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一座听完皆是唏嘘不已,旁边的好友赶忙招呼小二再添一些茶水……
有茶客接过话茬议论:“听说近日各县选仙姑不仅愈发的多,而且蓬莱观还放出话来,说是必须貌美肤白,似陆地谪仙的女子才能堪担仙姑之名。”
“我家那妹子声大黢黑,五短四粗,想必不配这盛名。”家有适龄妹子的一位茶客自我安慰。
邻座会意其护妹之心,没有说破,低头喝茶,不经意瞧见南子的方向,惊鸿一瞥。
同桌之人也好奇地顺着望了过去,又赶忙回了头,以免亵渎;但心生惊艳,以杯掩唇,低声吟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这是李诗人为其妹作的词。本以为三十年过去了,世间再不会有此等女子……”
“唉,可惜了,倾城又倾国,佳人难再得。生于这等乱世,又恰逢蓬莱观之事……”又是一人在唏嘘。
南子被茶铺里遮遮掩掩的目光惹得更有些烦躁,匆匆放下一枚钱,便出了茶摊透气。
初夏的风有些清爽沁人,浓叶缝里透下来的一缕光柔柔地撒在她腰间的长纱上,随风飞舞;晶莹剔透的步摇簪镶着些金丝,明灭可见。在这满山烟雾中,步步走来,如仙子游红尘;周身气度不急不徐,路人频频侧目,却不敢生半分促狎之心。
快一个时辰了,穆南子终于走到了慈明寺前殿,在佛祖面前恭恭敬敬拜了三拜,才寻了块清凉之地,望着天际,等阿莲。
这慈明寺果然大气磅礴,香客南腔北调,来往如织;大雄宝殿里一丈半高如来佛祖坐像浑身镀金,低眉悲悯地看着世间活在尘埃里的众生……
南子正没由来地叹了一口气,却闻大雄宝殿传来一声女子的尖叫。随之周边的香客如中蛊一般,不由自主地往殿前聚拢,窃窃私语,骚动不安,却始终不敢往殿里踏一步。
殿内佛祖前,躺着一满脸是血的女子,一衣着华丽的纨绔,不时扯着她的头发, “咚咚”往地上撞去,眼神暴戾且兴奋。周边六名彪型大汉闻声,抱臂谄笑。
那面色蜡黄的纨绔似乎打累了,便蹲下身,一把揪过女子,凑到眼前,咬着牙,得意叫嚣:
“老子调戏你又如何?这满京城的女子谁不是任我福阳高世子随意采撷!你这么高洁,怎么不去死啊?!哈哈哈,我打杀你了又能怎样?怪只怪你没像我一般,投一个好胎,随一个好姓呢?哈哈哈!”高世子笑得放肆癫狂。
“为何福阳侯府的世子姓高呢?那侯爷不是姓宋吗?”一认真看戏的香客发现了破绽。
“嘘,小声点!你不知道吗?这高世子名叫高渠。那侯府夫人娘家名为高惠兰,乃洛阳王高邳的大女儿,大余第一美人高如雪的嫡亲大姐,高太后的亲侄女。
当年先帝在时,高惠兰便被封为福阳郡主,而后以招郡马之仪,纳了当时新晋探花,一表人才的宋世平。
这宋侯爷说起来也憋屈,当年被招亲后,被勒令三日后完婚,匆忙得连家中高堂都未知会一声。
不过听说这是洛阳王的要求。我家邻居恰是当年放出宫的老人,偶尔听她漏过两句,据说福阳郡主生性放荡,当年郡主嫁侯爷时,高家还特意嘱咐少府令,将新娘嫁衣放宽两寸……接着,几个月后,高世子就早产了……”旁边的香客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宋侯爷,也就是那时的宋郡马也是倒霉。当年寒门出生,苦读十年,最后终于高中,京城踏马游街,好不风光。结果却被福阳郡主相中,养着不明不白的儿子不说;靠着自己一寸一寸挣来功绩,封侯时,府名却直接被冠了妻姓。
那年,高太后直白地告诉他,这只是为让他永远记住自己的出生,记得高家对他的好。”
“福阳郡主,福阳侯府,福阳郡马,福阳世子……”又是一阵鄙夷:“你说这窝囊气几个人受得?”
一阵唏嘘:“没办法,谁叫人家投了一个好胎呢?”
“嘘,那女子是谁?”有眼尖的看客发现了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