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27 18:37:06
封面
版权页
第一卷 结构论社会学理论
导论
导言
上编 非马克思主义结构论社会学理论
第一章 孔德与实证主义结构论社会学理论
一、静态社会学
二、动态社会学(1):知识进化三阶段规律
三、动态社会学(2):社会类型的演进趋势
结语
第二章 涂尔干与实证主义结构论社会学理论
一、社会生活的道德本质
二、社会实在论
三、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四、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与古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之间的异同
第三章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
一、分析的实在论
二、行动结构的分析框架
三、行动系统的分析模型:早期模型
四、行动系统的分析模型:后期模型
五、社会进化的分析模型
六、帕森斯社会学理论与涂尔干社会学理论之间的异同
第四章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社会人类学理论
一、对社会学、人类学中相关理论立场的批评
二、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三、对亲属关系系统的结构主义分析
四、对神话系统的结构主义分析
下编 马克思主义结构论社会学理论
第五章 马克思与历史唯物主义
一、早年的思想历程:从青年黑格尔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历史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的社会研究方法论: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方式
四、资本主义及其内在矛盾
五、“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及其实现途径
附录1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拓展
附录2 布哈林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第六章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
一、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的“断裂”
二、成年马克思所完成的理论革命
三、结构因果观或多元决定论
第七章 柯亨之功能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分析和澄清
二、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首要性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功能解释
本卷小结
第二卷 建构论社会学理论
上编 非马克思主义建构论社会学理论
第一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一、对社会现实的“建构论”理解
二、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
三、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四、西方近代社会历史进程的理想类型:社会的理性化
第二章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
一、舒茨早期对现象学社会学的阐释
二、舒茨晚年对现象学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芬克尔的“本土方法学”对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继承和推进
第三章 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理论
一、米德:符号互动研究的先驱
二、布鲁默:符号互动主义的观点与方法
三、戈夫曼:互动秩序与自我表演
第四章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理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思想
二、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根源
三、社会群体的心理基础
第五章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一、演绎的实证主义
二、把人带回社会学
三、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
四、用心理学命题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下编 马克思主义建构论社会学理论
第六章 卢卡奇论历史与阶级意识
一、社会历史的特性与阶级意识的作用
二、物化现象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与物化现象的消除
第七章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理论
一、葛兰西论“实践哲学”
二、文化领导权与市民社会理论
三、有机知识分子和阵地战
第八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一、对“传统理论”的批评
二、“批判理论”的特征
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
第九章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一、赖希与“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