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需求调查研究报告
山东省中小企业局
2015年7月至12月,省中小企业局联合省民意调查中心运用专业规范的社会调查方法,对全省17市7943家中小企业开展了创业创新需求情况调研。其间电话调查企业经营者(含高管人员)7943人、普通员工22861人,完成有效样本4180个;对济南、枣庄、烟台、济宁、泰安、莱芜、聊城、菏泽等市的部分企业进行深入访谈和考察,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调查分析情况与主要结论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知晓度及落实状况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举措广为人知、广受欢迎,扶持政策已然在路上,落地生根是广大企业主的热切期盼——超过半数中小微企业主和企业员工对“双创”政策有所了解,33.9%的中小微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24.1%获得过财政资金扶持,17.9%享受到技术创新方面的优惠政策,8.6%享受到中小微企业创新券补助。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规模越小,享受政策比例越低;鲁东、鲁北地区享受政策状况较好,鲁西地区较差;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企业享受政策比例最高,制造业最低。
1. 政策知晓度及认同度
(1)半数以上的中小微企业主和企业员工对政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举措有所了解
调查发现,对于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举措,55.7%的中小微企业主表示知道。同时,51.2%的企业员工也对此有所了解,48.8%的企业员工完全没听说过。调查同时发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受到广大公众的欢迎和认可,被访者纷纷表示,这是一项富民强民、利民惠民的好政策,为怀揣创业梦的人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的中小微企业主对“双创”知晓度更高
交叉分析发现,不同行业的中小微企业主对“双创”的知晓度有明显差异。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企业主对“双创”的知晓度更高,达到72.7%;其次是农林牧渔业,为61.6%;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分别为57.0%、51.2%和50.9%,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企业主对“双创”政策知晓度最低,仅为38.6%。
2. “双创”政策落实情况
(1)“双创”政策已然在路上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创业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各项优惠政策层出不穷。山东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本调查重点选取了代表性较强、辐射面较广的几项政策,包括简政放权、税收优惠、财政支持、技术创新等方面。调查发现,上述优惠政策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调查表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政府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已有明显改善。64.2%的中小微企业主对简政放权工作感到满意,表示政府的办事效率比以前有所提高;20.1%的小微企业主表示不没有变化,5.0%的小微企业主表示变慢了,10.7%的小微企业主表示不清楚。与此同时,政府工作人员作风良好,92.3%的中小微企业主表示没有遇到过政府工作人员“吃拿卡要”的现象,有7.8%的小微企业主表示偶尔遇到或经常遇到。90.8%的中小微企业主没有遇到过政府部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有9.1%的小微企业主表示偶尔遇到或经常遇到。
调查同时发现,截至目前,33.9%的中小微企业享受到了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24.1%的中小微企业享受过财政资金扶持,17.9%的中小微企业享受技术创新优惠政策,8.6%的中小微企业享受到中小企业创新券补助。
(2)不同行业享受优惠政策差异较大,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的中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比例更高
交叉分析表明,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的企业,享受比例稍高,占45.5%,其他行业则较低,尤其是制造业,仅为31.6%。
同时,在财政资金扶持方面,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的企业,享受的比例也略高,分别为34.5%和33.9%;其次是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为27.0%和22.9%;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最低,分别仅为13.4%和9.4%。
在技术创新优惠政策方面,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享受比例更高,为30.9%,制造业为22.5%,农林牧渔业为17.9%,远高于其他行业。
在创新券补助方面,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享受比例略高些,为18.2%;其次是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享受比例为10.7%和10.2%;其他行业享受比例则更低,不超过10%。
(3)不同规模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差异较大,规模越小,享受比例越低
交叉分析表明,企业是否享受财政资金扶持与其规模密切相关,规模越小,获得财政资金扶持的比例也越低。大型企业获得财政资金扶持的比例为46.3%,而该比例在中、小、微型企业中仅分别为32.2%、25.7%和14.1%。
同时,企业规模越小,享受技术创新优惠政策和创新券补助的比例也越低。大型企业享受创新优惠政策的比例为31.7%,而微型企业仅为10.2%;大型企业得到创新券补助的比例为17.1%,而微型企业仅为4.1%,差异较大。
