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实验五 Word表格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掌握Word表格的建立方法。

•掌握Word表格的编辑及格式化。

二、实验设备和软件

•硬件:计算机。

•软件:Windows 7、Word 2010。

三、实验预备知识

创建一个表格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创建空表格、合并或拆分单元格改变表格的结构、输入表格内容、设置表格格式、设置表格内文字或段落的格式等。

1.创建初始表格

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组中单击“表格”按钮,会出现如图5-1所示下拉菜单,可以选择下面几种方法之一来创建表格:

图5-1 “插入表格”下拉菜单

方法1:在“插入表格”对话框中直接选择要插入的表格的行、列数,出现一个带阴影的表格并单击鼠标,产生一个空白表格。

方法2:选择“插入表格…”命令,在弹出的“插入表格”对话框中设置好行数和列数,单击“确定”按钮,产生一个空白表格。

方法3:选择“绘制表格…”命令,鼠标变为画笔状态,这时可以绘制表格。

方法4:选择“Excel电子表格”命令,会自动打开Excel对象,单击表格外的Word文档区则会退出表格编辑,在Word编辑点产生一个空白边框为虚线的Excel表格。

方法5:选择“快速表格”级联菜单中所列出的Word内置表格,则利用内置的表格模板产生一个带格式和内容的表格。

2.表格结构的调整

对于创建好的初始表,还需要对其加以编辑,使之成为满足最终结构的目的表格。调整表格的结构主要包括行、列的增加和删除,单元格的合并和拆分等。而在对表格进行各种操作前,先要选中要操作的表格对象,因此表格的选中是基本操作。可以用鼠标来选中单个单元格、多个连续的单元格区域、行、列乃至整个表格。在单元格选区单击即可选中该单元格,按住鼠标并拖动则可选中连续的单元格区域;在文档选区单击,即可选中对应的某行表格,按住鼠标并拖动则可选中连续多行甚至整个表格;将鼠标移到表格的上方(尽可能地挨近表格),当光标从“I”变为向下箭头的时候单击,即可选中箭头指向的那一列,此时拖动鼠标可选中连续多列。

表格的结构调整:在选中表格对象之后,在“布局”功能区选择相关命令进行设置,“布局”选项卡如图5-2所示。

图5-2 布局选项卡

•行、列的删除:首先选中某一行或某一列,再在“行和列”选项单击“删除”钮。

•行、列的增加:首先选中某一行或某一列,再在“行和列”选项单击“在上方入”/“在下方插入”或“在左侧插入”/“在右侧插入”按钮。

•对表格块进行合并和拆分:首先选中要合并或拆分的表格块,再在“合并”选选择“合并单元格”或“拆分单元格”按钮。

3.设置表格格式

设置表格格式主要包括设置修改表格列宽、行高,单元格宽度、边框底纹、表格对齐方式等,设计表格主要在“设计”选项卡完成,“设计”选项卡如图5-3所示。

图5-3 设计选项卡

修改表格列宽、行高、单元格宽度:将鼠标移到要移动的那条边线上,当鼠标变成双向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开始拖动,直到调整为合适的宽度时释放鼠标左键即可。修改表格某行行高时,与调整列宽类似。当要调整某单元格的列宽时,必须先选中该单元格,然后按以上方法进行拖动即可。

修改表格边框底纹:选中要修改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在“设计”选项卡的“表格样式”组单击“底纹”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合适的颜色。修改表格边框与设置底纹类似。也可以单击“边框”按钮右边的下三角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中进行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设置表格对齐方式:先选中整个表格,然后在“开始”选项卡的“段落”组中单击“居中”按钮或者在“布局”选项卡的“表”组单击“属性”按钮,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4.表格内文字或段落格式设置

表格内文字的格式设置主要包括一般的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还有文字方向、单元格边距等。

改变文字方向:选中要设置格式的字符或段落,在“布局”选项卡的“对齐方式”组中单击“文字方向”按钮,可以在“水平文字”和“垂直文字”两种文字方向间转换。

设置单元格间距:选中单元格区域,在“布局”选项卡的“对齐方式”组中单击“单元格边距”按钮,在弹出的“表格选项”对话框中进行边距的设置。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制作一个个人简历表

表格如图5-4所示。

分析:该表格可以由一个5行7列的表格和一个6行3列的基础表合成,然后再调整表格的结构和格式,再输入文本内容,设置表格内文本格式。

操作步骤:

(1)创建空表格。

①插入5行7列的表格:将光标移到需要插入表格的位置,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项单击“表格”按钮,在下拉菜单中的“插入表格”项圈出一个5行7列的表格。

②插入6行3列的表格:将光标移到表格后面的空白段落,单击“表格”按钮,在列表中选择“插入表格”命令,在弹出的“插入表格”对话框中设置表格尺寸的“列数”为3、“行数”为6,单击“确定”按钮。

这时,插入的两个表格自动合并为一个表格了。

(2)合并单元格。

选中第6行的单元格,在“布局”选项卡的“合并”组中单击“合并单元格”按钮。选中其他需要合并的单元格进行类似操作。

(3)输入表格内容。

如果表格是在页面的最前面,将光标移到第一行的第一个单元,按【Enter】键,表格前就会出现一个空段落,输入“个人简历”,并在表格中输入其他文字信息。

(4)设置文字格式。

①选中“个人简历”,并将其设置为楷体、小二号字,加粗,并居中显示。

②选中整个表格,将表格内的所有文字设置为宋体五号字。

③在“布局”选项卡的“对齐方式”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则所有文字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都居中。

④选中“贴相片处”单元格,在“对齐方式”组中单击“文字方向”按钮,则该单元格的文字变为竖排文字。

⑤选中“主要经历”单元格,在“开始”选项卡“字体”组中单击“字体”按钮,弹出的“字体”对话框,在“高级”选修卡的“字符间距”选项中设置“间距”为加宽10磅。

(5)边框和底纹和单元格的设置。

①选中整个表格,在“设计”选项卡的“表格样式”组中单击“边框”下三角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中设置“外部框线”为1.5磅,“内部框线”为0.5磅。

②在“绘图边框”组中单击“绘制表格”按钮,再选择0.75磅的双线,绘制“主要经历”单元格的上、下边线。

③选定“邮政编码”单元格,用鼠标拖动齐右边线,调整单元格宽度。选中其他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进行类似操作。

(6)保存文件。

将文件保存为“word表格制作.docx”。

设置效果如图5-4所示。

图5-4 个人简历表

2.自主设计一个实用表格

基本要求:

•单元格中的内容均上下左右居中显示,单元格内的文字要有横排和竖排的变化。

•内外框线线型、粗细应有所变化。

•要有单元格行向/列向的合并操作、单元格拆分操作。

•单元格的列框要有变化。

•要有斜线表头。

•以自己的姓名为文件名保存。

五、思考题

1.如何将整个表复制到别处?

2.如何将两个子表合并成一个表?

3.当发现表格列线未对齐时,采取的方法往往是用鼠标拖动表格线来使之对齐。但有时使用此法也难于对齐,怎么进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