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服务实践案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案例7:你我共同的努力

——支持性就业案例报告

北京市海淀区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  罗润合

摘  要

心智障碍者自身的缺陷和特点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和误解,导致他们就业困难重重。小高是一名心智障碍者,障碍等级为三级,从学校毕业后就参加融爱融乐的支持性就业项目。就业辅导员根据小高的特点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支持计划,在就业辅导员、小高、小高家长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小高最终实现稳定就业。

案例背景资料

个案基本情况

小高,男,智力障碍三级,1993年3月出生。身高180cm,体重70kg,服从意识、规则意识一般,不善于沟通。22岁时毕业于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毕业后于2015年10月参加融爱融乐的支持性就业项目,无工作经验。

个案生活状况

生活自理

小高生活基本能自理,能独立使用卫生间、剪指甲、洗头、洗澡、使用餐具等,但不常洗头导致头发比较油。在穿着方面,如挑选衣服、穿脱衣服方面需要提醒。

生活技能

会做简单家务,如择菜、擦桌子、扫地、拖地 、晾衣服、外出倒垃圾、整理自己的房间等,但不会洗菜、做饭。

沟通能力

小高说话声音清晰,能正确理解他人的意思,也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但沟通比较被动。与父母沟通少数主动,与他人交流几乎都是被动。

出行能力

熟悉的地方可自己独立出行,可独立搭乘公交车,从未一个人搭乘过地铁和出租车 。

休闲娱乐

喜欢看综艺节目,如金星秀、天天向上、极限挑战等,也喜欢动物。

购物能力

在熟悉的环境中可以独立购物,到超市买自己喜欢的饮料或零食,但不会算账,也不会管理财务。

家庭情况

父母离异,现与父亲、阿姨(继母)、妹妹(父亲与继母的孩子,2014年出生)、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家里房屋有三层,小高和父母住三层,爷爷奶奶住二层,一层出租。父亲是一名司机,阿姨(继母)无工作,奶奶患有老年痴呆症。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经济来源主要靠房租和父亲的工作。小高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比较严厉,阿姨(继母)和其他家人对他的教育方式比较放任。

影响小高就业因素

社会因素

目前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所提升,但残疾人就业率低仍然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心智障碍群体,深受社会的歧视和误解,心智障碍者被认为情绪问题严重、能力差、不能就业等。很多企业也受社会对心智障碍者的观念的影响,加之缺乏与心智障碍者相处的经验,所以往往把心智障碍者拒之门外,宁愿交巨额的残保金也不愿意接受心智障碍者就业。

家庭因素

小高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亲负担重,忙于工作,照顾小高的时间比较少;阿姨(继母)对小高较好,但在教育上属于放任型,加之女儿比较小,还需要照顾爷爷奶奶,所以管小高的时间也少;爷爷奶奶年纪大,奶奶又患有老年痴呆症,所以爷爷也没有多少时间关照小高。

个人因素

小高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能力不强,虽具备一定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但无工作意识,服从意识、规则意识一般,不善于沟通,这些因素都影响小高就业。

个案支持计划

岗前培训

目前小高不能直接上岗,就业辅导员在工作意识、沟通能力、工作素养等方面对小高进行岗前培训。

经过岗前培训,小高在工作意识、人际沟通和工作素养方面有进步,辅导员评估如果有适合的工作岗位和包容的企业环境,小高可以上岗就业。

上岗后的密集支持

经过岗前培训,根据小高的能力和特点,就业辅导员为小高找到了洗车的工作。小高2016年12月6日与企业签订3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工资为2100元/月。

小高入职前,就业辅导员使用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和工作环境,并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和工作环境与小高目前的能力再一次进行匹配。

匹配之后根据用人单位、小高、小高家长的意见,就业辅导员从专业角度制定密集支持计划,并带小高进入工作岗位,密集支持小高。

密集支持性就业计划的实施

因为岗前培训的时候,小高在目前工作的单位实习过,所以,辅导员计划密集支持小高一个月,并把支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观察适应期,时间为一周;第二阶段是强化训练期,时间为一周;第三阶段是自然支持期,时间为两周。

第一阶段,主要使小高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并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辅导员带小高认识同事、认识工作环境,并对社交技能进行示范和指导;把具体的工作流程表给小高并让小高认真听师傅的指导,跟随师傅工作。因为小高曾经接触过洗车工作,所以工作起来不太费劲,工作一两天后对自己的工作流程已掌握,但工作质量方面有待提高。