(4)不同区域中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差异较大,鲁东、鲁北地区中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状况较好,鲁西地区较差
调查发现,在财政资金扶持方面,鲁北、鲁东地区中小微企业获得比例最高,分别为31.8%和30.8%;其次是鲁南、鲁中地区,分别为27.5%和21.0%;鲁西地区获得财政资金扶持的比例仅为17.3%。
在技术创新优惠政策方面,鲁东、鲁中、鲁北地区的中小微企业享受比例较高,分别为24.7%、20.4%和20.2%;鲁西地区较低,为12.1%。
同时,在中小企业创新券补助方面,鲁北地区中小微企业享受比例较高,为11.2%;鲁西地区较低,仅为5.2%。
3. 扶持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扶持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政策宣传不到位,企业主对政策不甚了解,是导致企业无法享受优惠政策的首要原因。调查表明,在没享受到优惠政策的企业中,接近一半(48.1%)是由于“不了解相关扶持政策,也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申请”而错失良机。政策主体过于分散是造成企业主对政策知晓度低的重要原因。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散见于相关部门的扶持“双创”有效文件超过30件,分别掌握在不同部门,大部分处在信息孤岛状态。调查中,有企业主表示,“希望政府建立专门介绍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网络平台,能让企业一键解决问题,而不是一个局一个厅地去搜索、去学习、去解读”。
其次,政策针对性不强,或申请门槛高,或吸引力不足,导致效果大打折扣。
调查表明,28.8%的企业表示因“不符合条件”而未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10.9%的企业表示“政策用处不大,嫌麻烦,主动放弃”。调查中,被访者表示,有些含金量高的政策附带着许多限制性条件,自己的企业根本无法享受;还有些政策又不具吸引力,再加上申请政策程序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便不愿再去争取。
最后,政策执行难也是导致企业难以享受的关键原因。一方面,虽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但地方政府(含省、市、县)并没有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配套细则,导致政策无法落地。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监督,有些政府部门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相关政策,使得中小微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时遭遇层层阻力。数据表明,有8%的企业表示符合条件,但最终没有申请成功。
4. 政策落地生根是广大企业主的热切期盼
调查发现,对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实到位”是广大中小微企业主的最大期盼,达到50.9%;其次是“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占27.7%;最后是“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占24.1%。
(二)中小微企业经营基本情况
中小微企业目前经营状况稳中向好,动力足、热情高,勇于创新——近七成中小微企业处于“盈利”或“收支平衡”状态,六成以上无成本上涨压力;超过3/4的中小微企业主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逾三成近期有扩大投资规模的打算;四成以上(43.2%)拥有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机构,近三成(28.9%)拥有自己的专利。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好;从事农林牧渔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好,建筑业经营状况较差;鲁东地区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较好。
1. 企业目前经营现状
(1)68.6%的中小微企业处于“盈利”或“收支平衡”状态
调查发现,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山东省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稳中向好。数据表明,24.9%的中小微企业目前处于“盈利”状态,43.7%的企业处于“收支平衡”状态,两者合计比例为68.6%。
交叉分析表明,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好。大、中、小、微型企业处于“盈利”状态的比例依次降低,分别是31.7%、26.4%、25.5%和21.4%。
就行业而言,交叉分析发现,从事农林牧渔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表示“盈利”的比例分别为31.3%和30.9%;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以及制造业,表示“盈利”的比例为27.7%、23.8%和23.6%;从事建筑业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差,企业主表示“盈利”的比例仅为18.9%(见表1)。
表1 不同行业中小微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 单位:%
就区域而言,交叉分析发现,鲁东地区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表示处于“盈利”状态的比例为30.8%,鲁中、鲁南、鲁西和鲁北分别为21.9%、21.6%、26.5%、26.0%。
(2)61.6%的中小微企业主表示生产经营总成本没有上涨
调查发现,六成以上(61.6%)的中小微企业主表示,与往年相比,2016年企业的生产经营总成本没有上涨,其中40.2%的企业主表示总成本没有变化,21.4%表示成本有所下降。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也有接近四成(38.4%)的中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随着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人力成本上涨成为必然,成为导致总成本上升最重要的因素。数据表明,在成本上涨的企业中,80.9%反映人力成本上涨,所占比例最高。
2. 中小微企业主再创业意愿
