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山东省快递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联合调研组
按照王书坚副省长的批示要求,从2016年3月开始,省政府研究室与省邮政管理局就促进我省快递业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赴福建、安徽等省市考察学习,选择省内299家快递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部分电商和快递企业实地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经过30多年迅速发展,快递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一)发展速度迅猛,市场空间巨大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快递业飞速增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著名的快递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快递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物流方式,已经广为人知,广为人用,街头巷尾,经常能够看到快递穿梭的身影,甚至可以说遍地可见。据统计,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连续三年超过45%;业务收入完成2769.6亿元,同比增长35.4%,同比增速连续三年超过35%,已成为全球快递第一大国。“十二五”期间,我国快递业年均增速达到54.6%,是GDP增速的4倍,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快递业是中国经济的一匹黑马”。从快递业近10年的发展来看,2005—2015年快递业务量增长了近24倍,从业人员仅增长了近13倍,行业运行效率不断提高。但从快递业务量结构来看,一是当前我国快递企业集中在异地快递业务,特别是集中在三大经济区域内跨城市快递业务,国际快递业务只占极小比重,大部分的国际快递业务都由美国联合包裹(UPS)、联邦快递(FEDEX)等四大跨国快递巨头把控,这成为未来有实力企业的必争之地;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广大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与快递将释放巨大潜力;三是目前国内快递市场尚未进行细分,对快递服务的内容和类别没有规范的分类,快递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市场格局多元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快递业目前已形成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一是外资快递企业,主要是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敦豪(DHL)、天地快运(TNT)、高保物流(GLEX)等,这类企业具有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金以及发达的全球网络。二是国有快递企业,包括中国邮政(EMS)、民航快递(CAE)、中铁快运(CRE)等,这类企业依靠其背景优势和完善的国内网络而在国内快递市场处于设施、人才领先地位。三是大型民营快递企业,包括顺丰速运、圆通、中通、申通、宅急送、韵达快递等,这些大型民营快递企业在局部市场站稳脚跟后,已逐步向全国扩张。四是小型民营快递企业,这类企业规模小、经营灵活但管理比较混乱,主要经营特定区域的同城快递和省内快递业务。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快递行业将迎来兼并重组的高潮,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高,个别企业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三)行业联动日渐明显,产业融合需求迫切
快递是当前电子商务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与制造业关系也日渐紧密。电子、家电、医药、服装等行业为了减少库存、上架时间以及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对快递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一些制造企业甚至开始裁减运输部门转而将相关业务外包给快递企业。快递企业也开始向企业提供如帮助客户召回、更换产品和嵌入式物流、入厂物流等其他服务品种,努力完善自身供应链,逐渐向“一体化服务综合供应链商”转变。如山东EMS服务重汽和青岛海尔定制化入厂快递物流模式等。
(四)服务品种多样化,细分市场竞争渐成常态
我国快递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服务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大多数企业以压低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致使整个行业利润持续走低,影响行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内快递企业与国外快递企业竞争的同时,也学到了全新的经营理念,大力追求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诸如推出上海到北京之间的“航空即日到”时效速递产品;快递企业提供代收贷款、鲜花礼仪快递、冷链快递等式样新颖的服务产品。一些实力较强的快递企业在竞争方式上逐渐摒弃价格战和粗放扩张战略,转向用户体验战、品牌价值战和细分市场的专业化角逐。服务品牌多样化和竞争手段多元化标志着我国快递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二、部分省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福建多措并举,全力助推快递业发展
福建省快递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2015年,全省快递业务量完成8.88亿件,业务收入100.8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6位;人均快件量23.4件,是全国人均快件量的1.56倍。针对快递行业与关联产业协同程度不深,快递车辆通行难、快递企业用地难、快递人员投递难等问题,2015年初福建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促进快递行业发展办法》,包括总则、支持措施、快递服务、快递安全、闽台快递合作、法律责任和附则,是全国第一部以促进快递行业发展为主旨的省级政府规章。同年12月,福建省进一步出台了《支持快递业加快发展七条措施》,明确全省各地将快递园区、快递服务网点、智能快件箱、综合服务网点等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纳入城乡规划;同时,在用地审批、土地登记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提高审批效率。
一是大力发展电商快递园区。规划2018年前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都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区位特点至少建设一个电商快递园区。其中福州、厦门依托自贸片区的政策优势,建设满足服务跨境(对台)业务需求的电商快递园区;泉州依托制造业优势,建设集仓配一体化等功能于一体,提供供应链式服务的电商快递园区。
