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偏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类是否可以构成一个内群体?

从某种程度上说,“世界忠诚”是极难实现的。因为“人类”这个包罗万象的大群体,似乎很难形成一个内群体,哪怕是“世界大同”的忠诚拥护者也做不到。假设有位外交官正在和其他国家的代表们一起开会。这些人的语言、礼节和意识形态都各不相同。就算这位外交官对“世界大同”抱有热忱的信念,当时仍逃脱不了某种陌生感。他的礼仪得体和公正道义都是依照自己的文化来的,其他语言和习俗不可避免会看起来有些奇怪,就算不说是次等的,也稍显荒谬和多余。

假设这位外交官思想开明,能看到自己国家的诸多不足之处,也真诚希望各种文化的优点汇聚一堂,共建一个理想的社会。但即便是这样极端的理想主义,他也只会做出十分微小的让步。他会发现自己会真心实意地捍卫本国的语言、宗教、意识形态、法律和礼节,毕竟,祖国的生活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他无法轻易背弃整个生命的根基。

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偏爱自己熟悉的事物。当然,一个游历甚广的人,或者具有国际视野的人,会对其他国家的人更为友善。他明白,文化上的差异并不一定意味着民族的劣等。但如果一个人既没有想象力,又见识浅薄,他就需要借助人为的支持。他们需要符号让人类内群体显得更真切,但符号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国家会有国旗、公园、学校、国会大厦、货币、报纸、假期、军队和历史档案等等,但从国际化的角度看,这些世界大同的符号才正处于发展中,且人们关注得不多。人类亟需这类符号,因为它们能提供心理锚点,由此“世界忠诚”才有可能发展出来。

实际上,种族本身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最重要的内群体。现在来看,“种族观念”和“世界大同”这两种观念(即最外围的两个内群体)之间的冲突,或许会演变成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关键在于,种族战争爆发之前,对全人类的忠诚是否可以建立起来。

理论上看,这是可行的。如果我们能及时学会如何去做,有一条心理原则或许能发挥作用。这条原则认为,同心圆一样的忠诚不会必然造成冲突。投入更大的圈子,并不意味着要毁掉对小圈子的依恋。相互冲突的忠诚几乎不可避免地都是包含了同样的范围。重婚者建立了两个姻亲家庭,这会给他自己和社会带来极大困扰。叛徒效忠于两个国家(一个是名义上的,一个是实际行动上的),除了会让自己心思陷入混乱,从社会角度看也是犯下了重罪。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有两所同学段的母校、两种宗教信仰或属于两个兄弟会。反之,世界联邦主义者可以同时是热爱家庭的人、热心的校友和忠心的爱国者。

研究人员发现,有些十二三岁的孩子具有高度的“互惠意识”,也就是说,就算更偏好自己的生活模式,他们仍会承认所有种族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和优点。这为越来越广泛的人类共同体奠定了基础,人们在忠于人类共同体的同时也不会失去自己此前的群体依恋。一个人只要习得了这种互惠态度,就能将其他国家纳入自己的效忠范围。

总而言之,内群体成员身份对个体的生活至关重要。我们更偏爱熟悉的事物。一旦其他人即将威胁,甚至只是质疑我们的习惯,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有所防备。偏好内群体或偏好参照群体的态度,不一定意味着对其他群体的敌意——哪怕敌意通常有助于增强内群体的凝聚力。较小的忠诚圈可以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扩展为更大的忠诚圈。这种理想的状态或许并不能够总是成为现实,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有希望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