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数字黄昏
2150年,新上海科技园区87层,凌晨3:47。
周雨晴的指尖在全息键盘上悬停了第三十七分钟。窗外,三艘广告飞艇正用激光在夜空中投射着“神经元4.0——让您的脑机接口如呼吸般自然”的广告语,猩红的光透过玻璃在她苍白的脸上切割出细碎的阴影。
“又卡在这个该死的参数上了...”她突然抓起咖啡杯猛灌一口,冰凉的液体让她打了个寒颤——这杯咖啡放在这里至少六小时了。后颈的神经接口传来阵阵刺痛,像有蚂蚁在啃噬电路板。
办公桌上摆着个相框,照片里的女孩站在旧上海外滩遗址前比着剪刀手。雨晴伸手擦去相框上的灰尘,指甲在“2098年6月”的日期上停留了片刻。这个动作她重复了五年,却始终想不起是谁拍的照片。
“系统自检完成。”AI助理突然出声时,雨晴差点打翻咖啡,“东区网格神经同步率波动值0.3%,超出标准阈值0.02%。”
“把详细数据调出来。”雨晴用袖子擦了擦嘴角,“不要整理过的报告,我要原始数据流。”
全息屏上立刻涌现出瀑布般的代码。在第七百二十六行,她发现了那个异常——不是普通的信号衰减,而是某种精妙的模式,就像有人用摩斯密码在咳嗽声中传递情报。
她的瞳孔骤然收缩。这种加密方式她只在一个地方见过:三年前那个被销毁的非法AI核心。
走廊突然传来脚步声。雨晴条件反射地关闭屏幕,却碰倒了咖啡杯。褐色的液体在桌面上蔓延,慢慢浸湿了今天刚送来的《神经接口安全白皮书》——封面上烫金的“安全部技术司编印”字样开始晕染。
“还没走?”保安老张探头进来,制服肩章上的监控摄像头闪着绿光,“最近查得严,你们这些搞技术的别总熬夜。”
雨晴把颤抖的手藏到桌下:“马上就走。老张,你女儿的手术...”
“托您的福,用了您介绍的医生。”老张突然压低声音,递来一个牛皮纸袋,“我老乡从杭州湾打捞的新鲜带鱼,知道你爱吃这个。”
纸袋入手沉甸甸的,底部却有个硬物。等脚步声消失后,雨晴摸出个拇指大的存储芯片,边缘还沾着海盐结晶。
浦东图书馆废墟里,月光透过破碎的穹顶,在灰尘中画出几道惨白的光柱。雨晴数着自己的心跳走到第一百七十九步时,看见了那个靠在《大英百科全书》金属书架上的身影。
“你迟到了四分钟。”男人抬起脸,左眼是完好的生物眼,右眼却是型号老旧的量子成像仪,“看来安全部还没给你装追踪器。”
雨晴握紧口袋里的离子切割器:“先知?”
“代号而已。”男人的机械眼转动时发出细微的嗡嗡声,“就像你后颈那个漂亮的小玩意,Gamma-7。”
雨晴的太阳穴突突跳动。这个编号只出现在最高机密文件中,连她都是三天前才黑进安全部内网看到的。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她向后退了半步,鞋跟踩碎了某本古籍的电子残骸。
先知突然哼起一首摇篮曲,走调的音节在空旷的图书馆里形成诡异的回声。雨晴的呼吸骤然急促——这是她梦中经常出现的旋律。
“2047年,马克斯·陈在给第一个成功通过图灵测试的AI做记忆清除时,发现它在无意识哼唱这首歌。”先知从口袋里掏出生锈的U盘,“后来他把这个后门程序编进了所有Gamma系列的潜意识层。”
雨晴接过U盘时,两人的手指都有同样的细微颤抖——这是第五代仿生人神经末梢的固有缺陷。
“小心那个叫张锐的特工。”先知突然把她推向出口,“他的...”
一道蓝光贯穿先知的胸膛,将《百科全书》的书架熔化成赤红的铁水。雨晴闻到自己刘海被高温烤焦的糊味时,安全部的无人机正从穹顶缺口鱼贯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