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章 接连发明,大汉栋梁
刘烜接管的工坊规模庞大,宛如现代工厂,内部涵盖纺织、造纸、酿醋、酿酒、陶瓷等多种工艺。
走进工坊,纺织区里,巨大的木质纺车整齐排列。
女工们熟练地操控着,梭子在丝线间如灵动的鱼儿快速穿梭,“嗡嗡”声交织成一曲劳作的乐章。
造纸区中,工人们忙碌地制作着纸张,只是造出的纸依旧粗糙;酿醋区弥漫着淡淡的酸味,一坛坛醋在角落里静静发酵。
酿酒区的大缸里,酒液在酵母的作用下不时冒出气泡,可那酒的口感却差强人意。
刘烜尝过后,只觉入口酸涩,回味还有些发苦,远不及现代美酒的醇厚与丰富。
刘烜自幼对中华传统文化与手艺满怀热爱,常常在乡下祖父家的院落里动手尝试制作各种物件,积累了不少经验。
他深知汉末的酒在原材料上其实比现代更为丰富优质,唯一的差距就在于缺少现代的蒸馏技术。
于是,他在刚刚改进的纸张上,凭借记忆画出了简单的蒸馏设备草图。
陶瓷手艺人看到刘烜画出的这套设备,眼中满是震惊,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新奇的设计。
在刘烜的催促下,手艺人争分夺秒,仅用半日就将这套设备做了出来。
不过,初次制作的设备还有些瑕疵,连接处不够紧密,部分零件的精度也有待提高,但大致的构造和功能已经成型。
刘烜迫不及待地令人将这套设备搬进酿酒区。酒匠们按照正常工序酿酒,在最后一步用上了这套新设备进行蒸馏。
当清澈的酒液顺着出口一滴一滴落下时,酒匠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清澈的酒。
刘烜招呼众人品尝,大家浅酌一口,纷纷惊呼,这酒清冽可口,酒劲十足,果香在口中四溢,度数大约在三十五度左右。
刘烜也端起一碗喝了下去,只觉口感极佳,心中满是成就感。
随后,刘烜吩咐陶瓷工匠多批量制作蒸馏设备,还让他们烧制不同规格的酒坛,小坛为一斤和二斤装,中坛五斤装,大坛则是十斤装。
他神色严肃地警告工人们:“如果你们谁胆敢走漏风声,或私自售卖相关物品,别怪本太守心狠手辣,不顾情面!”
工人们听后,面面相觑,赶忙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刘烜开始广招工人,让工坊愈发热闹起来。
同时,他还大量雇佣庖厨为工人们准备饭菜,保证工人们每天都能吃上细粮,餐食是四菜一汤,有荤有素,营养丰富。
为了确保工坊的安全和生产的保密性,他又派重兵把守工坊,士兵们手持兵器,神情严肃地在工坊周围巡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襄平太守府内灯火通明,一场热闹的宴会正在举行。
刘烜设宴邀请了公孙度、程普、韩当、张飞、简雍。众人围坐在摆满佳肴的桌前,气氛热烈。
席间,众人听闻刘烜最近不仅发明了牙膏牙刷,还编制了“汉历新制”,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
简雍更是不遗余力地夸赞刘烜,将他捧得高高的:“主公此次编制‘汉历新制’,实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大汉有您这样的人才,何愁不昌盛!”
韩当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刘太守智慧过人,这些发明创造必将造福百姓,令人赞叹。”
而程普则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是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刘烜微笑着看着众人,开口说道:“其实,我最近又改进了一项技术,今日便来与大家分享。”
张飞一听,挠了挠头说道:“大哥不会又是那些文邹邹的东西吧,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
刘烜哈哈一笑,吩咐下人搬来几坛自己改造的酒。酒坛盖子一掀开,浓郁的酒香瞬间飘散开来,弥漫在整个太守府。
那香气醇厚诱人,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魔力,勾动着众人的味蕾。
刘烜打趣张飞道:“既然我三弟说,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兄长可就不让你尝了。”
张飞一听,急忙摆手,眼睛瞪得老大:“别呀,大哥!你就当弟弟什么也没说,俺可馋这酒馋得紧呢!”
他那急切的模样,逗得众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刘烜亲自为每人倒上一樽酒。众人看着杯中的酒,只见酒液清澈透明,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微的光泽,宛如一泓清泉。
韩当不禁感慨道:“世间竟有如此清澈的酒!”
刘烜好心提醒道:“大家慢些喝,此酒甚烈。”
可张飞哪里忍得住,他本就是个豪爽之人,加之被这新奇的酒勾起了馋虫,二话不说,端起酒樽一股脑地干了下去。
酒刚一入喉,张飞就感觉一股热辣的感觉从嗓子眼直冲向脑门,那股强烈的刺激让他瞪大了眼睛,脸上的肌肉瞬间紧绷起来。
紧接着,一股暖流迅速传遍全身,他的脸颊开始泛红,额头上也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
原本就大嗓门的他,此时声音更是提高了几分:“这酒够劲儿!俺老张还是头一回喝到这么烈的酒,实在是痛快!”
