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5章 东方之子
在与比利·达菲达成合作之后,林燃给自己放了一个为期一周的假期。
他紧绷了大半年,此时就像大部分NBA球星休赛季的度假一般,他需要放空一下自己的大脑和身体。
闲暇之余,林燃便是打起了电子游戏。
此时,未能进入季后赛的火箭队已经开始放假,在外界篮球圈内,华夏篮球最近热度最高的二人,姚明和林燃,此时却是相约在了召唤师峡谷。
很多人可能觉得NBA球星除了比赛,就是再训练,毕竟关于球星的鸡汤纪录片可不在少数。
但,他们的业余生活之丰富,远超球迷们的想象。
英雄联盟。
这款在美国上线于2009年10月的Moba网络游戏,此时正火。
而姚明,这个群众都知道的经常玩网络游戏的小巨人,曾经公开承认曾经非常深度沉迷在网游。
前几天,2011年4月13日,博鳌亚洲论坛会员大会在博鳌镇举行,姚明在接受“青年领袖圆桌会议”采访时,如是说道:“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人都认识我,但是在网络世界当中我不再是名人,所以这会让我很享受网络。”
在现实世界里,姚明是NBA全明星,华夏篮球图腾,随便一个广告代言费都够普通人挣几辈子。
林燃则是新晋NCAA冠军,今年NBA选秀的状元候选热门人。
但在召唤师峡谷,姚明的游戏ID“ShanghaiGiant“是著名的“提莫队长“,胜率38%的人间毒瘤。
在现实世界中的小巨人姚明,在召唤师峡谷里却非常喜欢玩提莫这个小不点,这种反差让林燃啼笑不已。
当然,让林燃啼笑不已的还有姚明的游戏水平。
坑这个字,已经不能形容姚明在游戏里的发挥了。
完全不是人。
林燃忍不住调侃上天是公平的,把姚明身上的所有的天赋点都加在篮球上了,关于游戏,大姚是真的巨菜无比。
但他又菜又爱玩。
即使有着林燃这个大腿级别的存在,两人的排位也是输多赢少。
不过,对于在篮球场上好胜心十足的两人来说,在游戏世界的输赢他们却毫不在意。
林燃盯着屏幕里0-8-3的提莫,终于没忍住笑出声:“姚哥,你这操作完全不是人啊,我严重怀疑你的键盘是不是失灵了!”
姚明粗壮的手指在键盘上笨拙地敲击着,两米二六的身躯蜷缩在电竞椅上活像只被困住的熊猫,笑道:“这叫战略性诱敌!你看对面剑圣,追我追得连高地塔都不要了。“
游戏画面上,提莫摇摇晃晃地跑进草丛,下一秒就被五人群殴致死。
“我这是养猪战术,先送对面几个,对面肥了我在宰他不是事半功倍?”
“姚哥,你真是太机智了!”
林燃玩得很开心。
这种放空身心的感觉,是他现在所必须的。
而他和姚明的关系,也因为最近的一起打游戏,而走近了几步。
另一边,因为NCAA赛季的结束,新华社记者苏雨晴对于林燃的专访也告一段落。
在林燃夺得NCAA总冠军后,苏雨晴综合这一整个赛季对林燃的采访材料,和两人作为邻居在日常生活上的接触来往,在新华社上撰写了一部3万多字的专栏文章,详细介绍了林燃在这个赛季一路走来的历程。
并且,在新华社和腾讯体育的要求和帮助下,苏雨晴加班加点,在NCAA比赛结束后的一周后,在腾讯体育上发布了一部长达2个多小时的林燃纪录片。
这个纪录片名字为:《沉默进化,东方魔术师林燃的夺冠之路》
一时间,这个纪录片在华夏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华夏球迷基数庞大,但其实按比例来说关注NCAA赛事的群众并不多。
很多人只是听过在NCAA有林燃这么一个华夏人,最近夺得了NCAA冠军,名声大噪。
但受限于2011年这个年代,群众获取信息的途径还比较稀缺,所以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怎么真正看过林燃的比赛。
而这个纪录片的发布,彻底改变了这个现状。
清北大学宿舍。
四个男生挤在15寸显示器前,看着腾讯视频里林燃绝杀北卡的慢镜头回放。
“卧槽这变向!这是艾佛森吧!”
