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从主导登月竞赛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这小子是块好钢

三人很少见老师露出这样凝重的神态,不由得一起将目光放在陆航身上。

办公室陷入单方面的宁静。

只有叭叭叭的西门子计算器敲击声,以及粉笔在黑板书写公式时、连成一片的沙沙声。

甚至每当陆航迫切的想要写出某项算式的开平方时,黑板会被重重敲击到颤栗起来!

映在众人眼里的,是一组组看起来繁杂,却蕴含数字和公式之美的、优雅方程。

而陆航写完这些式子,甚至才花了不到15分钟。

更令一旁朱阅惊讶的是,从始至终陆航都在自己眼皮底下,自己甚至没见他停顿思考过。

这些计算步骤宛如信手拈来,全部是一气呵成。

周茉一脸佩服的说:“想不到这家伙这么厉害啊!”

蒋松默不作声。

此时,陆航正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这里没有任何人打扰,只有数字和公式与他打交道。

按照庄教授的要求,要用格拉姆施密特方法构造正交多项式,这个难度不大。

它是线性代数中将一组线性无关的向量、转化成正交向量组的经典方法。

其核心宗旨便是逐步构造正交向量,来消除掉原向量组中的‘冗余方向’,确保新向量与已有‘正交基’垂直。

而通过格拉姆施密特方法,任何线性无关的向量组都能转化为正交基,这是理解高维空间结构和优化轨道计算的重要手段。

很快,陆航就在草稿纸算出了一些疑似火箭轨道的数据,接下来是更进一步的计算。

分别用弗莱纳标架和欧式坐标,解析出这条轨道的几何意义。

这是轨道力学常用的两种坐标系。

前者是微分几何中用于描述三维空间曲线、局部几何性质的活动坐标系。

弗莱纳标架以三个互相正交的单位向量:切向量、法向量、副法向量为基础,揭示轨道曲线在每一点的弯曲、扭转特性。

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动态变化的标架,来捕捉轨道曲线的局部几何行为。

后者则称为欧几里得坐标系,是用于描述欧几里得空间中点位置的数学工具。

在航天领域,科学家会通过坐标轴与距离公式定义几何对象的位置、形状及相互关系,来描述火箭在经典力学中的运动曲线。

这两种坐标系都能描绘出火箭的运动,但陆航若想同时兼顾到,就很考验思维逻辑了。

当庄教授从洗手间回来时,意外的发现这家伙已经搞定了坐标轴。

这令老头有些刮目相看,觉得至少陆航说自己没借助电脑软件的话,应该可信了。

就凭这个速度,一人搞定一个小组的计算量似乎也说的通。

接下来就看陆航是不是吹牛了。

毕竟,半小时构造格拉姆施密特的正交多项式,还要把弗莱纳标架和欧式坐标同时搞定,很难!

陆航不知道教授在想什么,他完全沉浸在计算里,分别往两个坐标轴填入数据。

他又扭头四处打量起来。

就在朱阅、周茉、蒋松仨人满头雾水时,庄国栋却心有灵犀的捧着复写坐标纸和云尺过去了。

仨人差点惊掉下巴。

教授亲自捧纸?

陆航此刻还没反应过来,继续心无旁骛的,接过一支特制的2B铅笔还有一支4H铅笔。

黑板上用格拉姆施密特方法构造的正交多项式,一个个小格子中已填满了数据。

它们分别代表火箭轨道的速度、高度、水平距离等。

例如火箭水平飞出1500米时,它的高度是2300米,再算一下飞行速度是580km/h。

这组信息会变成坐标轴上的一个点!

随后陆航便用2B铅笔依次将这些点,描在弗莱纳标架的复写坐标纸中。

坐标轴一点点往后延伸,坐标纸和底下的黄色复写纸也渐渐拉长,直到拖曳在地板上。

于是庄教授弯腰去捡,并小心的折叠起来。

朱阅赶忙跑过来,小声道:

“老师,让我来拿吧?”

庄国栋摇了摇头,示意无碍,自己继续捧着。

就这样,陆航沉浸式的往坐标纸描点,庄教授则适时将掉出来的坐标纸叠好。

直到陆航将弗莱纳标架和欧式坐标的两张复写坐标纸,都描完了点。

正准备把坐标纸抽回来,用云尺绘制曲线时,才恍然注意到捧着另一头的庄教授。

“不好意思庄老师,我刚刚没注意……”

庄教授的态度却意外温和,指着自己的办公桌道:“铺到上面去画吧,这么捧着画也不方便!”

同时也招呼朱阅把黑板拖了过来。

陆航没再客气,拿着木制云尺和4H铅笔,用平滑的曲线将刚刚描过的每一个数据点,连接了起来。

数据点在坐标纸上越升越高,仿佛一枚火箭正优雅的拔地而起、穿云破雾、直上九霄。

直到最后,两种坐标轴均形成了一模一样的飞行轨迹。

陆航舒了口气,将手里的铅笔和云尺搁在旁边,一脸微笑的对庄国栋说:

“庄老师,按您的要求,我把格拉姆施密特方法构造的正交多项式,还有弗莱纳标架、欧式坐标,都搞定了!怎么样,没有骗您吧?”

庄国栋正捏着下巴打量这个学生,并未点评好与不好,而是问一旁两个叹为观止的学生,

“小蒋、小周,之前让你们建立这些方程和坐标轴,俩人花了几天时间啊?”

周茉搔着脑门惭愧说:“唔,大概……两三天吧,好像是三天……”

蒋松却着急辩解道:“庄老师,那几天我发烧,所以没在状态,没有发挥好而已。不然的话,用不了三天的。”

周茉扭过脑袋,那张白皙的小脸充满疑惑,“你发过烧吗?”

蒋松一脸肯定,“当然,我当时硬挺着没说而已,不愿意矫情……”

庄教授没理会俩人的鸡同鸭讲,而像发现宝藏似的盯着眼前的陆航,把后者盯得浑身发毛。

老头笑眯眯道:“你小子可以啊,是块好钢。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我这边帮忙?”

陆航还没吭声,蒋松就抢先道:

“庄老师,选本科生进课题组,而且还是壮游计划……得先报请院里和教务处批准吧,万一上级不同意呢对吧?”

说完,蒋松朝陆航客气的笑笑,一副考虑周到的样子。

庄国栋却压根没理会蒋松的意见,而是询问陆航:

“我看过你的档案,没什么问题。只要政审能过,你就能进课题组,院里和教务处没理由拒绝。”

“现在选择权在你手上,只要你答应,我立马就去办手续。那么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