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讨论军事,咱定第一
沐春,本应该跟随其父亲南征的。
不过,当他知晓朱雄英的能力后。
便向沐英提议,暂时将沐春留在应天府,他需要一些本家可信之人。
沐英得知朱标有事情要自己儿子做。
自然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而徐允恭,则是胡惟庸案后,跟随自己父亲徐达,从北平返回了应天府。
本来是要委以重任的。
却被徐达拒绝,说徐允恭还太年轻,多历练几年,再委以重任也不迟。
因此,徐允恭便是在家中,陪伴自己父亲。
“何时出发?”
“明日正午。”
朱标点了点头。
“好,那我明日一早,便将三人喊来。”
“回去好好休息吧。”
朱雄英躬身作揖:“父亲,您也早些休息。”
一旁的朱柏拱了拱手。
“嗯。”
……
翌日,天还没亮。
朱标便需要起身,准备上早朝。
同时,也吩咐手下的人,让沐英,徐允恭,还有常升进宫。
早朝如期举行,时间很快,便来到了正午。
太阳顶天,朱元璋这才放官员们回去。
朱标此时,也缓缓走上前,对着朱元璋说道:“父皇,儿臣有件事,还望父皇允准。”
这时候,朱元璋正在和徐达商讨,此次南征战役。
需要多久的时间,能够平定。
也好早些做些规划。
从大明立国开始,便一直出兵,平定各地。
因此,国库一直都是十分空虚,钱粮都得精打细算。
“何事。”
朱标看了一眼一旁的徐达。
“儿臣想要让沐英,徐允恭,常升三人进宫,教导雄英,为期两月。”
朱元璋,徐达两人的眼神都有些诧异。
目光不惑的朝着朱标望去。
沉吟片刻,朱元璋率先开口询问道:“标儿,咱不是记得,蓝玉和常茂已经在教导咱孙儿了吗?”
“怎么还要调人?”
蓝玉和常茂经常进宫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朱标和自己说过。
既然朱雄英不愿意读书,便让他跟着蓝玉常茂习武。
强身健体,知道累了,或许就知道读书的好处了。
他自然是没有意见。
可现在,五个人同时教导朱雄英,未免人数过多了。
“儿臣是想,武艺是一方面,晓军事也是一方面。”
“蓝玉曾是已故岳父的副将,其带兵打仗的方式,和岳父如出一辙。”
“沐英则是大哥的长子,常年跟随其身边,想来,也沾染了些风格。”
“徐允恭,则是徐国公的长子,也是常年呆在身边,其做事风格,想来和徐国公一般无二。”
徐达闻言,笑道。
“太子殿下说笑了,咱们这些开国将领,哪个不是皇上带出来的。”
“于其让犬子教导,不如让皇上教导。”
想当初,冯胜,傅友德,在没有归顺的时候。
战绩并不算好。
直到归顺之后,在朱元璋身边呆了段时间,行军打仗的能力大幅提升。
甚至,他徐达,都是朱元璋亲手教导出来的。
还有李文忠,沐英,朱文正这些义子,哪个不是朱元璋教出来的。
听着这声恭维的话。
朱元璋心中甚是喜悦。
他虽然不喜欢拍马屁的人,但徐达说的是实话。
大明朝的军事行动,基本都是他断定的。
宏观战略,也基本都是他确立的。
他说自己军事能力天下第一,没人不服。
只不过,他是皇帝,皇帝身份掩盖了自己的军事能力罢了。
朱标看了一眼自己父亲。
回应道:“父皇事务繁忙,自然是无暇教导雄英这些。”
听着这话,朱元璋也是连忙说道。
“天德,标儿说得对,咱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都数不胜数。”
“哪里还有时间教人。”
“既然标儿提议了,那不如,就由你徐天德,做咱孙儿的老师?如何。”
朱标一愣。
好像有些超出预期了。
他本意是想让徐允恭辅佐朱雄英的。
若是徐达……好是好,但是徐达忠心于自己父亲。
恐怕,会将事情说出去。
好在这时候,徐达叹息一口气道。
“臣倒是想做太孙的老师。”
“不过,皇上我现在,能腾出手来吗?”
“倒是犬子,虽能力不算强,倒也算是得到我的一些军事之能。”
“想来,初步教导太孙,应该无碍。”
朱元璋没空,他其实也不是很闲。
当然,要是朱元璋能放他离开,那教朱雄英也可以。
闻言,朱元璋便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便这么办吧。”
“让徐允恭,来教导咱孙儿。”
徐允恭,沐春,他都是见过的。
都是很不错的孩子。
徐达和沐英,都算是教导有方。
在他们身上,都能看到他们父亲的影子。
因此,朱元璋也不担心会教坏朱雄英。
与其担心徐允恭和沐春,倒不如担心蓝玉,常茂。
“不过,标儿,那你要常升何用?”
“咱记得,他应该是常茂的弟弟,若要聚诸将军事之能。”
“蓝玉,沐春,徐允恭三人,应已足够。”
对此,朱标也想好了说辞。
让常茂担任朱雄英的护卫。
自家人,放心。
思绪片刻,朱元璋便准允了朱标的提议。
若是朱雄英在军事上,能有一定造诣。
那也不错。
文武双全最好。
“既然父皇准允,那儿臣便去办此事。”
朱元璋颔首点头。
……
东宫。
此事,三位面庞清秀的青年,正齐聚在了东宫太子府。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沉寂片刻后,徐允恭率先开口说道:“沐兄,你可知太子此次唤我等前来,可是有要事?”
沐春微微躬身,回应:“徐兄年龄比我大,叫我沐春即可。”
“至于太子寻我等所为何事,在下不知。”
一旁,年龄最小的常升,略显沉默。
静静的看着两人交谈。
直到这时候,太子朱标来了。
见此情况,沐春,徐允恭,常升纷纷躬身作揖,恭敬道:“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略过三人,径直来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摆了摆手:“平身。”
“谢太子。”
随即,朱标目光朝着沐春望去。
其面貌十分像自己大哥,尤其是那山羊胡。
看起来,哪像是十八岁的年轻人。
“景春,想来你父亲应该和你说了。”
沐春点了点头。
“父亲说,太子有事需要我留下来,沐春,任太子调遣。”
朱标的目光,朝着旁边移去。
落在徐允恭和常升的身上。
两人都作揖,躬身。
朱标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这次唤你们三人牵来,其实是有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交给你们。”
“事关大明之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