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星艺时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废墟上的记忆

——我们在玉树的两天一夜

文/北雁

玉树,一个曾经美丽的地方,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和“中华水塔”之美誉。巍巍唐古拉、茫茫昆仑山孕育了玉树康巴儿女勤劳、豪爽、吃苦耐劳和不屈不挠的品格。

玉树,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或许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因为2010年4月14日清晨地壳一次像喝醉了一样的摇晃——玉树7.1级大地震,我们熟知了玉树,在伤痛中永恒地记住了它。于是,在诗人的笔下,有了这样的追问:巍巍的唐古拉,你为何侧首而立;茫茫的昆仑山,你为何只有哭泣……美丽的玉树,你为何伤痕累累?“用我们的爱心,抚平地球的颤抖”成了所有人的祈祷和行动。

盛夏的玉树,蓝天,白云,碧草,一切是那样的纯净,是那样的美丽。青藏高原上,盛开着黄色的、白色的、紫色的小花。清澈的巴曲河畔,成群的牛羊在吃草,在湖泊的映照下,是那么的和谐。远望,在一个个帐篷外,冒出缕缕炊烟;眼前,一群远方而来的陌生人,站在有帐篷、牧人、牛羊的背景前留影……

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在格萨尔王的故乡,我们看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听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美丽和坚守,是玉树真实的写照,是玉树明天的希望。

在梦中,玉树是那样的洁白无瑕,是那样的玲珑剔透;而今天的玉树,却是那样的让人揪心,每每提起它似乎能感到一种伤痛。所以,我们只有用爱去疗伤,用行动去治痛。

2010年8月17日,在玉树大地震的四个月后,我们携带五万多名员工的爱心,走进了玉树,走在废墟上,把“星艺装饰”的大爱之旗插在了玉树灾区,让它迎风飘扬,让它重铸希望。有了我们的关爱和支持,相信玉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玉树不倒,青海长青。”有了爱,美丽的玉树依然会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用它的坚守迎接风雨、欢送游客;有了爱,美丽的玉树永远会屹立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用它的枝叶呵护康巴儿女,守望四方来客……

现在,就让我们带上爱,走在废墟上,去温暖美丽的玉树。

当飞机平稳地降落在玉树巴塘机场时,心才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走出飞机,迎面扑来的一阵清冷,让人感觉似乎回到了冬日里。抬头看,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一个巨大的火盆放出耀眼的光芒。没错,这是盛夏,可玉树却像是冬天。转而一想,这个春天的玉树,不是刚刚遭受过一次冬日里的摧残吗?

玉树的盛夏,是那么的凉爽,让长久生活在南方大城市蒸笼里的我们有些迷醉。

玉树巴塘机场可以说是一个袖珍机场,但就是这个小机场,在抗震救灾时,成为一条连接灾区的空中生命线。我们看到了很多人站在飞机旁合影留念,于是我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切。走出机场,当我们预定返程票时,一个藏族女售票员告诉我们:三天之内的机票早预定完了!这让我们有些出乎意料,玉树机场竟会这么繁忙?看到那一个个志愿者的身影,我们开始有些欣慰。美丽的玉树,原来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一直被关注和呵护。

来机场接我们的是“绿十方”的一个志愿者,内蒙古人,但他脸上的“高原红”,似乎表明他已变成一个“玉树人”了。坐在驶向玉树州的车上,一路上我们看到雄伟壮丽的峡谷、明亮如镜的高原湖泊、碧如绒毯的辽阔草甸,还有天葬台、成群的牦牛、救灾的帐篷,也看到一座座倒塌的房屋。这一片废墟上,最夺人眼目的是那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给人力量。

下了车,我们来到玉树州职业技术学院。这是一座临时修建的板房学校,乍一看,不像是学校,更像一个建筑工地。一个广场上,几个孩子正在打乒乓球,激烈的对决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稚嫩的脸庞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和快乐。仔细一看,乒乓球台子是用建筑空心砖垒起的,台面则是由两截席板拼凑而成,简陋而随意。走近教室,板房里传来琅琅读书声,才相信这就是一个学校。板房教室的墙壁上贴着“高考文科”的字样,经过询问,才知这就是今年玉树州的高考考场,这让我们震惊。原来,我们所资助的大学生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考上大学的,他们饱受着心灵的创伤去竞争、去拼搏,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赶了一天的路,直至饥肠辘辘,才想起中午我们没有吃饭。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冷总建议我们午饭和晚饭干脆一起解决了,于是我们去了板房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饭馆。饭间,吴主任开始有些高原反应了。所以,她第一个离开了饭桌。

饭后,在板房里喝了一杯水,我们便直奔板房教室,那里有我们资助的15名大学生和他们的家人在等待。当冷总、程总几位领导走进教室时,里面传来热烈的掌声。有几个女孩子看到我拿着相机对着她们拍照时,都露出了羞涩的表情,把头低下。

