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从古至今,与亲人、爱人、友人分离都是人生中比较伤感的时刻。虽然说古今的离情别绪大致一样,但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离不开一个重要的道具,是什么呢?我们来读读几首古典诗词中的句子就知道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无令长相忆,折断杨柳枝。”宋代词人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在古典诗词中,你可以看到许多“折柳送别”的意象。今天的人恐怕很难理解,送别的时候实在要送礼物,那也得送点上档次的,为什么古人都喜欢折根柳条呢?这还得从“柳”这个字说起。
“柳”是个形声字,左边的木字旁表示意思,右边的部分在篆文中写作“丣”(),表示发音。注意,“丣”这个字不读mǎo,而读yǒu。“柳”与“丣”读音接近。其实跟树名有关的字大多是形声字,像松、柏、枫、杨、桂、梅等等。“柳”和“留”谐音,所以人们折下柳枝送给远行之人,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挽留之情。再说,你看柳枝的样子,纤柔袅娜,一条条垂下来,仿佛是要牵住游子的衣襟。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写柳树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回想当年我远行之时,杨柳随风舞动。如今我踏上归途,却已是大雪漫天飘洒。“依依”这两个字用得真好,既形象地描绘出了柳条婀娜多姿的形态,也传递出了那种留恋缠绵的情感。
有人说,古代人交通不方便,没有什么高铁飞机之类的先进工具,他们远行往往会选择走水路,所以送行的地点常常在河岸边的亭子里。北宋词人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里写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兰舟催发”可不就在水边吗?水边多种柳树,随手折根柳条送给离别之人很方便,因此说“杨柳岸,晓风残月”。不过也有人不赞成这种说法,比如清代的褚人获在《坚瓠广集》中提出反驳,他说:“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意思是,就算是在水边亭子里给人送行,那周围除了柳树之外,肯定还有别的树,干吗非得柳枝不可呢?他提出的理由很有见地:之所以选择柳条是因为柳树跟其他树木相比,生命力特别强,随处一插就可以存活;以柳枝赠人,是希望他能像这柳枝一样在异地他乡随遇而安,很快融入新的生活。
古人一别,常常是数月、数年甚至一生,跟他们相比,现代人要幸运很多:只要想见面,去天涯海角也不过在飞机上度过短短的一段时光。折柳送别的方式渐渐陌生了,但我们应该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包含着中国人最温柔深厚的情感。在与心爱的人分别之际,我们既怀揣着千般不舍万般留恋,又不忘勉励远行的人“离家无家处处家”,只要足够坚强乐观,天涯亦可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