调查发现,中小微企业主普遍对未来前景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数据表明,76.3%的中小微企业主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其中“很有信心”的占43.8%,“比较有信心”的占32.5%。
调查同时发现,30.6%的中小微企业主近期有扩大投资规模的打算,其中“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的占11.6%,“有这个想法”的占19.0%。
交叉分析发现,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农林牧渔业的企业主对未来更加积极乐观,对企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比例分别高达87.3%和81.3%,近期有扩大投资规模打算的比例分别为40.0%和36.6%,均高于其他行业。
交叉分析同时发现,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主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乐观,再创业的意愿更强。中、小、微型企业主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比例分别为80.6%、75.9%和74.7%,该比例在大型企业为70.7%;中、小、微企业主近期有扩大投资规模打算的比例分别为33.3%、30.5%和29.1%,该比例在大型企业为21.9%。
3. 企业技术创新状况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和水平较高——四成以上(43.2%)的中小微企业拥有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机构,近三成(28.9%)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从2011年开始,实施“一企一技术”计划,通过税收减免、专项投入等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加大专利技术研发力度。有关资料表明,山东省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增强,2014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达到3242项,占全省总量的78.7%。
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调查发现,四成以上(43.0%)的中小微企业拥有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机构,近三成(28.4%)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就专利数量而言,35.4%的企业拥有3项以内的专利,42%的企业拥有4~10项专利,14.3%的企业拥有11~20项专利,8.2%拥有20项以上的专利。
企业是否拥有研发机构和专利与其所属行业密切相关。交叉分析发现,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5.5%和54.5%,同时拥有专利的比例也较高,为38.2%和37.8%,远高于其他行业。
(三)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及需求
“用工贵”“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不同规模、行业、地域的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及需求各有不同:
——就规模而言,企业规模越大,成本上涨压力越大;规模越小,“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愈加突出,“降低税费”“加大财政扶持”“督促银行降低贷款门槛”是中小微企业对政府的迫切期望。
——就行业而言,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中小微企业,“用工贵、用工难”问题尤为突出,迫切期望政府“加大人才支持”;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中小微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希望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从事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中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重”是困扰其发展的难题,强烈期盼“降低税费”。
——就区域而言,鲁东地区中小微企业“用工贵、用工难”问题较为突出,期待政府加大人才支持;鲁北地区中小微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迫切需要融资,希望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鲁西地区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最高,同时技术创新意识和水平较低,期望政府优化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1. 中小微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1)用工贵——60.4%的中小微企业主反映人力成本过高
调查表明,“用工贵”已成为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被调查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中,六成以上(60.4%)的企业主对高企的人力成本深感头痛,其中14%表示“人力成本太高,难以承受”,46.4%表示“人力成本比较高,勉强能承受”。
在用工方面,除成本高之外,还有23.6%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用工难”的问题,表现为对需要的人才“招不来、留不住”。
调查中,企业主纷纷表示,中小微企业受资金、规模的限制,员工的工资、福利、发展前景不及大型企业,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数据表明,“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压力大”“社保、职称评定等配套政策不完善”是导致用工难的三大主要原因,分别为49.7%、34.1%和20.0%。
(2)税费负担重——近九成(89.5%)中小微企业主表示,近两年企业的税费负担并没有减轻
近几年,为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政府专门制定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减免部分涉企收费。然而调查表明,近九成(89.5%)的中小微企业主表示,近两年企业的税费负担并没有减轻,其中67.6%的企业主表示税费负担“没什么变化”,更有21.9%的企业主表示税费负担非但没减轻反而加重了。
