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章 冀县救援
夜幕如墨,浓稠地泼洒在凉州大地,汉阳郡冀县被黑暗紧紧包裹,唯有刺史府中灯火摇曳,映照出左昌惊惶失措的身影。他在房中来回踱步,脚步凌乱而急促,嘴里不停嘟囔着:“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自边章、韩遂入伙叛军后,势力愈发壮大,一路势如破竹,如今竟将冀县围得水泄不通。城外,叛军的营帐密密麻麻,篝火熊熊燃烧,宛如一条狰狞的火蛇,将冀县死死缠绕。营帐中不时传出士兵的叫嚷声和战马的嘶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阴森恐怖。
左昌想到自己即将面临的绝境,双腿一软,瘫坐在椅子上,冷汗从额头不断冒出,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他昂贵的官服。他回想起自己当初的贪婪与短视,心中满是懊悔,可此刻,这些情绪已无法改变眼前的困境。他深知,若不能尽快解围,自己必将性命不保。
“来人啊!”左昌突然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因为恐惧而变得沙哑。
一名侍卫匆匆跑进来,单膝跪地,低着头,不敢直视左昌那慌乱的眼神。
“快,快派人去请盖勋将军,就说我有急事相商,让他务必速速赶来!”左昌几乎是带着哭腔说道。
侍卫领命后,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出。左昌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心中默默祈祷盖勋能够不计前嫌,前来救援。
此时,盖勋正在鄂阳县整顿防务。经历了与叛军的多日苦战,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在盖勋的鼓舞下,士气依旧高昂。盖勋正与几位将领商议着下一步的防御计划,一名士兵匆匆走进营帐。
“报——将军,冀县左刺史派人前来,说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将军!”士兵气喘吁吁地说道。
盖勋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与左昌之间的矛盾众人皆知,此刻左昌突然派人来,定是遇到了极大的麻烦。他心中暗自思忖,虽然左昌之前对自己百般刁难,但如今冀县危在旦夕,若不救援,叛军的势力必将进一步扩大,整个凉州都将陷入更大的危机。
“让来人进来。”盖勋沉稳地说道。
不一会儿,一名信使模样的人走进营帐,见到盖勋后,立刻跪地叩拜:“盖将军,救救我们吧!边章、韩遂率领叛军将冀县团团围住,左刺史被困城中,危在旦夕,恳请将军速速发兵救援!”信使言辞恳切,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营帐中的将领们听闻此言,纷纷露出愤怒的表情。
“将军,左昌那厮之前那般对待您,此刻有难了才想起我们,这种人,何必去救他!”一名年轻将领气愤地说道。
“是啊,将军,他自作自受,就让他尝尝苦头!”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
盖勋摆了摆手,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此刻我们不能意气用事。冀县乃是郡治及州治所在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冀县落入叛军之手,整个凉州的局势将更加严峻,百姓也将遭受更大的苦难。我们身为朝廷将士,保家卫国、守护百姓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怎能因个人恩怨而置大局于不顾?”
将领们听了盖勋的话,纷纷低头不语,心中暗自佩服盖勋的深明大义。
“传令下去,立刻点齐两千精兵,随我前往冀县救援!”盖勋站起身来,眼神坚定,身上散发着一股令人安心的气场。
士兵们迅速集结,在夜色的掩护下,向着冀县疾驰而去。一路上,马蹄声踏破寂静的夜,扬起阵阵尘土。盖勋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目光如炬,望着前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解救冀县,击退叛军。
当盖勋率领援军抵达冀县时,天已破晓。晨曦的微光洒在大地上,映照出城外叛军密密麻麻的营帐。盖勋勒住缰绳,观察着叛军的部署。只见叛军在城外设置了重重防线,鹿角、拒马等障碍物层层排列,试图阻止援军的靠近。
“将军,叛军防守严密,我们如何进城?”一名将领焦急地问道。
盖勋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先派一支小队前去吸引叛军的注意力,然后主力部队趁机从侧翼突破。记住,行动要迅速,不可恋战!”
按照盖勋的部署,一支小队率先冲向叛军。他们挥舞着兵器,大声呼喊,向叛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叛军见状,立刻调兵遣将,前来迎战。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
就在叛军与小队激战正酣时,盖勋率领主力部队从侧翼迅速突破了叛军的防线,向着冀县城门疾驰而去。城上的守军看到援军到来,顿时士气大振,纷纷打开城门,迎接盖勋入城。
左昌在刺史府中听到城外的喊杀声逐渐减弱,心中正忐忑不安。突然,一名士兵冲进府中,兴奋地喊道:“刺史大人,盖将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左昌闻言,喜出望外,连忙起身,快步走出刺史府。当他看到盖勋那熟悉的身影时,眼眶一热,差点落下泪来。
“盖将军,你可算来了!这次多亏了你,不然我这条老命可就没了!”左昌紧紧握住盖勋的手,声音颤抖地说道,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盖勋微微皱眉,不动声色地抽回手,淡淡地说道:“左刺史,此刻不是叙旧的时候。叛军还在城外,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击退他们。”
左昌尴尬地笑了笑,连忙点头:“是是是,一切都听盖将军的。”
盖勋来不及休息,立刻登上城楼,观察城外叛军的动向。此时,边章、韩遂也得知盖勋入城的消息,他们来到阵前,望着城楼上的盖勋。
“盖勋,你终于来了。”边章高声喊道,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
盖勋神色严肃,大声斥责道:“边章、韩遂,你们身为朝廷子民,为何要背叛朝廷,与叛军为伍?如今回头,还为时不晚!”