二是进一步完善快递服务网络。实施快递服务进机关、进园区、进商场、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的“六进”工程;鼓励在校区和有条件的小区内提供快件用房。要求新建工业、商业项目和居住小区预留物流用地和配送末端网点用地;新建写字楼、住宅小区和旧城改造要把快递服务网点纳入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三是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和信息共享。推动建设快递业信用信息平台并实现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互联共享,实现行业信用管理,完善企业信用体系;逐步建立快递企业及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把实施恶意欠费、恶意寄递违禁物品等行为的用户纳入“黑名单”,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和守信奖励机制。
四是规定快递运输车辆可通行禁行路段。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为快递城市投递作业提供便利,对按规范要求喷涂统一专用标识的城区快递运输车辆需通过禁行路段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行。除早晚高峰时段,需在禁止停车路段停车的,在驾驶员不离开驾驶室的前提下,可以临时停车15分钟以内。支持快递企业依法使用符合国家标准且已办理注册登记的非机动车收投快件,各区市可结合实际制定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通行管理办法,解决“最后一公里”通行难问题。
五是支持快递企业做大做强。福建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重点支持快递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仓配一体化服务、完善快递服务网络等。鼓励国际、国内大型快递企业的总部、区域总部、全国或全国区域性服务功能设施(如航空快递基地、快件处理中心、电子商务和快递配送一体化仓储中心、呼叫中心等)落户福建,符合条件的享受福建省总部经济的相关政策,并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
(二)安徽立足本省实际抢抓机遇,为快递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快递业得到长足发展,全省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分别由2010年的3604万件、8.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近4亿件、46.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2%、41%,5年间业务量净增10倍、业务收入净增4.6倍,在全国占比分别由2010年的1.5%、1.4%,上升到2015年的1.9%、1.7%。2015年,安徽省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均居全国第12位,较其GDP在全国排名高两位。
安徽省对发展快递业高度重视,2014年以来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商贸流通发展、电子商务发展、“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中涉及快递业的达10多份,并且将快递业有关内容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初,又专门出台《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快递服务体系,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全省快递业务量达到18亿件,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与国内重点城市间快件实现48小时送达,设区市间快件48小时投递率90%以上,80%市县互寄“次日达”;网购商品通过快递配送比例超过75%,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2500亿元。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快递物流园区,完善园区快递服务功能,加快合肥快递后台服务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合肥新桥机场航空快件转运中心,依托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建立进出境快件24小时通关机制。
二是完善快递服务网络。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创新合作模式,完善城市快递配送模式,推进“快递下乡”工程,拓展村邮站服务功能。
三是培育壮大快递企业。支持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鼓励快递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培育打造有影响力的快递服务品牌。
四是推进“互联网+”快递。鼓励快递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供应链管理及地方特色优势,积极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统筹推进“快递下乡”和“电子商务进农村”。
五是衔接综合交通体系。实施快递“上车、上船、上飞机”工程,强化运输保障和综合服务能力。
六是加强“平安快递”建设。实施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健全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大力推进行业安全监管信息技术,强化安全检查措施。
三、我省快递业发展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截至目前,我省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达2333家,从业人员7.3万人,已形成邮政速递、顺丰、圆通、中通、百世汇通、韵达、联邦快递(FedEx)等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元主体竞合、多层次服务共生的市场发展格局。2015年,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7.3亿件,同比增长64.3%,占全国快递业务量3.6%,较2010年翻了两倍多;快递业务收入完成97.1亿元,同比增长44.8%,占全国快递业务收入3.5%,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70.7%;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6亿元,同比增长48.4%;国际及我国港澳台地区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1亿元,同比增长7.8%。快递最高日处理量突破1000万件。“十二五”期间,我省快递业务量年均增幅约为44%,快递业务收入年均增幅约为30%。参见表1
表1 “十二五”全省快递服务业发展情况表
续表