在座谈会上,冷总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我们就是你们的家长,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们,我们将全力帮助你们。”程总说:“你们要走出去,努力学习知识,将来重建我们美好的家园。”15名大学生都默默地点了点头,但他们的父母却依然呆坐在那里。原来,他们没有听懂,因为语言不通。最后,经一个叫土丁才培的学生翻译,他们才点头致谢。一位学生的父亲站起来说了一长段话,大体意思是:你们的资助,我们非常感谢;你们能来到这里,就给我们一种信心和力量;你们帮助了我们的孩子,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因为相互表达了真心话,所以座谈会后就如一家亲了。在板房教室外,我们一起笑谈、合影,直至夜色降临。

送走了15名大学生和他们的家人,冷总、程总又走向板房学校附近的废墟。我们看到一栋栋坍塌的楼房,一个个低矮的救灾帐篷。其中,一个帐篷里透出微弱的光,冷总走近喊了几声都没有人应答,掀开门帘一看,原来里面没有人。在玉树,可以随处看到这样的帐篷,没有人却依旧安全,大地震让玉树沦为一片废墟,却撤销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防线。

玉树的夜真冷!走了没多久,就冷得浑身颤抖。因为路上太仓促,我们都没有带厚衣服。在只有七八度的天气穿着短袖,显得有些另类。程总因为穿得太少,冻得瑟瑟发抖,所以提前赶回了板房宿舍。我和冷总又在周围转了转,走到板房教室外时,我们听到有些声音,像是蜜蜂发出嗡嗡声。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学生正在读书。我们拿起一个学生的书,看见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藏文。当冷总询问能否看清时,那个学生笑着说了两个字:“还能。”听了他的话,我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默默地离开了。在回来的路上,冷总感慨地说:“这里的孩子太苦了!”

我们沿着一条漆黑的小路去宿舍,我时不时拿起相机对着漆黑的夜空拍照。这时,突然天降大雨,幸好我们离板房宿舍只有几十米,所以未被大雨淋湿。这大雨,和大地震一样来得突然,毫无预兆,瞬间就降临在美丽的玉树。

走进板房宿舍,屋子里没有电,桌子上点着一支蜡烛。程总已经用被子包裹着身体躺在床上了,伸出一只手拿着手机发短信。看到我们走进去,他一个劲地说:“冷啊,冷啊!”我们以为他是开玩笑,冷总便开始打趣,整个宿舍洋溢在一片笑声中。

我收拾了一下床,打开相机拍照查看相片时,才发现有一张照片是在板房教室外拍摄的,上面挂着一个红色横幅,标着这样一句话:广东星艺装饰集团和玉树人民心连心。

我们挤在一个30多平方米的板房里,外面下着大雨,昏黄的烛光,这一幕让我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的西北老家。这里没有水,也不用洗漱,一进门就躺在床上。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玉树的夏夜很冷,连洗澡的欲望都被浇灭了。

夜间,在睡梦中似乎听见过程总说“冷啊”的声音,大概是因为疲惫,所以直到第二天清晨才醒来。睁开眼睛一看,冷总早已起床了,程总用被子蒙着头还躺着。刚下床,冷总正好走了进来,他告诉我们已经在板房学校周围走了一圈。这时,程总从被子里露出头说:“冷啊。”听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我们都笑了起来。一问才知,原来,他一夜未眠。

起床后,我们简单洗漱了一下,就去吃早餐。找了好久,才看到一家牛肉拉面馆。吃完面,程总去结账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碗面7元,五个人每人一碗,老板竟然说:“5×7=48?”结果算了好久,他们最终还是没有算出正确答案来,这让我们有些惊诧。后来又发生了很多关于算术的问题,我们才最终肯定,在灾区很多人并不会算数,他们只知道100比59多,但具体多多少,他们就有些算不清了。看来,重建玉树不仅需要大量钱财、物资,更需要知识。

早晨,玉树又下了小雨。当我们到了捐助活动仪式现场时,已经有很多学生、家长和志愿者坐在那里等待了。捐助仪式启动,15名藏族大学新生为冷总、程总等几位领导献上圣洁的哈达,来自玉树州教育局、民政局、共青团的领导也分别发表了讲话,对星艺装饰集团的爱心表示衷心的感谢。程总讲话时,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和颤抖,后来才知道也是因为冷。的确,原本玉树的天气就比较冷,加之我们穿得太单薄,不冷才怪呢!

活动结束后,我们和15名受资助的藏族大学生一起吃饭。期间,冷总、程总询问了他们家中的情况,其中有一个女孩告诉她还有一个妹妹因家境困难面临辍学,程总便叫她把资料写下来,答应帮她寻找资助单位。看到那个女孩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我们才稍稍放心了。

午饭过后,为了赶时间,我们便包车赶往西宁,和玉树的告别有点匆忙。

一路上,车经过晒经台、通天河、雁口山、巴颜喀拉山,虽然我们离玉树越来越远,但心的距离却在拉近,思念在拉长。

从玉树到西宁有将近13个小时的车程,虽然有些疲惫不堪,但我们还是忍受并坚持着。程总时不时高喊一声,让我们精神抖擞。冷总也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打消了一路上的沉闷。

在玉树的两天一夜里,因为爱,我们忍受劳累;因为爱,我们变得坚强;也是因为爱,我们坚持一路向前。奉献了爱,也收获了感动。

从这一刻起,美丽的玉树,将永远生长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