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珠江三角洲原本是一个多岛屿的海湾,不同的水系从西面汇流入其中,最终形成了约10000平方公里左右的广东最大的平原。其间几百余条河流和水渠交错,可见水道密度之大。西、珠两江之水系错综复杂,其支流分别由不同之处入海,而今日的珠海市,即以前的香山地区,也在其间。
很早以前,香山县的地形与今天并不一样。宋元时期,水流比现在更急更快,因此并没有形成太多的泥沙沉积。在古代地图上可看出这点:香山地区多小岛,且水道宽度较大。16世纪起,地图上所记载的情况开始与之前不同,由于水流变得缓慢,沉积泥沙使河道变得更容易淤浅,因此扩大了岛屿面积。
珠江三角洲的水道开始变弯变窄,排洪变得困难,当地因而不断加强堤围建设。有关堤围的最早记载见于北宋时期,最初多是私属小围堤,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元明以来,珠江堤围迅速发展,逐渐扩展到东江至滨海地区。清中叶以后,今顺德、新会和中山等县的滩地进入高度开发时期,当时还采用了修筑丁坝、种植芦苇等工程措施。[2]
总体而言,这些地理变化对农业是有利的,因为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此外农作物产量也会随之得到提高。但这些变化影响了内河航运,迫使其发生了很多的改变。香山县部分地区也属同样的情况:东南方丘陵起伏的郊区地带初时仍保持原来地形,但香山的西南方及北边地区逐渐形成新的地势,如西南方的海岸线已经稍微往现今的磨刀门(位于斗门)方向移动。与此同时,澳门对面的岛屿在明朝时期大致上仍保持原来面貌。
这样,与珠江三角洲其他一些区域的情况正好相反,香山县的地理由于以上所述原因,受到两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一种具稳定性,而另一种则具转变性。这两种特点也可能对该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其中的“稳定”因素:海滨地带及其邻近的岛屿,因在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大的地形变化,所以对海上贸易来说可能是非常有利的。例如,海湾能够保护船舶,使其不受风暴侵害;森林的树木可以被充分利用来修补船只;该地区拥有可供应淡水的泉源;位于岩石和山丘之间的隐藏地可用于存放货物;位处偏僻的山谷则适用于建造小房子;等等。
一般来说,在县内,虽然有人口增长,但在海滨地带和岛屿定居的人并不多见,偶尔有些渔夫会上岸,但也仅是临时性的。这说明,由于大部分海岸地区相距省城和其他小城市比较远,不值得对此采取昂贵的监视措施,因此该地带没有受到严格的政府监控。我们可以用简短的一句话来概括:移迁海面的香山地区对进行私人贸易活动来说是最理想不过了。
该地区贸易需求的逐渐增长,不仅取决于香山和广州之间的内陆地区的供求有所发展,还因为所谓“西航路”的商品运输量的持续扩大。西航路,即国际贸易之路,该路线起始于中国的东海和黄海,通过台湾海峡,沿福建、广东及海南沿海,经越南,最后抵达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度洋。该航线与香山之间的距离很短。
我们在绘述15世纪航海情况的《郑和航海图》上可看到,西航路位于北尖岛、上川岛和乌猪洲之南。香山因而可说是处于一个有利的边缘地理位置,用现代的表述方式来说,这使得它在早期显示出很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