下摆起身,老爷子削瘦的手掌拍在他肩头:“这是我家风云,今天列席旁听。另外——”
会议室突然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出风口的嗡鸣。
“即日起免去吴光照副总裁职务,由苏博士接任。”老爷子话音未落,掌声已经稀稀落落响起来。
苏海炆喜笑颜开起身致敬,倒是被点名的吴光照神色如常地整了整领带,让其他人摸不着头脑。
何船王又朗声道:“九龙仓的地皮不能荒着,我打算成立九龙置业。老吴去当总裁,风云挂个副总名头。”
老爷子鹰隼似的目光扫过全场,“在座哪位,想跟着开疆拓土?”
何船王在拿下九龙仓后,确实动了收缩航运版图的心思。
船队规模缩减必然带来人员调整,新成立的九龙置地正需要得力干将,他打算从环球航运抽调核心班底过去。
这次会议就是要看谁愿意主动请缨。
在座高管都听明白了弦外之音,这是要给太子爷选辅政大臣呢。
只是如今航运业正值黄金时期,放着现成的江山不守,跑去新地盘开疆拓土,任谁都要掂量掂量。
足足过了一分钟,才有人打破沉默:“何总,算我一个。”
何风云循声望去,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
“好,周经理过去后具体职务和光照对接。”何船王颔首,“散会后你们直接办交接。”
又过了半晌,再无人应声。
何船王倒也不恼,平静开口:“剩下空缺职位由吴光照和风云自行安排。现在说第二件事:九龙仓的码头业务。”
“如今葵涌码头六个货柜泊位,咱们占着一号、二号和五号。我打算成立专门的货柜公司,需要两位副总常驻。”
这下举手的人多了起来。守着家门口的码头,既不用常年漂在海上,又能继续干老本行,谁不乐意?
“老胡、老张,你们跟我过去。”何船王点了两位鬓角斑白的老部下。这两人从舢板时代就跟着他闯,如今既然如此选择,那就派去镇场子了。
“好,今天的会议到此为止。老郑、老沈,你们带光耀和周经理去办交接手续,需要抽调的人手自己决定!”
“龙腾把航运公司剩余业务梳理清楚,酌情分配给其他部门主管!”
何船王雷厉风行拍板定案,短短二十分钟就完成人事布局。
这一手操作,不仅为新公司抽调了精兵强将,更给苏龙腾留下立威良机——两位元老加部门经理同时出走,空出来的油水部门全由新任掌舵人调配,这招借势立威的手段让何风云暗自咂舌。
果然,即使掌握着更前沿的信息,何船王身上依旧有他需要学习的东西。
待众人散去,会议室里只剩下父子二人。
何船王转动茶杯盖,漫不经心道:“上午,珠江实业的李黄瓜来了。”
“冲着和黄的股份?”何风云挑眉反问。
何船王有些意外地瞥了儿子一眼,似乎惊讶于他的敏锐嗅觉。
“九龙仓9%的股票换购机会,你怎么看?他想要放弃九龙仓,换你手里的和黄股份。”
“要买可以,但码头货柜和地产业务不卖。”
何风云指尖轻叩桌面。
港岛的国际海运枢纽历经变迁,从最初的维多利亚港,到如今已经迁移至新建的葵青集装箱港区。
从八十年代黄金时期到千禧年初,葵青港区始终稳坐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头把交椅。
二十年风云激荡间,这些钢铁巨兽吞吐的不仅是货物,更是堪比金矿的现金流。
即便在2004年后让出榜首,这座东方大港依然稳居世界前四大集装箱枢纽之列。
而在这片黄金水岸的六个核心泊位中,眼下葵涌货柜码头六个泊位中,和记黄埔独占两席,加上九龙仓的三席,何家实际已经掌控了港岛最重要的海运命脉
这正是李黄瓜当年,不惜代价收购和记黄埔的根源所在。
码头货柜,对于港岛的经济地位,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