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3ds Max/VRay印象 超写实建筑效果图表现技法(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建筑表现的相关知识

1.1.1 色彩的物理属性

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和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1.光的性质

在物理学中,光是一种电磁波。人的眼睛在正常范围内可以看到的光线称为可见光,波长范围是380-780纳米。

2.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其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第1方面: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380纳米到780纳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波长大于780纳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380纳米称紫外线。

第2方面: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的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散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

1666年,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曾用三棱镜做了光的分解与合成的观察实验,发现了太阳光能分解成如彩虹般的红、橙、黄、绿、青、兰、紫的色带,这就是光谱色。

3.物体色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却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大程度上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反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4.色彩的类别

色彩主要有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种类别。无彩色系指光源色、反射光或透射光未能在视觉中显示出某一种单色光特征的色彩序列,有彩色系指光源色、反射光或透射光能够在视觉中显示出某一种单色光特征的色彩序列。

5.色相环

将光谱色的色带做弧状弯曲,在首尾的红与紫之间加上红紫色连接,就形成了一个色相循环渐变的圆形封闭圈,称为色相环,如图1-1所示。

图1-1

将色彩体系借用三维空间的形式来同时展示色彩的明度、色相和纯度之间的变化关系,称为色立体,如图1-2所示。

图1-2

6.原色理论

三原色,所谓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由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如图1-3所示。

图1-3

7.混色理论

色彩的混合分为加法混合和减法混合,色彩还可以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混合,称为中性混合。

① 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光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色光混合中三原色是朱红、翠绿、蓝紫,这三色光是不能用其他别的色光相混而产生的,如:

朱红光+翠绿光=黄色光

翠绿光+蓝紫光=蓝色光

蓝紫光+朱红光=紫红色光

黄色光、蓝色光、紫色光为间色光

如果只通过两种色光混合就能产生白色光,那么这两种光就是互为补色。例如朱红色光与蓝色光,翠绿色光与紫色光,蓝紫色光与黄色光。

② 减法混合

减法混合主要是指色料的混合。白色光线透过有色滤光片之后,一部分光线被反射而吸收其余的光线,减少掉一部分辐射功率,最后透过的光是两次减光的结果,这样的色彩混合称为减法混合。一般说来透明性强的染料混合后具有明显的减光作用,减法混合的三原色是加法混合的三原色的补色,即翠绿的补色红(品红)、蓝紫的补色黄(淡黄)、朱红的补色蓝(天蓝)。用两种原色相混产生的颜色为间色,如: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红色=橙色

黄色+蓝色=绿色

如果两种颜色能产生灰色或黑色,那么这两种色就是互补色。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所得的色可以是黑色或黑灰色。在减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有所下降。

③ 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而并不变化色光或发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减低,所以称为中性混合,它有两种混合方式。

第1种:颜色旋转混合。把两种或多种色并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动力令其快速旋转,而看到的新的色彩。颜色旋转混合效果在色相方面与加法混合的规律相似,但在明度上却是相混各色的平均值。

第2种:空间混合。将不同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当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不同的颜色刺激就会同时作用到视网膜上非常邻近的部位的感光细胞,以致眼睛很难将它们独立地分辨出来,就会在视觉中产生色彩的混合,这种混合称为空间混合。

8.色彩的特殊对比

色彩的对比在制作建筑表现图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有的颜色不可以大面积应用,颜色应该如何配合等,这需要渲染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下面是一些在建筑表现中经常用到的色彩对比。

红色中的橙色偏黄,黄色中的橙色偏红,如图1-4所示。

图1-4

红色感觉更红,绿色感觉更绿,如图1-5所示。

图1-5

明暗对比,黑底上的灰色感觉更亮,白底上的灰色感觉更暗,如图1-6所示。

图1-6

纯度对比,橙色感觉更暖,蓝色感觉更冷,如图1-7所示。

图1-7

面积对比,面积大小不同的色块放置在一起时,大面积的色块容易形成调子,小面积的色块容易突出并形成点缀色,如图1-8所示。

图1-8

色彩的膨胀对比,同样大小的红色和蓝色,红色感觉大一些,蓝色感觉小一些,如图1-9所示。

图1-9

① 色彩的冷暖感

蓝绿、蓝、蓝紫有冷感,红、橙、黄有暖感,而绿紫、红紫为中性。

② 色彩的轻重感

明亮的色有轻感;而暗色有重感。

③ 色彩的明快、忧郁感

明亮的、鲜艳的呈明快感;深暗的、灰浊的呈忧郁感。

④ 色彩的兴奋、沉静感

高纯度、高明度具有兴奋感;低明度、低纯度具有沉静感。

⑤ 华丽的色彩和朴素的色彩

暖色感觉华丽,冷色感觉朴素;明度高的感觉华丽,明度低的感觉朴素;纯度高的具有华丽感,纯度低的感觉朴素。

当色相各异的色彩进行同时对比时,邻近的各色会偏向于将自己的补色残像推向对方的色彩,两色越近补色,对比越强烈;明度上,当明暗同时对比,明度高的越高,明度低的越低;纯度上,当纯度各异同时对比时,饱和度高的颜色将会更加艳丽,饱和度低的纯度则相对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