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碎玉初逢
第一章:碎玉初逢
玉器坠地的脆响惊醒了檐角铜铃。
我僵在檀香缭绕的博古架前,看着青玉镇纸在乌木地板上裂成三截。
水藻纹在断口处支离破碎,两条玉鱼原本缠绵的尾鳍此刻狰狞地张着尖刺。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银行余额提醒像记闷棍敲在后脑——父亲上周刚停掉我的生活费。
“这是明宣德年间的双鱼佩。“竹青色袖口掠过眼帘,年轻人蹲下身时,沉水香混着檀木气息漫过来。
他拾起残片时,虎口处冰裂纹状的疤痕在射灯下泛着淡青色,“鱼眼嵌的是郑和船队带回的暹罗金砂。“
我盯着他腕骨上晃动的蜜蜡佛珠,喉头发紧:“修复...要多少钱?“
“金缮不是修补,是重生。“他用银镊子夹起玉鱼尾鳍,工作灯在瓷白的面庞投下金色光晕,“用生漆调和金粉填满裂隙,等四十九天漆层干透,裂纹会变成河流。“
玻璃橱窗外,春雪正无声漫过朱漆门槛。
我看着他给断面涂上赭石色底漆,狼毫笔尖悬在碎玉上方三寸,忽然想起外婆临终前攥着的那枚断镯。
她说玉碎挡灾时,化疗泵还在汩汩作响。
“苏缨。“我在他递来的登记簿上签字,钢笔在宣纸上洇开墨痕,“苏州的苏,紫缨络的缨。“
“陆昭。“他挽袖口时露出小臂内侧淡红的烫伤,像是被焊枪亲吻过的痕迹,“昭昭若日月之明的昭。“
后来每个周末我都往城隍庙跑。
陆昭工作时不许人说话,我就趴在酸枝木案几上看他修复古玉。
他总穿那件竹青对襟衫,盘扣系到锁骨,俯身时后颈脊椎骨节分明如莲藕。
春雪在琉璃瓦上积了又化,渐渐发现他喝药茶时总要加两枚红枣,工具箱底层压着泛黄的中药方。
惊蛰那日,他正在给玉佩做最后一道描金。
工作灯将金粉烤得微微发亮,细雪从雕花窗棂钻进来,落在他睫毛上凝成水珠。
“为什么选金缮?“我伸手接住飘落的金粉。
“二十岁那年我在山西修应县木塔。“他转动玉佩,鱼尾处的金纹在光下粼粼跃动,“斗拱坍塌时,老师傅用身体护住我。
“腕间佛珠轻叩案几,“后来他孙女送来块碎成齑粉的玉蝉,说老人临终前念叨着'破镜难圆,碎玉可续'。“
暮色漫进来时,他忽然咳嗽着背过身去。
白瓷杯里浮着几点猩红,被他用帕子飞快掩住。
我想起母亲病重时枕巾上的血渍,寒意顺着脊椎往上爬。
“下周三来取吧。“他推开雕花木窗,晚风卷着雪片扑进来,“记得穿暖和些,要落雨夹雪了。“
取玉佩那日,博古架上多了件残损的青铜爵。
陆昭蹲在庭院里喂流浪猫,晨光将他影子拉得细长。
我看着他解开红绸布,修复后的双鱼佩卧在丝绒上,金纹在鱼鳞间流转,恍若星河坠入深海。
“断过的地方...“他指尖抚过金漆勾勒的浪花纹,“会成为最坚固的部分。“
我攥着尚有体温的玉佩,忽然瞥见他后颈细小的出血点,像雪地里零落的红梅。
廊下铜铃骤响,他转身时带起的风里,有淡淡的铁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