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8章 汉阳坚守
秋日的汉阳郡冀县城,被一片肃杀的氛围所笼罩。城外,王国率领的凉州叛军如乌云压境,密密麻麻的营帐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是恶魔的咆哮,预示着一场残酷的战争即将来临。城内,兵少粮尽,百姓们惶恐不安,空气中弥漫着绝望和恐惧的气息。
傅燮身着一身破旧的铠甲,站在城墙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城外的叛军。他的脸庞因长期的操劳和忧虑而显得格外憔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的眼神依然锐利如鹰,透着一股不屈的意志。秋风撩动着他灰白的头发,他却浑然不觉,只是紧紧地盯着叛军的一举一动。
“太守,城中粮草最多还能支撑三日,士兵们也因连日的防守疲惫不堪,这可如何是好?”一旁的参军满脸焦急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傅燮微微皱了皱眉头,却没有说话。他的心中何尝不知道局势的严峻,但他早已下定决心,要与这座城共存亡。他缓缓转身,看着城内的百姓,他们衣衫褴褛,眼神中充满了对生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孩子们躲在父母的身后,瑟瑟发抖,老人们坐在街边,唉声叹气。傅燮的心中一阵刺痛,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这些无辜的百姓。
“传我命令,节省粮草,合理分配给士兵和百姓。同时,加强城防,务必坚守每一寸城墙。”傅燮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参军领命而去,傅燮又将目光投向了城外。
此时,城外北地郡的匈奴起兵数千人,他们在城下聚集,个个骑着高大的骏马,手持长刀,威风凛凛。匈奴首领策马来到城下,望着城墙上的傅燮,高声喊道:“傅太守,我等敬重你为人正直,不忍见你丧命于此。如今城中已是绝境,你若出城投降,我等愿保证你的安全,送你平安返回家乡北地郡。”
傅燮听了,心中微微一动。他本就是北地郡人士,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他很快便镇定下来,大声回应道:“多谢你们的好意,但我既身为朝廷官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怎能临阵脱逃?今日我誓与汉阳郡共存亡!”傅燮的声音在城墙上回荡,坚定而决绝。
匈奴首领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傅太守,你又何必如此固执?如今皇帝昏庸,宦官当道,朝廷早已腐朽不堪。你为这样的朝廷卖命,又有何意义?不如随我们回乡,远离这乱世纷争。”
傅燮冷笑一声,说道:“朝廷虽有腐败之处,但我不能因此而违背自己的良心和职责。我生为大汉臣子,死为大汉鬼,绝无投降之理!”傅燮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浩然正气,让匈奴士兵们都为之动容。
城墙上的士兵们听了傅燮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们虽然疲惫不堪,但在傅燮的鼓舞下,士气大振,纷纷握紧了手中的兵器,准备与叛军决一死战。
傅燮的儿子傅干,年仅13岁,此时也在城中。他得知匈奴人劝降父亲的消息后,心急如焚,连忙跑到城墙上。“父亲,如今局势危急,我们无法抵挡叛军的进攻。不如暂且答应匈奴人的请求,先返乡后,再征募勇士,等有道的人出世,我们再来考虑拯救天下。”傅干拉着傅燮的手,眼中含泪,苦苦哀求道。
傅燮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满是慈爱。他轻轻抚摸着傅干的头,说道:“干儿,你还年幼,有些道理你还不懂。正所谓‘圣达节,次守节’,商纣那般残暴的君王,都有伯夷为他绝食而死,孔子都称赞伯夷是贤人。如今朝廷虽有不足,但还没有商纣王那样残暴,我的品德虽不及伯夷,但也不能做出有辱气节之事。我既然拿着朝廷的俸禄,就一定要替朝廷分忧,死而后已。”傅燮的声音温柔而坚定,让傅干感受到了父亲的决心。
傅干还想再劝,傅燮却摆了摆手,说道:“干儿,你有聪明智慧,日后定要努力加油。我死之后,你要好好活下去,为傅家争光。”傅干听了,泪水夺眶而出,他紧紧地抱住傅燮,泣不成声。周围的士兵们也都被这一幕所感动,纷纷转过头去,擦拭着眼泪。
就在这时,王国派之前投靠叛军的酒泉太守黄演进城劝降。黄演身着华丽的服饰,脸上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城门。他来到傅燮面前,假惺惺地说道:“傅太守,如今大势已去,你又何必苦苦支撑?只要你投降,王国将军定会对你既往不咎,还会给你高官厚禄。”
傅燮手按住宝剑,怒目而视,大声斥责道:“黄演,亏你还曾是朝廷命官,如今却为逆贼做说客,你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黄演被傅燮的气势所震慑,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地说道:“傅太守,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这可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傅燮冷哼一声,说道:“你休要再费口舌,我傅燮宁死不屈!你若再敢多说一句,休怪我剑下无情!”说着,傅燮拔出宝剑,寒光一闪,吓得黄演连连后退。
黄演见劝降不成,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他回到叛军营地,向王国汇报了情况。王国听了,脸色阴沉,说道:“傅燮如此顽固,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全力攻城!”
夜晚,冀县城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更夫的梆子声。傅燮独自一人走在城墙上,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他望着城内的万家灯火,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场战争能够早日结束,百姓们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
城墙上的士兵们有的靠在墙边打盹,有的在小声交谈。他们都知道,明天将是一场生死之战,或许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将再也看不到后天的太阳。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他们有一个值得敬佩的太守,他们愿意跟随傅燮,战斗到最后一刻。
傅燮走到一名年轻士兵面前,问道:“害怕吗?”士兵连忙站起来,挺直了腰杆,说道:“太守,我不怕!只要能跟着您,就算死,我也无怨无悔!”傅燮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样的!记住,我们是为了守护这座城,守护城中的百姓而战,我们的血不会白流。”
回到太守府,傅燮坐在案前,拿起笔,写下了一封遗书。他在遗书中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对百姓的愧疚,以及对儿子的期望。写完后,他将遗书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然后吹灭了蜡烛,躺在床上,静静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庭院中。一阵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而哭泣。傅燮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自己的一生,想起了那些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日子。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坚守了自己的底线,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黎明的曙光渐渐划破黑暗,新的一天到来了。城外,叛军的号角声响起,震天动地。傅燮站起身来,穿上铠甲,拿起宝剑,大步走出了太守府。他要去迎接这场最后的战斗,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一曲壮丽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