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偏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内群体的形成

亲不敬,熟生蔑”这句谚语其实不一定正确。尽管我们有时候会对一成不变的生活和日日所见的面孔感到厌倦,但恰恰是自己熟稔的一切在支撑着我们生活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熟悉的东西往往会变得珍贵

从心理层面而言,熟悉的事物是人活于世不可或缺的根基。既然存在是美好的,那么相伴相生的根基就也是美好且令人向往的。孩子甫一降生就被赋予了父母、邻居、所居之地和国家——宗教、种族和社会传统也是一样。于这个孩子而言,自身附带的所有关联都是天经地义。既然他是周遭的一部分,那周遭也是他的一部分,所以一切都是美好的。

早在五岁,孩子就已经能够理解自己隶属于不同的群体,比如有了种族认同感。不过,可能直到九岁、十岁,孩子才能明白自己身上不同的身份意味着什么——像是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的不同、不同公会教徒之间的差异等等,但在理解这一切之前,他就已经对自己所属的群体产生了强烈的忠诚感。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会因为自己身为某个特定群体的一员而得到“奖励”,正是这种奖励催生了孩子对所属群体的忠诚感。孩子从家人那里得到哺育和关爱,从邻居和同胞送来的礼物和关怀中感受到快乐,所以他才学会了去爱这些人,所以他对群体的忠诚就建立在奖励的基础上。当然,这种解释的充分性仍有待商榷。黑人儿童很少会因为自己的黑人身份受到奖励,甚至通常恰恰相反。然而,在黑人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对自己种族的忠诚感。一个印第安纳州的人,只要想到家乡,心中就会涌动着暖流——这并不一定是他在家乡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而仅仅是因为他来自那里。从某种程度上说,那里依然是他存在之根基的一部分。

诚然,奖励会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若是孩子在家庭聚会中度过了快乐的时光,那可能会因为这段经历而更加依恋自己的家庭。但通常而言,孩子天生就会依恋自己的家庭,因为这本就是他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如此,快乐(即“奖励”)并不是我们保持忠诚的唯一原因。很少有人会因为某个群体为自己带来的快乐才继续留在这个群体中——热衷于找乐子的群体除外。而且对群体的忠诚感一旦形成,再想要脱离就必须经历至少一次重大的不愉快经历,或者经历一段漫长、痛苦的时期才行。有时候,哪怕再严苛的惩罚都无法让我们背弃对群体的忠诚。

这种“根基”原则对于人类的学习而言非常重要。我们无需假定“群体本能”来解释为何人喜欢与其他人在一起:大家只是自然地融入、交织在彼此的存在之中。既然大家都认同自己的存在是美好的,就会认同社会生活的美好。我们也不需要假定“同类意识”来解释人们为什么要维护自己的家庭、氏族和种族。毕竟没有这些,自我也将不复存在。

很少有人会希望成为另一个人,就算他觉得自己有再多缺陷,生活得再痛苦,他也不会想和其他“幸运儿”交换。虽然这个人会抱怨自己的不幸,会想要提升自身境遇,但他要改变的是他的境遇,而不是他的个性。这种对自我存在的执着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我或许会说我嫉妒你,但我不可能想被你取代,我只是希望能拥有你的某些特质或者财物。随着一个人所珍爱的自我而来的,是这个人基本的成员身份。由于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家族血统、传统、国籍或母语,他就会欣然接受。一个人的口音不仅反映在他的言语之中,也深深刻在他心里。

奇怪的是,人们并不需要直接了解自己所属的每一个内群体。当然,他通常认识自己的直系亲属。(但孤儿往往也会强烈依恋未曾谋面的父母。)诸如俱乐部、学校、邻居等群体,人们通常是通过成员间的接触而了解。至于其他群体,人们大部分只能通过符号或者传闻来接触。没有人会与种族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接触,或熟识每一位所属教会的或有共同信仰的教友。年幼的孩子听说自己的祖先作为船长、探险家或贵族时的丰功伟绩可能会深深着迷,并因由此而设立的传统,对自己产生认同感。孩子听到的内容与日常经历一样,为他的生命提供了真实的根基。透过符号,人们会习得家族传统、爱国主义情怀和种族优越感。因此,即便内群体只是口头上的定义,仍旧会产生紧密而稳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