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有效性:从感知到提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认证认可,方兴未艾

认证起源于市场交易的需求,发展于市场经济环境,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逐渐成为各国政府构建产品监管和市场监督体系的关键要素和基础支柱。

认证的原动力在于购买方(用户)对所购产品质量存在采信第三方的客观需要。在现代认证制度形成之前,供方(第一方)为了推销其产品,通常采用在产品说明书、产品标记或其他文件中对产品质量进行“自我声明”的方式,来博取买方(第二方)对其产品质量的信任。随着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性能、结构日益复杂,仅靠买方自身有限的知识或简单的检测手段,已经难以有效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或实际使用需要。于是,由独立、专业、公正的第三方来证实产品质量状况的现代认证制度就诞生并发展起来。

1.2.1 市场经济的兴起激发出认证认可的社会需求

19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加速推进,第三方认证活动恰逢其时,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除传统的质量认证、环境认证外,国际上有关低碳、社会责任、电子商务等诸多新标准纷纷推出,相关的新型认证制度空白正在不断被填充。

1903年,英国政府为解决本国钢轨的产品质量问题,由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英国标准协会BSI的前身)首次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对钢轨质量进行合格评定活动,并在评定合格的钢轨上刻印第一个质量标志——风筝标志,从而开创了国家认证制度的先河。

受此影响,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质量认证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纷纷建立以本国法规和标准为基础的国家认证制度,特别是针对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特定产品,纷纷以法规方式,要求其在销售和(或)使用前获得所要求的认证并加贴标识。除了英国的BS认证外,法国的NF国家标志、德国的TüV检验和认证标志、德意志电气工程师协会的VDE标志、日本的JIS标志、美国保险商实验室的UL标志以及后来的欧洲CE标志、我国的CCC(强制性认证)标志,都在世界上享有信誉和权威,为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推广和保护名牌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70年代,欧美各国除了在本国范围内推行认证制度外,开始进行国与国之间认证制度的双边、多边互认,进而发展到以区域标准和法规为依据的区域认证制度。如1976年以原欧共体国家为主体,成立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统一的欧洲电工标准,实行电工产品合格认证制度。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在国际认证工作中的协调作用日渐突出,它们不仅指导建立认证技术规范和标准,同时以国际标准为依据,在电子元器件和电工产品领域积极倡导并推进国际认证制度的试点工作,形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参与的国际认证制度。在认证覆盖领域方面,也不仅仅局限在有形的产品,而是迅速向管理体系认证(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服务认证(将服务视为无形的产品)以及人员认证延展[3]

与此同时,随着检测、认证等合格评定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类从事检测、认证活动的合格评定机构纷纷出现,良莠不齐,使得用户无从选择,甚至有些机构还损害了相关方利益,从而引发要求政府规范认证机构、检测机构行为的社会呼声。为了保证认证、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可信性,认可活动应运而生。1947年,澳大利亚率先开创了实验室认可制度,成立了全国测试机构协会(NATA),随后发达国家相继效仿。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南亚国家,相继成立本国的认可机构,建立起国家认可制度,如英国的NAMAS和NACCR(UKAS的前身)、美国的RAB、德国的DAR、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JAS-ANZ等,都是世界著名的认可机构。

为使认可结果具有全球一致性和可接受性,推动检测、检查、认证结果的全球互认,使合格评定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在主要经济体的倡议下,成立了由不同国家的认可机构组成的国际认可组织,如国际认可论坛(IAF)、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等,并签署国际互认协议。

1.2.2 新常态下认证认可发展的新特征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阐述,提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特征: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

对于认证认可而言,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行业自身发展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和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

一是发展速度逐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近年来,虽然认证证书总量连年保持全球第一,但增速逐步放缓。2012—2014年,认证认可证书数量增速由17.2%回落到11.9%,增幅与国际市场同步回落。驱动认证认可业务增长的动力,正在由过去的外方需求、采购方需求,逐步转向组织自身需求和供应链管理需求,来自消费端和政府方的需求驱动尚不充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市场处于原有驱动逐步衰减、新的驱动尚需培育的换档期。