(3)融资难、融资贵——超过1/3的中小微企业有融资需求,15.9%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没有融资成功,平均融资成本达到11.1%,民间借贷成本高于银行借贷。
——超过1/3的中小微企业有融资需求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更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推动力。调查发现,山东省1/3以上(34.8%)的中小微企业目前存在资金缺口,需要融资。其中,中小微企业主表示“资金非常紧缺,急需融资”的比例为16.3%,表示“资金比较紧缺”的比例为18.5%。
由此可见,山东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总体偏弱。分析原因,一方面受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经营状况欠佳,融资需求相应减弱。另一方面,这与山东省中小微企业一贯的经营方式有关,长期习惯依靠自身内部积累,自给自足,导致“食欲下降,胃功能萎缩”,加上银行贷款难、民间借贷利息高,更不敢对外界资金抱有希望。
——在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15.9%没有融资成功
调查同时发现,中小微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在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15.9%没有融资成功。
根据一般市场规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自然会催生相应的市场供给,但由于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育缓慢,与中小微企业匹配的服务过少,面向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激励政策也因缺乏载体而效率低下。总的来看,目前融资市场并不能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需求。
——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就融资方式而言,银行贷款是中小微企业的主要渠道。数据表明,85.5%的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来融资,19.5%的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融资,另有10.7%的企业选择其他融资方式。另外,调查发现,35.5%的企业与别的企业联保贷款。
——平均融资成本达到11.1%
调查表明,融资成本高也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突出难题。融资成本是指企业融资所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贷款利息、中间业务费、第三方中介机构收取的评估费、担保费和审计费等。数据表明,从2014年底到现在,中小微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达到11.1%。其中,61.7%的企业融资成本在10%及以下;26.1%的企业融资成本为11%~20%,5.0%的企业融资成本达到21%~30%,甚至还有7.2%的企业融资成本高达30%以上。
调查同时表明,民间借贷成本高于银行贷款,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平均融资成本为10.5%,而民间借贷的平均融资成本高达14.1%。
——担保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融资作用有限
调查发现,担保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有限。其一,45.1%的中小微企业对担保机构的职能作用并不了解。其二,对担保机构有所了解的中小微企业,普遍反映担保机构门槛高、手续烦琐、费用高。数据表明,八成以上(80.7%)的企业主认为担保机构门槛过高,近3/4(74.7%)的企业主认为担保机构手续烦琐,七成以上(71.0%)的企业主认为担保机构费用过高。
2. 不同规模企业面临的困境及需求
(1)大型企业成本上涨压力更大
调查发现,企业规模越大,成本上涨压力也越大。大、中、小、微型企业表示2016年总成本上升的比例分别为43.9%、38.0%、39.0%、36.7%。调查同时发现,导致大型企业成本上升的因素主要是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分别为88.9%、50.0%和33.3%。
(2)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感觉税费负担更重,迫切期望“降低税费”
调查发现,中小微企业主感觉税费负担比以往加重的比例高于大型企业。在大型企业,企业管理者表示近两年税费负担“有所加重”的比例仅为4.9%,而该比例在中型、小型、微型企业中却分别高达18.2%、23.7%和19.8%。
调查同时表明,中小微企业对“降低税费”的呼声远高于大型企业。中、小、微型企业表示希望政府“降低税费”的比例分别为20.1%、22.7%和21.2%;而该比例在大型企业仅为8.3%。
(3)企业规模越小,“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愈加突出;加大财政扶持、督促银行降低贷款门槛是中小微企业的迫切需要
调查发现,企业规模越小,融资越困难。交叉分析表明,大型企业能够成功融资的比例达到100%,中、小型企业成功融资的比例为84.6%和81.4%,而微型企业仅为71.3%。
调查同时发现,企业的融资成本与其规模成反比。企业规模越小,融资成本越高。大型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为9.4%,中、小型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为10.2%和10.7%,微型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则最高,达13.3%,其中有13.8%的微型企业融资成本达到30%以上。
此外,不同规模的企业融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规模越小,选择银行贷款的比例越低,而选择民间借贷和其他融资渠道的比例越高。数据显示,仅7.1%的大型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或其他方式融资,而中、小、微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或其他方式融资的比例分别高达20.4%、27.4%和47.7%(见表2)。