全省快递营业网点超过1万个,骨干快递企业县级网点实现全覆盖,乡(镇)网点覆盖率达97.0%,高于全国平均覆盖率26个百分点,日均服务用户243万人次。全省5322处服务点安装智能快件箱(格口数26万个)。2015年我省高铁发送快件量6.7万件(高铁运输快件目前主要由中铁快运济南分公司自营),高铁快递累计发货468吨,业务收入186.5万元。邮政航空、顺丰航空相继落户山东,快递企业通过包仓、租赁、自营货机等多种形式加快快件航运布局,全年起降快件航班10.8万架次,航空快件量达1.1亿件。
从本次企业问卷调查的299家快递企业(国有快递企业19家,外商投资企业3家,277家为各种形式的民营跨地企业。其中214家为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企业,85家为备案分支机构)来看,2015年企业经营情况良好,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纳税同比上升的分别有189家、135家、154家,占全部问卷调查企业的63.2%、45.2%、51.5%;基本持平的分别有87家、96家、122家,分别占29.1%、32.1%、40.8%。正常运行或超负荷运营的企业296家,占全部问卷调查企业的99%,只有3家企业反映目前正处于半停运状态。
尽管我省快递业在“十二五”期间得到飞速发展,但与先进省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快递业发展水平与我省经济、人口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合。截至2015年底,福建省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一直高于我省,到2016年第一季度,我省才首次超越福建。但福建省人口只有3689万人,占山东人口的37%;实现生产总值(GDP)25979.8亿元,占山东GDP的41%。“十二五”期间我省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二位,GDP居全国第三位,但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在全国一直处于第六、七位;占全国总体比重分别为3.6%和3.5%,与广东(24.3%和22.2%)、浙江(18.5%和13.9%)、江苏(11.1%和10.5%)、上海(8.3%和16.4%)等省市差距较大;人均寄递量基本保持在7件左右,远低于全国人均15件的平均水平。《2015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快递业务量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和快递业务收入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我省无一座城市入围,而前十五位城市的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合计,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的比重高达61.1%和63.4%。
二是全省没有一家快递企业总部和区域性总部,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快递领军企业。快递企业总部和区域性总部是各地竞争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我国快递企业总部多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我省没有一家快递企业总部和区域总部,快递行业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偏弱。除邮政、顺丰等几个大的品牌规模较大外,其他快递品牌多采用加盟、承包等形式开展经营活动,企业管理松散,体制机制、提升服务、同质竞争等问题难以解决。
三是急需加快快递物流园区建设。除了邮政、顺丰等骨干品牌企业外,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均没有相对固定、一定规模的运营场所,多是租用厂房、仓库、民房进行快件的操作、分拣、中转,制约了企业整合优势资源集聚发展。调研中了解到,许多快递企业因为是租赁场所经营,需要经常搬家,经营场所不固定,企业对一些基础设施和现代化设备不敢投资也不能投资,造成了很多快递企业生产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偏低,除少数骨干快递企业安装自动化系统,大部分企业以人工分拣为主。在企业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企业都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在紧邻高速路口或城市主干道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快递物流园区,对入驻企业实行统一管理,并在企业入园、用地、用电气热等方面给予优惠。
四是通行难、投递难仍然是制约快递业发展的“瓶颈”。与电商不同,快递企业并非是地方政府欢迎的企业,因为快递企业一地注册全国建网的模式使地方政府获得的税收有限,而快递企业末端配送入户会给城市交通、市容市貌、社会治安等方面带来较大压力,所以快递配送需求与城市管理矛盾较突出,特别是目前对快递配送车辆没有合适的管理方法,快递配送车辆面临法律中“灰色”身份的尴尬。企业问卷调查中有59.2%的企业反映,对快递专用电动车辆(三轮车)缺乏国家标准,在城市通行和临时停靠时,经常遭遇处罚。在投递方面,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是建议加大智能快件柜、智能包裹柜的布放力度,单位和社区的物业能够代为接受快件,从而提高投递效率。
五是快递企业对当前的政策环境满意度较低。299家快递企业中59.8%的企业对当前的金融环境表示一般或不满意,只有45.8%的企业能够从银行或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获得贷款;47.8%的快递企业对当前的交通环境表示一般或不满意,47.5%的企业反映过路、过桥等收费项目过多,造成企业成本较高;49.8%的快递企业对当前的财税政策表示一般或不满意,对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现代商务发展引导资金和从业人员培训补贴等有关财政政策,52.2%的企业知道有但未享受到,41.5%的企业不知道有这些政策;虽然我省明确要求快递企业用电气热价格要与一般工业相同,但调查中仍有21.4%、6.0%、7.4%的快递企业用电气热价格高于一般工业价格;快递企业注册一照多址未彻底推行,企业末端网点和分支机构注册比较麻烦,工商部门应简化手续和缩短时限;希望政府积极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我省快递行业有关扶持政策等。
四、促进我省快递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日益紧密,与各行各业的关联度日益增强,企业调查问卷有75.6%企业认为快递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快递业的飞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全国各省市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步伐。为促进我省快递业加快发展,借鉴外省市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尽快出台促进我省快递业发展的意见措施。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全面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我省快递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结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快递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字〔2014〕89号),对快递业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细化有关政策,尽快出台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若干意见措施,切实解决快递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让企业得到实惠。