“这个中距离绝杀,帅到爆炸!林燃的球风居然这么好看!”
“我华夏居然还有这么牛逼的一号人物!”
“NCAA怎么看起来这么精彩啊,比起NBA来说也不遑多让啊!”
一时间,华夏全国,林燃的热度再度上升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
而2个月后的NBA选秀大会,成为了华夏球迷津津乐道和期待的话题。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来到2011年4月25日。
NCAA夺冠后的狂欢渐渐平息,圣地亚哥整座城市终于安静下来。
林燃站在阳台上,夜风带着太平洋的咸湿气息拂过他的脸颊。
他手里握着一罐冰可乐,望着远处漆黑的海面,思绪却飘回了过去这半年。
从被人质疑的“球队毒瘤”,到如今的全美焦点,一切恍如梦境。
“在想什么?”
身后传来苏雨晴的声音。
她刚洗完澡,发梢还滴着水,身上套着一件明显大了一号的SDSU冠军T恤。
那是林燃的。
两人的关系,在伦纳德和比利·怀特等队友看来,完完全全就是男女朋友的关系。
尽管林燃并不承认,但苏雨晴在整个赛季,和林燃的亲密程度,几乎就差睡在一张床上了。
在远没有华夏那么保守的美国,就算是向来本分老实的伦纳德,也毫不质疑林燃和苏雨晴早已是男女朋友之实。
毕竟两人之间一直都比较暧昧。
二十岁左右,正是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年龄段,何况苏雨晴的外貌身材,是可以让SDSU全队齐夸林燃艳福不浅的程度。
即使苏雨晴穿着十分保守,但依旧遮掩不住她那傲人的身材弧线。
这时候还很青涩的伦纳德甚至不敢多和苏雨晴多对视几眼。
“在想……这一切是不是真的。”
林燃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
苏雨晴笑了笑,走到他身边,接过他手里的可乐,轻轻抿了一口:“怎么,NCAA冠军还觉得不真实?”
“不是冠军。”
“那是什么?”
“你觉得呢?”
空气突然安静了一瞬。
苏雨晴的手指微微收紧,可乐罐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她垂下眼睫,声音很轻:“林燃,你知道的,我是记者,你是球员,我们……”
“我知道。”林燃打断她,向前一步,两人的距离骤然缩短,“但我也知道,你每天都会‘恰好’在我训练结束的时候出现,会记得我喝咖啡不加糖,会在我输球后偷偷往我门口放一盒巧克力。”
苏雨晴抬起头,撞进他深邃的目光里,心跳突然漏了一拍。
“我还知道,”林燃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笑意,“你写的那些报道,根本不像新华社的风格。”
“那像什么?”
“像情书。”
“才没有!”