表2 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渠道 单位:%
相比银行贷款,民间借贷成本高、风险大。为何中小微企业会选择这种方式?根本症结在于,中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十分艰难。访谈中,不少中小微企业主反映,各银行为减少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普遍推行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已经很少。中小微企业贷款难主要表现在抵押难和担保难上:抵押难,一是中小微企业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旧率高;二是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烦琐、收费高昂。担保难,主要表现为中小微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大型国营企业可以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撮合下,由效益好的企业来担保,甚至由政府机构出面担保,而中小微企业则很难找到担保人。因此,银行不愿给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中小微企业选择民间借贷实属无奈之举。
“融资难、融资贵”严重制约着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调查中,中小微企业主纷纷希望政府能够多措并举,切实缓解融资问题。中小微企业主最希望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占36.1%;其次是“督促银行降低贷款门槛”,占27.6%;“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分别占15.8%和14.7%(见表3)。
表3 中小微企业希望政府在融资方面加强的措施 单位:%
(4)企业规模越小,技术创新意识和水平越低
交叉分析同时表明,企业规模越小,拥有研发机构的比例越低。51.2%的大型企业拥有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机构,中、小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比例分别为48.4%和46.0%,而微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比例仅为30.1%。
与此相对应,企业规模越小,拥有专利的比例也越低。51.2%的大型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中、小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比例分别为34.9%和30.7%,而微型企业拥有专利的比例仅为17.7%。
3. 不同行业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及需求
(1)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企业,人力成本上涨压力较大,“用工贵、用工难”问题尤为突出,迫切期望政府“加大人才支持”
调查发现,与其他行业比,“用工贵、用工难”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表现更为突出。数据表明,在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企业中,接近一半(49.1%)反映2016年人力成本大幅上涨,远高于其他行业。同时,65.5%表示用工成本过高,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49.1%反映“用工难”,均高出其他行业20多个百分点。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调查中,从事该行业的中小微企业主纷纷表示,当地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是造成企业招不来、留不住优秀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企业主普遍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支持企业引进、留住高端人才。
(2)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中小微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加大财政资金扶持”是其最大诉求
调查发现,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企业,表示“资金短缺,需要融资”的比例为42.9%,其中超过两成(23.2%)表示“资金非常短缺,急需融资”,高于其他行业(见表4)。
表4 不同行业中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状况 单位:%
对于资金短缺问题,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中小微企业最希望政府能够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比例达30.3%,高于其他行业。
(3)“税费负担重”是困扰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降低税费”是其强烈期盼
调查发现,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制造业的企业主表示税费负担加重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7.7%和23.6%,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见表5)。
表5 不同行业中小微企业对税费负担变化的评价 单位:%
与此同时,“降低税费”也成为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热切期盼。两个行业企业主有此需求的比例分别占22.8%和21.1%,高于其他行业。
4. 不同区域企业面临的困境及需求
(1)鲁东、鲁中地区中小微企业人力成本上涨压力更大,“用工贵、用工难”问题较为突出
调查发现,鲁东、鲁中地区中小微企业“用工贵、用工难”问题较为突出。
数据表明,鲁东地区中小微企业主表示2016年人力成本上升的比例最高,为43.5%;其次是鲁中地区,为35.6%;鲁南、鲁西、鲁北地区人力成本上涨压力相对较小。
与此同时,鲁东和鲁中地区中小微企业表示“用工成本高,压力较大”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67.1%和66.5%;同时,表示“用工难”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28.1%和26.6%,均高于其他地区。