说着,他还不停地哈着气,试图缓解口中的热辣。
其余众人则显得文雅许多,他们轻轻端起酒樽,放在鼻下轻轻嗅着那醉人的香气,然后缓缓抿上一口。
酒液在口中散开,他们细细品味着酒的口感和滋味。
“这酒清冽可口,果香四溢,当真与众不同!”公孙度点头称赞道。
“是啊,口感醇厚,只是这酒劲确实不小,喝下去浑身都暖和了。”简雍也跟着说道。
张飞越喝越觉得不过瘾,看着桌上的小酒坛,眼睛放光。他一把拿起一小坛酒,直接对着嘴就开始灌。
酒水顺着他的嘴角流了下来,打湿了他的衣衫,可他却毫不在意,只顾着尽情享受这美酒带来的畅快。
宴会上,众人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谈天说地,气氛十分开心。
张飞趁着酒兴,拍了拍程普和韩当的肩膀,说道:“两位兄弟,你们瞧瞧我大哥,跟着他干,每天有酒有肉。”
还能带兵打仗,这日子多痛快,不如留下来,一起为我大哥效力,岂不快哉!”
韩当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心动,确实有那么一点留下来的意思。
而程普则微微皱眉,眼神有些闪躲,他赶忙转移话题:“张兄弟,先不说这个,咱们喝酒,喝酒!”
张飞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没再多问,继续和众人畅饮起来。
随着宴会的进行,众人都渐渐有了醉意。宴会结束时,众人皆大醉而归,脚步踉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翌日清晨,阳光洒落在襄平太守府。
刘烜早早召见简雍,神情郑重地吩咐道:“宪和,你亲自挑选一些得力随从,将咱们发明的牙膏、牙刷,还有新改制的纸张和酒带去京都。”
“记住,要单独准备一套用上等美玉制作的牙刷和装牙膏的碗,送给张让公公。也是为咱们在朝中多添助力。”
简雍心领神会,立刻应承下来,着手准备启程事宜。
一个月后,简雍抵达京都洛阳。他马不停蹄地进宫,将刘烜所制之物呈献给汉灵帝刘宏和张让。
刘宏看着眼前这些新奇的物件,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喜。
他先是拿起一支牙刷,端详着这造型独特的东西,又打开装牙膏的瓷碗,闻着那散发着淡淡薄荷香的黑色膏体,不禁啧啧称奇。
张让在一旁也是满脸惊叹,拿起美玉做的牙刷,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刘烜这小子,还真是有心。”
接着,简雍又呈上刘烜新改进的纸张和酒。刘宏轻轻抚摸着纸张,感受着它的细腻质地,又让侍从倒上一杯酒,浅酌一口。
那酒入喉清冽,果香四溢,刘宏大喜过望,当即下令:“将刘烜新改进的纸张命名为‘烜纸’,这酒就叫做琼浆玉液!”
消息很快在朝中传开,大臣们纷纷进宫求见,想要见识这些新奇玩意儿。
十常侍及大臣们试用了牙膏牙刷后,也都赞不绝口。
原本因长期饮食和清洁习惯导致的口气问题得到改善,口腔变得清爽,他们对刘烜的发明钦佩不已。
一时间,洛阳城内,皇帝、十常侍及大臣们都用上了牙膏牙刷,这些新奇物件成为了宫廷和朝堂上的热门话题。
刘宏坐在龙椅上,满脸笑意地对大臣们说道:“沐云真乃朕汉室栋梁之才也!”
“他的这些发明,既实用又新奇,不仅提升了我大汉百姓的生活,还彰显了我大汉的智慧!”
张让赶忙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刘烜对陛下忠心耿耿,又如此才华横溢,实在是难得的人才。”
刘宏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问张让:“让父,朕当赏给沐云什么好呢?”
张让眼珠子一转,谄媚地笑道:“陛下,刘烜如今治理辽东,正需人手和物资。不如赏赐他一批精良的兵器和铠甲,增强辽东的军事实力。”
“再拨给他大量的钱粮,助他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另外,可赐予他一道特许令,允许他在辽东自行招募贤才。”
“不必事事向朝廷报备,如此定能让他更好地施展才华,为陛下守卫辽东。”
刘宏听后,觉得让父言之有理,当即下令照办。他大手一挥,高声宣布:“赏刘烜五千套精良铠甲!”
“这些铠甲皆以精钢打造,甲片紧密相连,坚韧无比,可保将士们在战场上多一份安全。“
“再赐五千柄锋利长刀,每一把都削铁如泥,定能让辽东军威大振。”
“至于钱粮,赏白银十万两,粮食则赏二十万石,这些钱粮能助他安抚百姓、发展辽东民生!”
张让在一旁点头哈腰,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高声喊道:“陛下圣明,如此丰厚的赏赐,刘烜定会感恩戴德,为陛下解忧!”
很快,浩浩荡荡的车队载着这批珍贵的赏赐运往辽东。
车队中,一箱箱白银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一袋袋粮食堆积如山。
还有那数千套铠甲和长刀,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