苏雨晴的脸瞬间红了。
她想反驳,可林燃已经伸手抚上她的脸颊,拇指轻轻擦过她微湿的发丝。
后来,他们谁都不记得是怎么从阳台回到卧室的。
林燃只知道,在这一夜,一宿未睡的他成为了真正的男人。
林燃从不缺女人。
在疯狂三月决赛后,艾玛·沃特森曾私下邀请林燃一同共进晚餐。
但林燃不会笨到只觉得艾玛·沃特森是想和他吃饭而已。
显然,如果他想,那么艾玛·沃特森,这个才艺双馨,出演《哈利·波特》作品系列中的女主角赫敏·格兰杰的,无数人心目中的女神,或许就已经成为了他林燃的女人。
但林燃拒绝了。
这并不是因为林燃在搞什么纯爱战神,一生只爱一个女人。
而是,林燃高傲的内心不想让自己觉得,他的身体那么廉价。
林燃很清楚,此时的他若是和艾玛·沃特森闹出什么绯闻,那媒体报道里大概率他是属于艾玛·沃特森的名不见经传的绯闻对象(下狗)。
而林燃明白,当他真正在NBA闯出一番天地的时候,那时候的他,或许艾玛·沃特森成为了他林燃的绯闻对象。
这种差别是很显著,很重要的。
2011年,4月28日。
林燃从圣地亚哥飞往旧金山。
BDA体育总部(比尔·达菲体育管理公司),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伍德赛德,距离旧金山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
林燃坐在比尔·达菲的办公室里,面前摊开的是一份详细的媒体推广计划。
“林,你的故事比绝大多数NBA球员都要精彩。”比尔·达菲微微一笑,手指敲了敲桌面,“NCAA冠军、绝杀北卡、乔丹亲口认可,但这些还不够,我们需要让全世界的球迷真正认识你。”
林燃挑眉:“具体怎么做?”
比尔从抽屉里取出一份合同,推到林燃面前:“ESPN愿意为你制作一部个人纪录片,时长两小时,全球同步播放。”
林燃翻开文件,映入眼帘的是《东方之子:林燃的崛起》的企划标题。
“东方之子?”林燃眉头微蹙,这个突如其来的称号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比尔·达菲将平板电脑转向他,屏幕上赫然是《体育画报》的最新封面。
林燃绝杀北卡的瞬间被定格,标题上的“THE SON OF THE EAST“十分显著。
比尔·达菲平缓地说道:“不只是《体育画报》,ESPN称你为'来自东方的篮球魔法师',FOX体育直接用'东方之子'作标题……“
“现在全美媒体都在用这个称呼,东方之子。”
“你知道的,姚明曾经被媒体赞誉为“华夏的世界第八大奇迹”,而你,不少媒体都认为你具备成为继姚明之后的第二位NBA华夏巨星的潜质。”
林燃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所以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全程配合ESPN吗?”
“没错,你需要全程配合ESPN进行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期间ESPN或许会邀请你录制直播节目,你也需要进行准备,我会对你进行相关的包装和培训。”
“ESPN的这部纪录片很重要,林,你需要非常重视。它会从你的华夏时期开始,记录你如何从一个不被看好的球员,一步步成为NCAA冠军核心。”
比尔顿了顿,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毫无疑问,它会彻底点燃你的商业价值。”
林燃合上文件,点了点头。
这些,就是商业。
而要想成为一名NBA球星,光靠打球是不够的。
在NBA这个商业联盟里,任何事物每个环节的运作,都离不开商业。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为何人们总说勒布朗·詹姆斯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篮球巨星身份。
那个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国王“,在商界的运筹帷幄同样令人叹服。
就像他精准预判传球路线般,詹姆斯对商业时机的把握同样分毫不差。
从早年拒绝锐步的短约选择耐克长约,到建立SpringHill娱乐帝国,再到对利物浦足球俱乐部的精准投资。
这哪里是一个运动员的副业?
