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浪沙刺秦开始创立千年世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6.赊酒

酒馆里本就嘈杂,此刻更是如同炸开了锅。

“竟有人要还刘季那无赖赊欠的酒钱?”

一个粗嗓门的汉子瞪圆了眼睛,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傻子?”

旁边桌的酒客也探过头来,脸上写满了看热闹的讥诮。

嗡嗡的议论声在昏暗、弥漫着酒气和汗味的酒馆里扩散开来,几双好奇或轻蔑的眼睛都聚焦在张逸身上。

酒馆的人们议论纷纷,王老太也像是没听清一样,重新问了一遍:

“郎君,你刚才所说的可是要还刘季这小子上月欠在我这的酒钱?”

张逸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平静地解下腰间的钱袋,随手往前一抛。

钱袋并不算小,沉甸甸地落在油腻的木质柜台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不知这些钱财可够否?”

他淡淡开口,“多出的份量,就用来给我上一坛馆内最好的酒。

王老太的眼睛瞬间亮了,几乎是扑到柜台前,一把抓起钱袋。

布满皱纹的手指快速而熟练地掂量着,感受着那实在的分量,脸上的褶子瞬间笑开了花,刚才的疑虑一扫而空,连连点头哈腰:

“够了,够了,好酒马上就到。”

说完,她转身便急匆匆地撩开后堂的布帘,脚步甚至带着几分轻快,往堆放酒坛的后院跑去,生怕这财神爷反悔了似的。

“郎君要在何处饮酒?”

没过多久,王老太便抱着一个半人高的粗陶酒坛,小心翼翼地从后院走了出来。

坛口用红布和泥土封着,显然是有些年头的存货。

她将酒坛轻轻放在一张还算干净的桌上,脸上依旧挂着殷勤的笑容。

张逸看向一旁的刘季:

“不知可否赏脸与刘公同饮?”

“如何不可?”

刘季似乎刚从这场意外的“还债”闹剧中回过神来,原本就因饮酒而微醺的脸庞更显红润。

他咧嘴一笑,露出略显发黄的牙齿,蒲扇般的大手一挥,笑道:

“这样的壮士当然应与我刘季一同畅饮。”

得到刘季的同意,张逸转手便将手上的酒坛扔了过去。

刘季稳稳的接过酒坛,同时毫不客气地扯开酒坛的封泥,一股浓郁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

“楚地规矩,喝酒得用海碗。”

刘季说着,顺手从桌角摞着的粗瓷碗里抓过两只海碗,“咣咣”两声放在桌上,然后抱起酒坛,先给自己那只碗倒得满满当当,琥珀色的酒液几乎要溢出来。

“吨吨吨”的倒酒声都透着一股不羁。

他这才抬眼看向张逸,带着几分江湖气问道:

“还不知郎君该如何称呼?”

张逸拿起另一只海碗,同样给自己斟满酒,动作沉稳:

“流离之人,不敢妄称,刘公唤我子羽即是。”

刘季不满道:

“什么刘公不刘公,子羽直接称我刘季就好,既然请我饮酒,那就是朋友。”

这时,一直站在旁边的卢绾也凑了上来,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对着张逸拱了拱手:

“在下卢倌,刚才还是多谢子羽解囊相助,不然我和刘季恐怕得被王老太骂一天了。”

刘季有些不想讨论王老太:

“不说这个了,大家喝酒喝酒。”

说完,他率先举起那只几乎要漫出来的海碗,仰头便灌。

大半碗酒“咕嘟咕嘟”下肚,喝得又急又猛。

琥珀色的酒液顺着他的嘴角肆意流淌,泼溅在他乱糟糟的胡茬上,闪着油亮的光。

几滴没来得及咽下的酒液更是顺着下巴滴落,在积了灰尘的酒馆地面上砸开几点深色的印记。

放下酒碗,刘季咂了咂嘴,眼神里带着几分回味和怅惘,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张逸听:

“当年给信陵君门客喂马时,他就说我该生在酒窖里。”

刘邦喉结滚动如饿虎吞泉,空坛“咣当“砸在席间时,眼底清明却更盛三分:“好酒,可惜…少了点沛县土腥气。”

张逸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顺着他的话问道:“不知刘公所言的‘土腥气’,具体是何滋味?”

没等刘季回答,一旁的卢绾已经忍不住打趣起来,他拍了拍张逸的胳膊,笑道:

“子羽你不用理会他,刘季这家伙,一遇上好酒好友,就喜欢满嘴跑马地吹牛,说过什么浑话,第二天他自己就全忘了。”

刘季眼神有些迷离,这个时候不由和卢倌较起劲来。

“掺点东西更够劲。”

说着,他竟是弯下腰,动作利索地从自己那靴筒里掏出一个半旧的竹筒来,拔开塞子。

也不管旁人惊愕的目光,将里面的液体“哗啦啦”地就往自己刚喝了一半的酒碗里倒去。

清冽的井水冲入浓醇的酒液,瞬间冲淡了原有的酒香,泛起些许浑浊。

卢倌突然闷笑:“上回往酒里兑马尿的好像是夏侯婴?”

“你懂个屁!”

刘邦踹翻草席,赤着那双沾着泥土的脚,一只脚直接“咚”地一声踏上了矮小的案几,引得桌上的碗碟一阵晃动。

居高临下地瞪着卢绾,唾沫横飞道:

“这井水可是我之前从咸阳城服徭役的时候打的。”

说完,刘季看也不看卢绾,手臂一甩,将手中的竹筒稳稳地掷向对面的张逸,眼神带着挑衅和狂放,

“子羽,敢不敢尝尝我刘季这坛加了料的‘天下浊酒’。”

“还从咸阳城打的井水?”

卢绾在一旁撇着嘴,满脸都是不相信,“我说刘季,这竹筒里的水你今天赶路时又不是没喝过,早就馊了吧?真要是从咸阳城打的,放到现在还能喝?”

张逸稳稳接住那带着体温的竹筒,低头看了看里面晃荡的清水,又抬头看了看站在案几上,状若疯癫的刘季,脸上非但没有嫌恶,反而露出了饶有兴致的笑容。

张逸学着刘季之前的样子,也将竹筒里的水往自己碗中倒了一些,看着酒液变得浑浊,然后举碗笑道:

“刘公烹制的这酒法倒是别有一番趣味,果然是浊酒三分酿,七分在天下。”

说完,一饮而尽。

高祖微时,嗜酒贳饮于王氏酒肆。

或嗤曰:“竟有代偿刘酒债者乎?”

逸默然解囊掷钱,铿然有声于案。

王氏老妪疾趋捧之。

时高祖醉倚槛柱,逸拱手曰:

“愿与刘公共饮。”

高祖拊掌大笑:“快哉,当浮三大白。”

遂劈泥封,倾琥珀注海碗,酒气蒸腾如雾。

绾从旁谑曰:“刘季每醉辄言'土腥气',实则马溺混醪耳。”

高祖勃然踏案,赤足震席,自靴筒取竹筒示众:“此咸阳井华,敢尝否?”

掷筒与逸。

绾嗤曰:“经岁之水,其臭腐矣。”

逸泰然注水入酒,仰饮而尽:“浊酒三分酿,七分在天下。”

太史公曰:“高祖倜傥,虽混迹市井而吞吐风云。

观其以咸阳之水合沛泽之酿,岂非暗合阴阳相济之道?

张子羽临浊酒而见澄明,亦非常人也。

岂不闻英雄未遇时,龙蛇皆在草泽间耳。”

——《史记·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