二是认证业务类型与结构面临调整升级。从发展结构看,传统认证类型比重较大,新型自愿性认证呈现加快发展趋势,但比重仍然偏低,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专业化、高端化认证不足,结构调整升级任务艰巨。从业务类型看,新的认证认可项目不断推出,新领域认证技术规范备案数由2010年的67项增至2014年的174项,反映出认证认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市场需求还有待激发,一些新领域如服务认证增长缓慢,存在“叫好不叫座”现象,反映出认证认可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还亟待提升。

三是市场竞争格局日益开放多元,并购重组日趋活跃。从机构主体看,国有机构虽然仍占主体,但外资和民营机构的数量和市场份额增幅领先,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开放度、竞争度不断增强,多元化、差异化趋势明显。从市场格局看,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并购重组日趋活跃,市场集中度逐年提高,2013年全国2.5万家检验检测机构平均营业收入为563万元,其中前10位检验检测机构平均营业额已达7.2亿元,是全行业平均数的128倍,反映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呈现规模化、集中化趋向[4]

1.2.3 认证认可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中的地位与作用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 NQI),包括计量、标准、合格评定。这是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工业发展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主流国际组织在总结质量领域100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认识到泡沫经济的危害与实体经济的重要。在此背景下,2005年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出口战略创新》报告,首次提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NQI)的概念。随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出版的《快速发展》《合格评定传递信任》系列丛书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标准、计量和合格评定是构成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贸易能力建设的坚实基础。2013年世界银行提出了建设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公共干预理论,认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适用于所有产品和服务。

所谓“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可通俗地理解为:由政府监管部门和经认可的私营或公共组织,通过整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相关活动,共同构成的国家级、基础性质量技术公共服务与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本质,是一系列规范、调整和约束人类生产、生活、贸易行为的国家层面质量制度安排,是国家质量公共性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化生产与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各类利益主体所必须依托的基础性质量技术手段和制度框架。完善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不仅可以使得生产经营服务有依据、可测量,促进产品和服务满足规定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而且可以有力地促进市场良性竞争,便利国际贸易。对于降低一国整体生产、流通和贸易成本,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价值和作用。

在构成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核心要素中,无论是计量、标准还是以认证认可为主体的合格评定,均强调以质量为中心,以技术为依托,以促进市场流通和贸易发展为根本宗旨(见表1-1)。

表1-1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基本特性

与其他支柱相比,认证认可则更为强调“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更为注重发挥其特有的符合性评定、公示性证明和持续性改进功能,使得其能够在整个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体系中,扮演着实施推动的主体、上联下达的枢纽、质量保证的策源等关键角色(见图1-2)。

图1-2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一是定位在推动NQI实施和落地的活动主体。如果把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比喻为一条高速公路的话,则标准就相当于是建设图纸和施工要求;认证认可则相当于工程监理,负责对照图纸要求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计量和检验检测则为认证认可提供质量参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检测工具和科学依据。通过认证认可,推动了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有序建设和基础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定位在NQI要素关联的核心枢纽。一方面,无论是认证还是认可,都必须依据相应的标准,都必须借助科学的计量设备和检测实验室;另一方面,认证认可的实施过程,也是不断检验、完善和改进、提升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的推动力。

三是定位在质量保证和信任传递的重要策源。在社会化大分工背景下,国家认可机构的作用相当于银行业的央行或保险业中的再担保公司。通过对合格评定机构进行能力评价和验证,不断提升合格评定机构质量保证能力,进而将这种保证能力传递到有需求的获证组织体系建设和质量保证机制建设之中,通过这种逐级传导和扩散模式,形成了认证认可的“质量策源功能”和“质量乘数效应”。

