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章 兵败之殇
周慎拒绝了孙坚的计策后,官军依旧将榆中城团团围住。连日的攻城让士兵们疲惫不堪,盔甲上满是斑驳的血迹和划痕,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憔悴与无奈。营帐外,寒风呼啸,吹得旗帜猎猎作响,仿佛在为这场艰难的战事悲叹。
周慎坐在主帅营帐中,眉头紧锁,面前的桌案上摆满了军报,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案上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孙坚的计策,心中隐隐有些后悔,但此时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
“将军,士兵们连日攻城,伤亡不少,士气也愈发低落,我们该如何是好?”副将忧心忡忡地走进营帐,抱拳问道。
周慎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继续加强攻城,务必尽快拿下榆中城!”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强硬,然而语气却有些底气不足。
另一边,榆中城内,边章和韩遂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如蝼蚁般密密麻麻的官军,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周慎这蠢货,还想拿下我们的城池,简直是白日做梦!”边章轻蔑地说道,他穿着一身黑色的劲装,外面套着一件褐色的披风,头发随意地束在脑后,脸上带着几分狂傲。
“哼,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听闻孙坚给周慎出了个截断我们粮道的计策,虽然被周慎拒绝了,但难保他不会临时改变主意。”韩遂面色凝重,他身着一件厚重的铠甲,上面刻满了神秘的符文,腰间佩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剑柄上镶嵌着一颗血红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边章不以为然地挥了挥手:“怕什么,就算他想截断粮道,我们也早有防备。我已经派了精锐部队去驻守葵园峡,只要官军敢来,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正如韩遂所担心的,周慎在攻城无果后,心中开始动摇,他想起了孙坚的计策,决定派一支小股部队去试探敌军的粮道。
深夜,万籁俱寂,只有寒风在旷野中呼啸。一支两千人的官军队伍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向葵园峡进发。士兵们身着黑色的夜行衣,脸上涂满了黑色的颜料,脚步轻盈而急促,仿佛一群幽灵。
当他们接近葵园峡时,突然听到一阵尖锐的号角声划破夜空。紧接着,四周燃起了熊熊大火,照得如同白昼。边章的伏兵从四面八方涌出,喊杀声震耳欲聋。
“不好,中埋伏了!”官军将领大惊失色,连忙下令撤退。但此时退路已被截断,士兵们陷入了一片混乱。
边章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手持长刀,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他的脸上带着疯狂的笑意,手中长刀挥舞,鲜血四溅,官军士兵纷纷倒下。
“杀,一个都别放过!”边章大声咆哮着,声音在战场上回荡。
这场伏击战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官军两千人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士兵拼死突围,逃了回去。
周慎得知派去试探的部队全军覆没,脸色变得惨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他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懊悔。
“将军,现在怎么办?敌军粮道防守严密,我们根本无法截断,而我们的粮草也快耗尽了。”副将焦急地问道。
周慎咬了咬牙,心中一横:“继续攻城,不惜一切代价!”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和疯狂。
然而,边章和韩遂在成功伏击官军后,士气大振,防守更加严密。官军连续攻城数日,损失惨重,却毫无进展。
与此同时,边章和韩遂开始实施他们的反击计划。他们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坚守榆中城,另一路由韩遂亲自率领,悄悄绕到官军后方,准备截断官军的运粮道路。
韩遂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沿着崎岖的山路疾行。士兵们的脚步轻盈而迅速,仿佛一群夜行的猛兽。他们穿过茂密的树林,越过湍急的河流,终于来到了官军的运粮要道。
韩遂站在高处,望着蜿蜒在山谷中的运粮队伍,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举起手中的长剑,大声下令:“杀!”
顿时,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得山谷嗡嗡作响。官军的运粮队伍毫无防备,瞬间陷入了混乱。士兵们四处逃窜,粮食和辎重散落一地。
负责押运粮草的将领惊恐万分,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枪,试图组织抵抗,但在韩遂的猛烈攻击下,很快就被斩杀。
“不好,粮道被截断了!”消息传到周慎耳中,他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昏了过去。此时,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决策是多么的错误。
“将军,我们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撑三天了,而且敌军前后夹击,我们该如何是好?”副将哭丧着脸说道。
周慎的心中充满了绝望,他望着营帐外的天空,喃喃自语:“难道我周慎就要葬身于此了吗?”
就在周慎不知所措时,孙坚匆匆走进营帐。他的脸上满是焦急,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坚定。
“将军,如今局势危急,我们必须立刻撤军!”孙坚大声说道。
周慎抬起头,看着孙坚,眼中满是苦涩:“撤军?谈何容易,敌军前后堵截,我们如何能全身而退?”
孙坚沉思片刻,说道:“将军,我们可以趁着夜色,丢弃辎重,轻装突围。敌军此时必定以为我们会坚守营地,不会料到我们会突然撤军。我们出其不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周慎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好吧,就依你所言。传令下去,全军准备,今晚突围!”
夜幕降临,乌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官军士兵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悄悄收拾好行装,准备突围。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不知道能否在这场突围战中幸存下来。
周慎骑着一匹瘦弱的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和绝望,但此时他已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寄希望于孙坚的计策能够成功。
当官军接近敌军防线时,突然听到一阵密集的箭雨射来。黑暗中,看不清敌军的位置,士兵们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
“不好,敌军早有防备!”周慎惊恐地喊道。
原来,边章和韩遂料到官军可能会突围,早已在各个要道设下了埋伏。
孙坚见状,连忙率领一支敢死队冲上前去,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左冲右突,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在他的带领下,敢死队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终于为大部队杀出了一条血路。
周慎趁机率领大军突围而出,但在敌军的追击下,士兵们死伤惨重。一路上,到处都是丢弃的兵器、盔甲和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
经过一夜的苦战,周慎终于带领着残部逃出了敌军的包围圈。但此时,他的三万人马已经所剩无几,几乎全军覆没。
周慎望着身后的战场,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他想起了孙坚当初的计策,如果他当初能够听从孙坚的建议,或许这场战争的结局就会截然不同。
“我周慎真是糊涂啊,白白葬送了这么多将士的性命!”周慎捶胸顿足,泪流满面。
孙坚走到周慎身边,安慰道:“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此次虽败,但我们还有机会。只要我们总结教训,整顿兵马,定能东山再起。”
周慎看着孙坚,心中充满了感激:“文台,此次多亏了你,否则我周慎恐怕早已命丧黄泉。你的大恩大德,我周慎没齿难忘。”
孙坚微微一笑:“将军言重了,我们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平定叛乱。当务之急,是尽快回到大营,整顿兵马,以防敌军再次来袭。”
周慎点了点头,率领着残部,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向大营走去。此时,天边泛起了一丝曙光,但对于周慎和他的士兵们来说,未来的路依然充满了未知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