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23 16:24:41
封面
版权信息
序言: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
全球史的研究方法
文明论:一个泛学科的政治无意识
西学编译的政治
启蒙理性的世界景观
地理大发现、文明论、国家疆域
一
二
三
国际法的思想谱系:从文野之分到全球统治
一、欧洲国际法:文野之分的理由
二、从地理大发现到全球规治
三、万民法的新发明:“野蛮人”之自然权利
四、何谓“无主荒地”?
五、主权例外论:半文明国家与“治外法权”
六、文明等级的经典化:19世纪以来的国际法
七、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挑战经典的文明标准
八、结语:人权话语在冷战中的变异
文明、理性与种族改良:一个大同世界的构想
一、文明话语实践与人种学的诞生
二、政治地理学与体质人类学
三、晚清外交危机与人种分类的知识与实践
四、康有为的种族改良与大同世界
世博会:文明/野蛮的视觉呈现
1854年在悉登汉姆(Sydenham)举办的水晶宫世博会与英国人种学
1886年的殖民印度博览会
世博会、有色人种展览和人类学关系的演变
日本与世博会模式的东渐
中国与早期世博会
结语:中国与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
福泽谕吉“文明论”的等级结构及其源流
一、引言
二、19世纪欧洲中心文化传播主义与福泽谕吉的文明论
三、《文明论概略》在战后日本的解读史
四、《文明论概略》在中国的传播
五、结语:全球史视角与对文明等级论和文化传播主义的批判
从近代编译看西学东渐——一项以地理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
引言
一、西方文明等级论的意涵、模式与风行
二、晚清西文移译与西方文明等级论的东传
三、清末地理教科书的编译与文明等级论在中国的传播
四、民国年间地理教科书的编写与文明等级论的变异
结语
“西洋镜”里的中国女性
一、欧美文明论中的性别标准:妇女地位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
二、文明的性别标准在晚清中国
三、文明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培养文明之母
四、文明论指引下的“女权”译介:遮蔽与转换
五、打破“西洋镜”:何殷震的女界革命
语言等级与清末民初的“汉字革命”
一、“中国史”与“世界史”
二、莱布尼兹:汉语作为“世界语”的可能
三、黑格尔:汉语——思维的障碍
四、清末的仓颉们
五、“国民团体之要义”
六、“世界主义”的幻象
七、姗姗来迟的“民族主义”
反观“半文明”:中国植物知识的转轨与分流
一、目光的范式:物种与自然秩序
二、植物猎手:采集与攫取
三、听蜀黍:体认生命的链环
重审“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历史的纠结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坐标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复兴
亚细亚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的融合
结论
中国人类学话语与“他者”的历史演变
一、种族话语与中国作为西方他者
二、本土他者的诞生:从压抑到凸显
三、差异性生产与消费
结语:文化以人为本
鸣谢
推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