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在14或15世纪以前,人们对香山县的内部地理结构还不是非常了解。最早可查证的香山地区的地方志为嘉靖二十六年(1547)所编制的《香山县志》。[3]书中记载的大多数地名可能已经于明朝早期和中期被使用。这表明,地名描述了葡萄牙人建立澳门前的情况,也即是15世纪和16世纪早期的情况。那时香山县的东部海岸分为两“都”,即“大字都”和“恭常都”。属于“恭常都”的今九洲一带,时称“九星州山”等名。今天的氹仔岛,那时分为两个小岛屿,一个称“小吉山”,一个称“大吉山”。而今天的路环岛则是当时的“九澳山”。澳门半岛名为“蚝镜”,或“蠔镜”等名称。[4]
邻近“九星州山”与“九澳山”之东面的海域名为“九州洋”。“九澳山”的西面为“小横琴岛”与“大横琴岛”,这两个岛名沿用至今。“三灶岛”亦如此,位于该岛之西面的则是明朝时期被称为“连湾山”与“文湾山”的诸小屿,后者也称“浪白”。“浪白”一名亦指此两岛之间的浅水澳,其水域很早就变成沙滩,使两岛与大陆相连。原来大横琴岛、三灶岛之南面,现今老万山之西面则为“乌沙海”。从东南亚前往广州的船只常常行驶于这一海域,然后到达“九州洋”与“零丁洋”。也就是说,他们有机会在经过香山县南面和东面的各海湾和岛屿时靠岸,并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
在宋、元和明中叶时期,除了这条航路外,还有另外的路线连接广州和南海。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其具体情况,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当时位于香山北面的区域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海湾。在文献资料中该海湾通常被称为“石岐海”,关于这块海域还有其他相关名称,例如“分流海”、“浮虚海”等。香山的西面以水为界,因此形成了香山县,更确切地说,这是由不同的岛屿堆积成的。而这在嘉靖《香山县志》上也有所记载:“石岐海在县西,北接浮虚,南入洋。”《郑和航海图》及其他早期的地图都把香山地区正确地标明为一个岛屿世界。[5]
县区西面的边界地带大致由两条运河划分出来,船舶通过这两条运河可以从公海到达“石岐海”,这样可以继续从那里往广州方向航行。前往第一条运河的入口名为“虎跳门”(靠近现今的崖门),第二条运河的入口在其东,常被称为“鸡啼门”(离今天的磨刀门很近)。这两条运河在北面数公里处交汇,然后分开,流经“龙眼都”(属香山县)的北边,邻近中山,最后流到刚才所提及的“石岐海”。
除了通过“九州洋”这条航线之外,县西的两条水渠很可能早已被船只使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然而不久以后,这两条位于西面的运河便失去了其意义,原因是淤泥沉积物导致水流变浅。但另一方面,这种变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因此放弃了浪白和上川的临时基地,转换至澳门半岛。不久,石岐以北,无数沙洲淤积连成一大片,圈筑小围成田,把原来宽阔的“石岐海”变成一望无际的沙田。这点也降低了香山西面航路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