相比其他地区,鲁东、鲁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力工资水平较高,社会保障体系更为完善,企业人工成本自然随之升高。
(3)鲁北地区中小微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迫切需要融资
调查发现,鲁北地区中小微企业主表示“资金短缺,需要融资”的比例最高,为43.8%,高于其他地区。
(4)鲁西地区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最高,同时技术创新意识和水平较低,期望政府优化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调查发现,鲁西地区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最高,达到12. 1%;鲁南地区为10.7%;鲁中、鲁北地区均为10.5%;鲁东地区为9.9%。
鲁西地区经济基础薄弱,高昂的融资成本对于资金短缺的小微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访谈中,许多小微企业主纷纷呼吁,希望政府建立健全机制,为银行和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使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的小微企业能够得到没有附加条件的、平价的贷款。
此外,相比其他地区,鲁西地区中小微企业拥有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机构的比例较低,仅为35.3%,同时拥有自己专利的比例仅为19.0%,均低于其他地区10多个百分点。
(四)中小微企业员工精神面貌与创业意愿
1. 中小微企业员工精神面貌
中小微企业员工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积极乐观,多数对所在企业感到满意,对未来充满希望——九成以上企业员工对岗位分配感到满意,八成以上对工资待遇感到满意,超过3/4表示员工成绩突出时企业给予奖励,近九成表示企业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六成以上员工表示收入随企业效益相应提高,近八成表示企业缴纳社会保险,八成以上认为自己在本企业有发展前途。
(1)97%的企业员工对自己的岗位分配感到满意
调查发现,中小微企业对员工的岗位分配比较合理。97%的企业员工对自己目前的岗位感到满意,其中33.3%感到“非常合适”,63.7%感到“比较合适”。
(2)85.3%的企业员工对收入感到满意
调查发现,中小微企业对员工的收入分配也比较合理。22.7%的员工对目前的工资待遇感到“非常满意”,62.6%感到“比较满意”,两者合计,85.3%的员工对收入感到满意。
(3)75.9%的员工表示成绩突出时,企业给予奖励
调查发现,75.9%的员工表示,如果员工工作努力,成绩突出,企业会给予奖励,包括奖金、升职、荣誉等。
(4)87.7%的员工表示企业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调查发现,中小微企业比较重视员工职业技能培训。87.7%的员工表示企业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5)79.2%的员工表示企业缴纳社会保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俗称“五险”。调查发现,79.2%的中小微企业为员工缴纳“五险”。
(6)83.1%的员工认为在本企业有发展前途
调查发现,八成以上(83.1%)的员工认为自己在本企业有发展前途,其中49%的员工认为自己在本企业的发展前景“很好”,34.2%认为前景“较好”;只有6.5%认为没有前途,10.3%认为很难说。
2. 中小微企业员工创业意愿及需求
中小微企业员工创业意愿强烈,近三成(29.5%)的员工有自主创业的打算;男性、年轻人、从事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等行业的企业员工创业意愿更强;提供项目指导、技术培训和资金扶持是想创业的员工对政府的热切期待。
(1)近三成企业员工有自主创业的打算
调查发现,在当前“双创”春风的鼓励之下,企业员工自主创业意愿强烈。24.7%的员工表示自己有创业的想法,希望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更有4.8%的员工已经付诸行动,为创业做实质性的准备,两者合计,接近三成(29.5%)的企业员工有自主创业的打算。
(2)男性、年轻人、从事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等行业的企业员工创业意愿更强
交叉分析发现,男性比女性创业意愿更强。33.1%的男性有创业的打算,而女性有创业打算的仅为22.4%。
交叉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创业意愿有较大差异。年轻人的创业意愿更强。18~29岁、30~39岁年龄段的员工有创业打算的比例分别为33.3%和32.5%,而该比例在40~49岁和50岁以上年龄段的员工中分别为24.9%和16%。
从不同行业看,从事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等行业的企业员工创业意愿更强,有创业打算的比例分别为39.4%、38.5%和38.1%。
就企业规模而言,所在企业规模越小,员工自主创业的意愿越强。交叉分析表明,在大型企业工作的员工,有自主创业打算的比例为17.8%;而在中、小、微企业工作的员工,有创业打算的比例均在30%左右。
(3)项目指导、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是想创业的企业员工对政府的热切期盼
调查同时发现,在有创业意愿的员工中,缺乏项目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障碍,占62.1%;其次是缺乏经验,占47%,最后是缺乏资金,占24.8%。
与此相对应,企业员工迫切希望政府提供的帮助也主要集中于:项目指导、技能培训和资金扶持。数据表明,69.2%表示希望政府提供项目指导,50.5%希望政府提供技能培训,38.5%希望政府提供资金扶持,另外,还有34.4%的员工表示希望政府能对初创期的企业给予税费减免的扶持。
(五)中小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状况
中小微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意识不强,利用率不高,电商发展任重道远——仅不足四成的中小微企业已经开展电子商务,缺乏专业人才、认识不足、缺乏资金是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障碍。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具有方便快捷、迅速、成本低等优势,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已成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尤其是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电子商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其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赢得与大企业同样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了重要契机。