二是结合我省产业结构特点,找准快递业发展重点。我省一直是全国重要的粮食、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具有明显的“大农业、大工业、大能源”特征,与快递业主要服务的终端消费品市场差距较大,这也是造成我省快递业发展与经济大省不相称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快我省快递业发展要结合我省实际,突出产业特色,找准发展突破口。农业方面,要大力发展冷链快递。我省是果蔬大省,近年来产量一直居全国第一位,但在产量大的背后,果蔬农产品流通损耗高、价格波动大、食用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突出。果蔬产品营养丰富、水分含量大、易于腐烂变质,因此冷链流通是大多数果蔬的最佳流通方式。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果蔬冷链流通率达到95%以上,而我国目前约70%的果蔬仍在常温下流通。工业方面,可以总结借鉴山东EMS嵌入重汽供应链上下游环节、入厂物流、海尔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管理模式,在制造业中加以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入厂式物流;依托我省制造业优势,推动电子、家电、医药、服装等行业与快递业融合发展,建设提供供应链式服务仓配一体化的电商快递园区。
三是完善快递服务网络,解决投递难问题。明确要求新建工业、商业项目和居住小区应预留快递用地和配送末端网点用地,新建写字楼、住宅小区和旧城改造应当将快递服务网点纳入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大力推进快递服务进机关、进园区、进商场、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的“六进”工程,在校学生数量超过1万人的高等院校和已建成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鼓励在校区和有条件的小区内提供面积适合的快件用房,以满足快递服务需要,保障快件安全。支持整合利用机关、院校、企事业单位传达室或服务中心,社区物业、超市、便利店、连锁店或现有农村服务中心、农家店、农资店、供销社、客(货)运站、村邮站、邮政便民服务网点以及“万村千乡”“美丽乡村”等平台搭载快递服务,建设快递综合服务站点。加大投递终端建设,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快件箱等自助设施,简化快递企业投递服务终端设置备案手续。
四是提供通行便利,解决通行难问题。借鉴广东、福建等省的经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快递城市投递作业提供便利,对按邮政管理部门的规范要求喷涂统一专用标识的城区快递运输车辆需通过禁行路段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行。除早晚高峰时段外,需在禁止停车路段停车的,在驾驶员不离开车辆的前提下,可以临时停车15分钟以内,处理完收取、派送工作后,立即驶离该禁行或禁停路段。举行大型展会、重大活动期间,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从事快递服务的车辆提供通行便利。支持快递企业依法使用符合国家标准且已办理注册登记的非机动车收投快件,对快递企业选择使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作为城市快件运输和收投服务工具的,邮政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尽量放宽投放数量限制。鼓励民航、铁路、公路等运输部门为快件运输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服务。机场、车站、口岸等单位应当支持快递企业建设快件集中处理场所,提供快速配载、装卸、交接等服务。
五是加快园区建设,提高聚集发展能力。在规划建设电子商务园区时,应在园区内或周边安排快递、仓配用地,快递企业入驻园区与电商企业享有同等优惠政策。依托物流节点城市,开展快递物流园区建设试点示范,实现产业集聚、经营集约、功能集成。力争到2020年在我省基本建成一级快递物流园区2个(济南、青岛)、二级快递物流园区2个(潍坊、烟台)、三级快递物流园区5个(临沂、济宁、淄博、泰安、威海)。积极引导有条件节点城市和物流园区建设快递物流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区。鼓励快递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园区、商贸物流园区、制造业园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农产品、商品集散中心。支持快递企业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快递服务基础设施或提供快递服务。
六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目前,我省没有专项扶持快递业发展引导资金。为加快我省快递业发展,借鉴广东、福建、江苏等外省经验,建议设立省级快递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省内快递服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末端网点建设、快递物流园区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际、国内大型快递企业的总部、区域总部、全国或全国区域性服务功能设施(如航空快递基地、快件处理中心、电子商务和快递配送一体化仓储中心、呼叫中心等)落户山东。加快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战略联合,积极引进分公司、呼叫中心或结算中心,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兼并重组,加快培育本土快递企业,提高行业总体规模和质量效益。
七是加强监管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快递业管理水平。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的通知》(国办发〔2012〕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2〕26号)的要求,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择需而设的原则,推进县级邮政监管机构建设。建议研究设立山东省邮政行业安全信息中心,充实监管力量,补齐监管短板。推进寄递安全属地化综合治理,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全面落实“100%收寄验视+100%实名收寄+100%过机安检”三个100%工作制度,全力保障寄递渠道安全畅通。
调研组成员 李树典 王唯宁 陈 晓 李 为 李 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