1.2.4 认证认可与标准、计量、检验检测

在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构成要素中,标准是引领质量提升的依据,计量是控制质量的基础,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为主体的合格评定则是建立质量信任的手段,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科学严谨的质量基础技术链条(见图1-3)。这些技术性基础设施,不仅是实施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水平的基本手段,更是保障国民经济运行的技术支撑,是促进国际合作和经贸往来的“世界语言”和“技术语言”。

图1-3 NQI三大支柱的相互关系

1)认证认可与标准

所谓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是质量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认证认可是标准化的重要手段。认证认可通过连接标准和市场,充分发挥标准的价值和作用;标准通过认证认可,得以在组织中贯彻应用,进而提升市场效率,达到“标准化”的效果。两者之间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4 认证认可连接标准与市场

资料来源: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研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首先,标准是认证认可的主要依据和技术支撑。标准是认证认可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根本依据和技术保证,没有有效的标准,就难以有有效的认证、认可。

其次,认证认可是推动标准实施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不同领域、不同形式、不同强制力的标准需要不同的实施方式和手段,而认证认可活动,则是国际公认的推动标准贯彻实施的“高性价比”方式。可以说,没有认证认可,很多标准将难以发挥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市场、服务于消费者的功效。

第三,认证认可实践对标准具有反馈完善作用。在标准研制、实施和更新等各个环节,认证认可机构和人员,通过各种形式,提供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效促进标准的更新、完善和不断升级发展。例如,标准的适用性在认证认可实践中得以检验,认证认可活动提供的反馈信息则有助于标准的更新完善。

2)认证认可与计量

所谓计量,是指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测量的科学与应用。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计量就像空气一样,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但往往又不被人们注意。

计量是支撑认证认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认证还是认可,都有赖于准确的计量来进行符合性评价。与此同时,计量不仅是实验室认可的重点内容,也是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点内容。此外,利用认证认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确认和验证合格评定机构的检测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其计量管理水平,从而确保计量工作的准确、可靠和可溯源(见图1-5)。

图1-5 计量与认证认可的关系

首先,计量准确性是开展认证认可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检测装备和计量水平的高低好坏,是影响合格评定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因素。良好的计量体系可以有效地确保所进行的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够与国内或国际实施的其他测量相匹配。

其次,计量管理是实验室认可的重点内容。根据实验室认可所依据的标准,在认可过程中需要关注众多要素,而其中计量管理工作是认可的重点,主要包括设备与标准物质、量值溯源与校准等。

再次,实验室认可推动检测机构计量管理科学化。实验室认可是提高校准实验室技术能力,并实现国际溯源的有效手段。通过开展实验室认可,有助于检测实验室建立起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体系有效运行,大大促进计量工作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有效提高计量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最后,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提升企业计量管理能力。通过推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可以督促和指导企业自觉按照国际先进的计量测试管理模式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真正发挥计量在质量管理、能源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专栏1-3 计量的主要作用

计量的作用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等多个领域,比较突出的有以下方面:

第一,计量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统一国家的工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诏统一度量衡。西方国家如法国、西班牙等,也往往利用计量的统一加强对殖民地的统治。

第二,计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过去用的尺、斗、秤,现在用的电表、水表、煤气表、热能表以及用于贸易结算的衡器都是计量器具。

第三,计量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都和计量测试技术的突破息息相关。门捷列夫曾经说过:“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聂荣臻元帅也曾说过:“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

第四,计量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公平贸易的基础。在经济交往中,超过80%的贸易必须经过计量才能实现。计量被称作工业生产的“眼睛”“神经”,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把计量检测、原材料和工艺装备列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没有计量就没有现代制造。

第五,计量支撑国防建设,事关国家核心利益。在航空母舰、核潜艇、隐形飞机、洲际导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核武器等武器装备与设施中,需要大量计量技术的支撑。

