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传染病学概述

一、传染病与传染病学的定义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和朊病毒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内外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二、感染与免疫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首先可被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所清除,这种防御能力有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正常体液的溶菌作用、组织内细胞的吞噬作用等,这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也被称作先天性免疫。同时,机体内还存在针对不同病原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这些免疫功能可通过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而获得,因此也被称作获得性免疫。

不同的病原体侵入到不同的个体后会发生几种不同的感染状态。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表现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潜伏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若切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告终止。流行过程本身又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特定病原体的检出在确定传染病的诊断和流行中有着重大意义。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新病原体的发现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及时。我国法定传染病的分类见表3-1-1。

表3-1-1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注:*.需要指出的是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现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炭疽中的肺炭疽,必须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二)传染性

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表3-1-2)感染他人,传染病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必须隔离。病原体的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水平传播是指病原体在人群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包括人与人或动物与人之间(或者媒介)的传播。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由亲代宿主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

表3-1-2 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

(三)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会表现出各种流行病学特征。散发(sporadic occurrence)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地的常年发病情况处于常年一般发病率水平。暴发(outbreak)是指在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期内突然出现许多同一疾病的患者,大多是同一传染源或同一传播途径。流行(epidemic)是指当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常年发病率水平或为散发发病率的数倍。大流行(pandemic)是指某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波及全国各地,甚至超出国界或洲境。此外,多数传染病的发病率每年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升高,主要原因为气温的高低和昆虫媒介的有无。有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的存在、地理条件、气温条件、人民生活习惯等原因,常局限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

(四)感染后免疫

感染后免疫指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和疫苗接种一样都属于主动免疫,通过注射或从母体获得抗体的免疫力都属于被动免疫。需要指出的是,感染后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有些传染病感染后免疫力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保持终身免疫,如麻疹、脊髓灰质炎和乙型脑炎等,但有些传染病感染后免疫力较短,如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病等。

四、传染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一)传染病的诊断

明确传染病的诊断有利于患者的隔离和治疗,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其主要包含三方面资料: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全面而准确的临床资料来源于详尽的病史询问和细致的体格检查。流行病学资料在传染病诊断中占重要地位,包括传染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俗称三间分布)。实验室检查对传染病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病原体的检出或被分离培养可直接进行确诊,而免疫学检查亦可提供重要依据。

(二)传染病的治疗

治疗传染病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患者康复,而且还在于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治疗方法分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和对症治疗等。一般治疗指做好隔离消毒、护理和心理治疗,以及必要的支持治疗,如补充体液、营养等。病原治疗也称特异性治疗,是针对病原体的治疗措施,具有抑杀病原体的作用,达到根治和控制传染源的目的。对症治疗不但有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而且可通过调节患者各系统的功能,达到减少机体消耗、保护重要器官、使损伤降至最低的目的,大多数病毒性感染都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

(三)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是传染病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即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同时,也会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针对传播的主要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疫情的继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