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对于中国古时候的文人而言,生活中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头顶的那轮明月,二是杯中的那口美酒。幸好有这两样东西,不然我们的古代文明中不知会少多少诗词美文。在酒精的催发下,仰望明月更是了不得的浪漫之举,李白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潇洒,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头顶的这轮明月。
“月”和“日”一样是象形字。甲骨文“月”()是两头尖中间略圆的一弯皓月。古人观察自然十分仔细,他们注意到月亮圆的时候少,缺的时候多,所以不画满月,而画弯月。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这是人类的双脚首次踏上月球。不过在此之前几千年,中国人早就用想象力把嫦娥、吴刚、玉兔和桂树统统送到月亮上去了。你看,有男有女,有动物有植物,想得很是周到。这些传说里的人和物在甲骨文的“月”字中,用中间的一笔就全部涵括了。
有一首流行歌曲不是唱“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吗?用古人的话说,那叫“月有阴晴圆缺”。他们观察到月亮有四种不同的相,分别是:朔、弦、望、晦;然后根据月亮的变化制定历法,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农历,又叫阴历、旧历、夏历。农历每月初一是“朔”,这一天看不到月亮;然后月亮慢慢出来,到了初七初八月儿半圆,形状跟带弦的弓似的,称为“上弦”;月亮越来越圆,到了十五那天圆得像个银盘,称为“望”;之后月亮慢慢变小,到了廿二廿三又变成半圆形,就是“下弦”;而到了月底,只剩下一点点残月,几乎看不见了,所以叫“晦”。“晦”是昏暗不明的意思。
朔日,也就是每月初一这天,天上是没有月亮的,为什么呢?这一天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我们当然就看不见它了。《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朔”:“朔,月一日始苏也。”“苏”是苏醒的意思,从月亮的运行来看,这一天虽然看不到明月,但从第二天开始,新月就要慢慢出现了,所以朔日象征着月亮的苏醒;“苏”也有开始的意思,朔日是初一,是一个月的开端,自然要有些庄重的新气象,所以古时候朔日非常重要,许多祭祀典礼都在这一天举行。我们来看看“朔”字的结构,右边是“月”,说明这个字与月亮有关,左边是什么字呢?这个字念nì,跟今天的“逆”是同一个字。“朔”与“逆”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作家流沙河给出的解释很有趣,他说从朔日往后月亮渐渐复明,明亮的区域逐渐扩大直到十五那天成为满月。月亮的复明是从底部,也就是脚的位置开始的。婴儿出生的时候如果是顺产,肯定是头先出来,可新月诞生却是脚先露出来,所以是“逆”。而“朔”就是月亮逆生的起点。
传统历法农历既考虑到了太阳绕地球的周期,同时又根据月亮运行的周期来设定月份。告诉你今天是几号,你就能想象出月亮的形状,同样抬头看看月亮,也能大致推算出日子。然而我们现在常用的公历,也叫太阳历,仅仅依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制定。公历中虽然也有“月”的概念,但跟头顶的那轮明月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