边章和韩遂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苦涩。边章长叹一声,说道:“盖将军,若当初左昌早听您的话,派兵救援金城郡,或许我们还能改过自新。可如今,我们罪孽深重,已无回头之路。”
韩遂接着说道:“盖将军,我们敬佩您的为人和忠义,但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今日,我们定要拿下冀县!”
盖勋望着他们,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边章和韩遂本性不坏,只是被叛军裹挟,又因朝廷的一些不作为而走上了歧途。他试图再次劝说:“你们若一意孤行,必将遗臭万年。想想那些因你们而受苦的百姓,难道你们忍心看着他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吗?”
边章和韩遂听了盖勋的话,神色微微动容。他们想起了在叛军阵营中看到的那些惨状,心中不禁有些动摇。但想到自己已经犯下的罪行,又觉得难以回头。
“盖将军,您的话我们记下了。但如今,我们已无路可退。”边章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
盖勋见劝说无果,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他转身对身边的将领们说道:“做好战斗准备,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冀县!”
叛军开始攻城了,他们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向着城墙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击。城墙上,盖勋指挥着士兵们奋勇抵抗。他们用弓箭、礌石、滚油等武器击退叛军的一次次进攻,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冀县。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午后,叛军始终未能攻破城门。他们死伤惨重,士气逐渐低落。边章和韩遂见此情景,心中十分焦急。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必须想个新的计策。”边章皱着眉头说道。
韩遂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从后方调一支精锐部队,绕过冀县,去攻打盖勋的粮草辎重。他若得知粮草有失,必定会分兵回救,到时候我们再趁机攻城。”
边章听了,点了点头:“此计甚好,就这么办!”
于是,叛军悄悄调派了一支精锐部队,绕过冀县,向着盖勋的粮草辎重所在地进发。然而,他们的行动却被盖勋派出去的侦察兵发现了。
“报——将军,叛军有一支小队绕过冀县,似乎是去攻打我们的粮草辎重!”侦察兵匆匆跑上城楼,向盖勋报告。
盖勋闻言,心中一惊。他深知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性,若粮草被劫,军心必将大乱。他立刻思索对策,片刻后,他说道:“我亲自率领一支骑兵前去拦截叛军,你们在这里坚守城池,务必不能让叛军攻破!”
说完,盖勋点齐五百骑兵,打开城门,向着叛军的方向疾驰而去。城外的叛军见城门突然打开,以为是守军要出城决战,立刻严阵以待。但当他们看到盖勋只率领了一小队骑兵,且向着后方奔去时,都感到十分疑惑。
边章和韩遂得知盖勋出城的消息后,心中大喜。他们以为盖勋中计了,立刻下令全军攻城。一时间,叛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攻势比之前更加猛烈。
城墙上的守军在将领们的带领下,顽强抵抗。他们深知,此刻盖勋将军正在外面为他们争取时间,他们绝不能辜负将军的信任。士兵们不顾生死,奋勇杀敌,鲜血染红了城墙。
盖勋率领骑兵一路疾驰,终于在半路上截住了叛军。他望着眼前的叛军,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绝:“兄弟们,为了我们的粮草,为了我们的胜利,杀!”
随着盖勋的一声令下,骑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叛军。他们挥舞着兵器,与叛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场上,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盖勋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如龙,所到之处,叛军纷纷倒下。在他的带领下,骑兵们士气大振,将叛军打得节节败退。
经过一番激战,盖勋终于击退了叛军,成功保住了粮草辎重。他来不及休息,立刻率领骑兵赶回冀县。当他回到冀县时,城外的叛军还在疯狂攻城。他望着城墙上浴血奋战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敬佩。
“兄弟们,我们回来了!让我们一起击退叛军!”盖勋大声喊道,声音在战场上回荡。
城墙上的守军听到盖勋的声音,顿时士气大振。他们看到盖勋平安归来,心中充满了希望。在盖勋的指挥下,守军和骑兵里应外合,对叛军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叛军见势不妙,纷纷后退。边章和韩遂见攻城无望,且损失惨重,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撤军。
“撤!”边章无奈地喊道。
随着叛军的撤退,冀县之围终于解除。盖勋望着城外逐渐远去的叛军,心中并没有丝毫的喜悦。他知道,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叛军虽然暂时退去,但他们必定还会卷土重来。他转身看着疲惫不堪但满脸喜悦的士兵们,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成功守住了冀县!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加强城防,准备迎接下一次战斗!”
士兵们齐声欢呼,声音响彻云霄。他们在盖勋的带领下,成功保卫了冀县,也为整个凉州的局势赢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而盖勋,也因为他的英勇和智慧,在凉州百姓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