这分明是精心构建的商业王朝。
林燃声音冷静但自信:“我没问题,比尔,按你说的办。”
两周后,2011年5月13日,ESPN黄金时段。
《东方之子:林燃的崛起》正式上线。
纪录片以林燃在高中时期的低清录像开场,旁白是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男声:
“他曾经只是所属高中球队里一个不起眼的名字,而现在,他成为了继姚明以来,第二位有望成为NBA状元的华夏球员。”
随后画面切到NCAA决赛,林燃在观众席的乔丹面前投进绝杀,全场沸腾。
纪录片中穿插了不少由新华社苏雨晴提供的珍贵素材。
林燃凌晨四点独自加练的镜头。
他在更衣室里用鼓励队友的片段。
甚至还有他在NCAA大二时期时,因为身材瘦弱被教练训斥,每天进行高负荷的力量训练,严格控制饮食增肌的画面。
“我不需要别人告诉我行不行,我只需要一个机会。”
19岁的林燃在镜头前说道。
纪录片中,NCAA联赛的比赛占了大头。
林燃从大一时期的球队毒瘤,蜕变为大二时期的绝对核心,并带队创校史夺冠,这条故事线支撑起了整个纪录片的内容。
毕竟美国观众骨子里最痴迷的,永远是那些跌入谷底又浴火重生的救赎故事。
就像他们为《钢铁侠》里酗酒成性的托尼·斯塔克疯狂,为《洛奇》中潦倒的拳击手热泪盈眶。
这个诞生于清教徒精神的国家,对“迷途知返“的叙事有着近乎宗教般的狂热。
在NBA这个造梦工厂里,这样的故事更是一剂猛药。
艾弗森从监狱球场打到MVP的传奇,罗德曼从小混混到篮板王的蜕变,哪一个不是被ESPN反复咀嚼的经典剧本?
而现在,一个曾经沉迷单打被称作毒瘤被所有人唾弃的华夏少年,正在书写比小说更精彩的逆袭篇章。
从NCAA更衣室的“毒瘤“到冠军核心,这简直完美契合了美国人最欲罢不能的叙事原型。
就连《体育画报》的资深编辑马克·斯坦恩都说:“林燃的故事里有着所有伟大体育电影的要素。
被轻视的天才,自我救赎的征程,黑马夺冠的奇迹。”
而在纪录片的最后,是林燃站在SDSU的冠军领奖台上,摘下面具,露出那张年轻却坚毅的脸。
“现在,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纪录片播出的第二天,《体育画报》发布了封面专题。
《华夏魔术师:NBA联盟或将又迎来一位状元后卫?》
文章由知名篮球作家扎克·洛维(Zach Lowe)撰写,深入分析了林燃的比赛风格:
“他的传球视野堪比纳什,防守预判媲美年轻时的基德,而他的中距离跳投,颇有几分乔丹当年的影子。”
“更重要的是,他拥有华夏市场无法估量的商业潜力。”
文章一经发布,立刻被各大媒体转载,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热度。
洛杉矶,耐克总部。
耐克篮球部门总裁林恩·梅里特(Lynn Merritt)盯着电脑屏幕上阿迪达斯的最新报价。
5年4500万美元。
“阿迪达斯疯了?”他皱眉道。
助理点头:“他们甚至承诺第一年就推出签名鞋,命名‘影刃1代’,主打华夏市场。”
梅里特沉默片刻,突然笑了:“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疯。”
24小时后,耐克向林燃团队提交新报价。
5年5000万美元,附带签名鞋开发和亚洲专属推广计划。
比尔·达菲将合同递给林燃时,轻描淡写地补充了一句:“哦对了,耐克还答应,如果你新秀赛季入选全明星,合同自动升级至6年8000万。”
林燃挑眉:“他们这么有信心?”
比尔笑了:“不,是他们怕了。”
ESPN纪录片加上《体育画报》的连环轰炸,让林燃的商业价值彻底爆发。
推特粉丝一周暴涨60万,超越同期所有新秀。
华夏社交媒体上关于林燃的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李宁、安踏等华夏品牌开始接触比尔·达菲的BDA经纪公司。
不少NBA球队经理私下里都逐渐搞清楚起了一件事情。
“林燃可能是今年最有市场价值的球员,哪怕他不是状元。”
……
PS:
感谢月票:一世恋一倾城的1张月票,书友20190605102305130的1张月票,书友20241005960的2张月票,楚慕言的1张月票,宇宙该溜子的3张月票,呛然一笑的1张月票。
也感谢推荐票的兄弟们。
各位读者爸爸们,追读太重要了,关系着一本书的推荐和成绩,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追读!
小弟跪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