1. 仅37.1%的中小微企业目前已经开展电子商务
调查发现,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意识不强,利用率不高。数据表明,仅37.1%的中小微企业目前已经开展电子商务;12%的企业表示有开展电子商务的打算,但尚未启动;一半以上(50.9%)的企业目前没有开展电子商务的意愿。
就电子商务的模式而言,企业更倾向于多种运营模式并用。调查表明,59.1%的企业通过自建网站开展业务,53.3%通过入驻第三方平台,如淘宝、京东等,开展业务,另有9.1%的企业选择其他渠道。
交叉分析发现,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比例最高,超过一半(54.5%);其次是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分别占40.2%和39.4%;批发和零售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比例为36.0%;其他行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比例则较低。
2. 缺乏专业人才、认识不足、缺乏资金是中小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面临的主要障碍
调查发现,近九成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面临多重障碍。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缺乏专业人才,占33.3%;其次是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发展架构,占29.4%,最后是缺乏资金,占18.9%。
二、对策建议
1. 让政策精准落实到位
一是借助各种媒体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解读、宣传活动,送政策下乡、送政策上门,提高政策知晓率。二是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督查和评估。定期开展人大视察,经常组织政府督查和审计,还要引入第三方专业调查评估机构,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价,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三是降低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成本。各级各部门就进一步明确优惠政策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减少申请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坚决杜绝“三乱现象”。
2. 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是激活各类创业主体和资源。支持具有敏锐市场意识、经营本领的人率先创业,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单位和文化艺术专业人员大胆创业,支持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自主创业,支持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回乡“草根”创业,支持孵化成功的企业“脱壳”再创业。二是创新和丰富财政扶持手段和方式。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建议设立小微金融专项奖励基金,奖励工作突出的基层小微金融机构和人员。政策性财政存款更多地存放到风险控制能力强、效果好的小微金融机构。三是建设更多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借助现有工业园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综合利用城乡闲置楼宇、厂房、商场、仓库等闲置资源设施,改造建设一批众创空间。立足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镇,围绕拓宽和拉长产业链,建设一批具有产业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创业基地。
3. 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应用
深化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作,制定中小企业互联网+制造、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平台试点计划,典型示范带动一批,培育扶持一批,特色成长一批。加强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知识培训,利用好全省中小微企业巡回大讲堂、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等活动平台,大力推广、普及中小企业上网上线,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比率。
4. 加强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建设
各地中小企业数量急剧增加,企业急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服务。目前全省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着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少、职能和服务手段弱等问题,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中小微企业发展和管理服务的需要。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省、市、县三级设立独立的中小微企业管理机构,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强化部门职能和服务手段。
调研组成员 王兆春 杨亚强 刘会友 张 晓 岳盈盈 郑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