资料来源:《建设质量强国,迈向质量时代》,支树平局长在中央党校春季班上的报告,2015年4月3日。

3)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

所谓检验检测,是对产品安全、功能等特性或者参数进行分析、测试、检验、检测,必要时进行符合性判断的活动,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认可是依据相关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对从事检验检测等活动的机构实施评审,证实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进一步证明其具有从事检验检测等活动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并颁发能力符合评价证书。检验检测是按照程序确定产品等检验检测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特性指标。其中,认可活动的实施主体是认可机构,实施对象是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结果是认可证书。认可是证实检验检测能力的重要手段;检验检测又是检验认可成效的一面镜子,对认可具有反馈和不断完善的作用。因此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密切关系(见图1-6)。

图1-6 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的关系

首先,认证认可是证实检验检测公正性与能力的国际通行手段。认可机构一般为政府授权的独立第三方,且依据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开展认可活动,因此,认可过程和结果都是权威的、独立的、公正的、专业的、规范的,这也导致认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通行手段。通过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可以证明其具备一定范围内的能力和公正性。

其次,认证认可是促进检验检测机构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系统、规范的技术评价和持续监督,有助于机构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从而不断推动机构管理水平和检验检测技术能力的改进与提高,降低其市场风险,增强其适应市场要求的能力。

再次,认证认可是避免重复检验检测的有效措施。认证认可是一种一致性评价活动,作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通过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或国外认可机构签署多边或双边互认协议,促进检验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从而避免了重复检测,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有效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最后,检验检测实践对认证认可具有反馈和不断完善作用。认证认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可以在检验检测过程中得以验证,如在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评审的过程中,机构人员和评审员通过各种形式,提供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评审发现,认证认可机构以这些反馈的信息为依据,可以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认证认可工作。

1.2.5 “质检五行”的相生相克

《中国计量》杂志副总编杨学功,借鉴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对认证认可、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和质量等质检工作的五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另类的解读(见图1-7),虽有值得进一步商榷之处,但却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5]

图1-7 “质检五行”的相生相克

资料来源:杨学功谈“质检五行”.http://jlbjb.com/news/12/2015/201503106740.html.

根据杨学功的理解,质检工作的5个方面,即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质量,其内在特性与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有相似之处。对应关系是:

(1)计量如土,有厚重之性、承载之功。

(2)标准如水,因势而行、因器成行、化育四方。

(3)认证认可如木,因水土而活,其成长又能固水土。

(4)检验检测如火,能量大、作用大,使用不好,副作用也大。

(5)质量如金,金既是价值的体现,又是价值的象征,如金奖、金牌。

五行中任一元素与其他四个元素都有重要关系,体现在两类四个方面:相生关系包括谁生谁、被谁生;相克关系包括谁克谁,被谁克。相生关系主要体现为促进发展,相克关系主要体现为抑制发展。以计量为例,质检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表现为:

(1)土生金,计量的发展促进质量发展。质量从字面上理解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即“是什么”和“有多少”。量与计量的关系很好理解。质即“是什么”,相当于计量中的化学计量,通过提供标准物质(或说参考物质),来表征“质”。没有计量的发展,质量就无法定量表征和实现。

(2)火生土,检验检测的发展促进计量发展。从历史上看,人们认识自然界,有了长短大小概念后,需要通过检测(或说测量)去定量认知,就有了布手知尺,迈步为跬,尺和跬成为最初的计量单位。进而与数结合,成为量值,产生了计量。检验检测的需求是计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3)土克水,计量发展慢会抑制标准发展。没有计量的准确性,标准中的参数、指标等将失去依据,标准质量无从保障;没有计量的一致性,标准化所能“化”的范围将极为有限。

(4)木克土,认证认可发展慢会抑制计量发展。没有更广泛的认证认可工作(包括其中的能力验证),计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都将会被怀疑,国际的计量交流将受到影响。

质检五行的五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需要从整体性、系统性考虑,发挥协同创新的能动作用。尽管这五个方面中有的要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具有某些竞争属性,有的要由政府来配置资源,具有更多的公共物品属性,但是要保证质检五行发挥最佳效力,需要政府部门,根据其内在的相互关系,加以整体谋划,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