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我以诗酒问长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碎叶初啼志高远

碎叶城外,风沙漫卷,黄尘蔽日。城头古钟一声长鸣,惊起群鸦盘旋。此时正值春寒料峭,然碎叶河畔已有柳枝抽芽,映着斜阳余晖,泛出一抹嫩绿。

我自幼便居于此地,碎叶虽远在西域边陲,却因地处丝路要冲,胡汉商旅往来不绝,异域风情与中原文化交汇于此,使此地既见驼铃声声、胡姬笑语,亦闻书声琅琅、琴音袅袅。父亲乃一方小吏,虽非显赫世家,却颇有文才,尤喜道家典籍。他见我年幼聪慧,心性跳脱,便为我延请名师,以期教我修身养志。

那年我不过六岁,晨起便随师习字。书房设于家中后院,四壁皆书,墨香盈室。先生姓赵,乃前朝遗老,须发皆白而精神矍铄,手持竹简,诵读《道德经》之声铿锵有力。彼时我尚不解“无为而治”之意,只觉先生口中吐出的字句如金石落地,令人心生敬畏。

午后练剑,是我最欢喜之时。师傅名唤李玄真,原是游侠出身,后隐居碎叶,受父所托教导我武艺。他身法飘逸,剑光似雪,一招一式间尽显逍遥之态。我常学得半日,便已满头大汗,然心中欢喜无比。每当我挥剑斩断空中落叶,便觉自己仿佛化作书中所述仙人,御风而行,遨游天地。

一日,城中传言有道人来访,身披麻衣,背负青囊,自称能窥天机,断人生死。众人围聚街头巷尾,争相求问命运。我听闻此事,心中好奇难耐,遂偷溜出门,欲一探究竟。

只见那人立于市集中央,目光如炬,眉宇间透着几分超然之气。他环顾四周,忽将视线落于我身上,微微一笑,竟缓步走来。人群哗然,纷纷让开一条路。

“此子非凡。”他低声言道,声音不高,却直入我耳中。

我怔住,心头莫名一震。

他伸出手掌,示意我看其纹路。“你将来必成大器,然需历经风霜,方可登顶。”

我尚年幼,不知其意,却隐隐觉得这句话似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悄然萌芽。

自那日起,我夜夜独坐庭前,仰望星空,思索何谓“大器”,又如何方能“登顶”。碎叶虽好,然终是边城一隅,我心中渐生向往——他日若能仗剑出蜀,游历天下,岂不快哉?

父亲察觉我心绪变化,未加责备,反倒笑道:“男儿当志四方,若你果有此志,我自当助你。”

翌年春,我十岁,正式拜入赵先生门下,专攻诗文。先生授我《楚辞》《左传》,又兼讲兵法韬略,使我文武并修。每当夜深人静,我便执笔临窗,默写《离骚》,字字句句,皆似与我心神共鸣。

某夜,我梦中忽见一鹤自天而降,羽翼洁白,盘旋不去。它低鸣三声,振翅南去,我心生悸动,醒来时汗湿衣襟。

次日晨起,我将梦境告知母亲。她轻抚我额,柔声道:“或许是天命所致,你将来定有一番作为。”

我不解其意,却自此更加勤勉。每每练剑归屋,便伏案疾书,或赋诗一首,或临帖数张,从不懈怠。

至十二岁,我已能吟咏七律,挥毫泼墨,气势磅礴,令人称奇。赵先生曾叹曰:“此子才华横溢,若遇明主,必可辅佐社稷。”

然我心中所思,并非仅为功名利禄。我渴望的是自由,是超越凡俗的境界,是将胸中丘壑化作诗篇,流传千古。

碎叶虽小,却孕育了我最初的志向。那座城池,如同一颗种子,埋藏在我心底,等待春风拂面,破土而出。

这一夜,我又独自登上城楼,俯瞰万家灯火。远方山影连绵,似龙蛇蜿蜒,星辰闪烁,宛如银河倾泻。我握紧腰间佩剑,心中默念:他日若踏遍山河万里,必不负此身!

忽闻身后脚步轻响,我回首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