第二阶段,主要是让小高学会独立工作,适应自然支持并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对小高做得好的方面就业辅导员及时鼓励并强化,不足的方面要提出来并加以引导,如在工作方面夸他能记住工作流程、完成工作任务、不迟到不早退;对不爱打招呼的情况提出来,引导他与同事进行交流。

这个阶段就业辅导员也向小高的同事介绍小高的情况、如何与小高相处。小高表达能力弱,喜欢交朋友,偶尔也会有小情绪,当他有不正当行为或工作做得不好的时候可以告诉他这样做的后果(如不受欢迎、扣工资等),他可以接受善意、明确的批评和指导。

第三阶段,主要让小高在自然支持者的支持下,能很好地独立完成工作并和同事正常交往,告诉自然支持者辅导员以后会慢慢退出,希望他们以后能多照顾小高,再一次告诉自然支持者如何与小高相处、如何指导小高工作。并渐渐地不指导小高工作,小高遇到问题时让他找自然支持者。在这个阶段,小高与自然支持者和同事的关系有所提升,小高偶尔也会开个玩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跟踪支持

密集支持结束后,就业辅导员慢慢退出,跟踪支持小高。在跟踪支持阶段小高出现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不想工作而旷工两天;第二个问题是连续几天不认真工作而且还发脾气。

不想工作而旷工

得知小高不想工作并旷工两天的消息后,就业辅导员及时协调,首先与小高面谈,问小高的想法和意愿。在面谈过程中就业辅导员使用支持性技巧,鼓励小高说出不愿意工作的原因,并认真倾听。在与小高沟通后,就业辅导员了解到小高不愿意工作的原因是觉得工作量有点多,工作太累了。就业辅导员对小高不想工作的原因表示理解,但对其旷工行为进行批评。此后,与店长协商,调整了小高的工作内容,并希望企业对小高旷工的行为进行扣工资惩罚,让他明白旷工的后果。小高的工作内容调整后,他觉得工作没有以前累了,能坚持每天上班。

工作不认真且还发脾气

小高情绪比较稳定,突然之间,连续几天不认真工作,还发脾气,这肯定是有什么原因。就业辅导员询问同事时,同事说小高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买手机。就业辅导员与小高沟通后得知,小高的手机坏了,想要买手机,但父亲不同意,所以小高觉得工作没有动力,也会发脾气。

就业辅导员及时与小高家长进行沟通,告知小高的情况,沟通后家长表示愿意给小高买手机。辅导员与小高家长协商,给小高买手机的条件是小高认真工作一个月,若一个月内小高认真工作,工作中没有出现问题就给他买手机。

与家长沟通之后辅导员又与小高进行交流,这时就业辅导员使用引导性技巧和影响性技巧,告诉小高想买手机是可以的,但买手机需要钱,想要有钱就得好好工作,如果不好好工作哪里来的钱买手机。并和小高约定一个月内小高如果认真工作,工作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就告诉家长给他买个手机,小高听后很高兴,也明白若要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得好好工作,好好挣钱。之后小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也不发脾气了,一个月后小高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心仪的手机。

效果评估

小高半年试用期结束后,就业辅导员用问卷法、访谈法对小高、小高家长、小高单位进行回访。从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中看出小高对辅导员和自己的工作都比较满意,小高父母和企业对小高的支持计划和小高的工作都满意。小高说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同事,要一直在单位工作下去;家长说小高适合他现在的工作,现在小高会主动和他们聊工作上的事情,对小高现在的单位也很满意;用人单位说小高有工作责任意识,服从安排,与同事相处融洽,半年来他成长和改变了不少。

总 结

如今,小高已经在企业工作一年多了。小高能在企业稳定就业,这与小高自己的努力、就业辅导员的支持、家长的支持、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分不开。小高刚开始时不知道什么是工作,经过培训之后知道什么是工作、自己想要做的工作和能做的工作,还愿意听指导,愿意改变;小高家长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小高身上,关心小高的生活,了解小高的工作情况,若工作中出现什么情况及时与辅导员联系,和辅导员一起想解决的办法;企业能够接纳小高,在小高出现情绪问题时给予宽容和理解,在工作中给予小高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就业辅导员起到桥梁的作用,把小高、小高家长和企业联系在了一起,在小高的工作中为其提供合理的便利,使他能够在企业稳定就业。

现在小高已经不需要就业辅导员了,这是好事,不过就业辅导员会一直关注小高的情况,若以后他需要就业辅导员,就业辅导员会和他一直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