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嬴政即位

第9章 嬴政即位

秦昭襄王五十年,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想杀死异人泄愤。吕不韦拿出六百斤金子贿赂守城官吏,然后与异人逃出赵国,通过出征的秦军返回秦国。

不数日来到咸阳,不韦曰:“华阳夫人乃楚人也,皇孙当着楚服以见夫人。”异人依其言,换楚服拜见国君并夫人,各各伤感。夫人复谓安国君曰:“妾乃楚人也,皇孙着楚服来见,真吾子也!更其名子楚。”国君曰:“善!”于是子楚跪而进言曰:“儿被虏为质,幸赖不韦以千金积好左右,又将爱妾与儿为妻,破家竭力救拔还国,再生之恩古今少有。伏望重加官爵以酬其功。”国君唤不韦进内而谢曰:“吾儿在赵,足下不避斧钺救拔归秦,希世之功诚为再造。尊公并家眷到时,已赐田千亩,安置新宅居住矣。明日奏过父王,封官报德。”不韦曰:“微功蒙赐已荷重恩,岂敢望外耶?”说完拜辞归宅。子楚同朱氏母子就在华阳夫人宫中居住不题。

次日安国君早朝奏曰:“臣子异人伐赵被虏以为质子,我王一向未忍加兵,盖投鼠忌器耳。今得阳翟大贾吕不韦救拔还国,此不世之功也。奏知我王当加封官。”昭王大喜!即宣不韦朝见,封为太子少傅,兼东宫承局之职。不韦叩头谢恩。自此在秦发迹。正是:

化家为国机如海,

立种生苗意更深。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

安国君即位三天后突然暴薨,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子楚即位后下令大赦天下,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养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朱氏为王后,子政为太子,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佩剑上殿,召命不名,威权日重,群臣莫敢仰视。

吕不韦当丞相,一直当到庄襄王去世。在这三年期间,他替庄襄王吞了“东周”,吃了韩国的成皋荥阳,魏国的高都,赵国的榆次。

公元前247年五月,庄襄王薨,享年三十五岁。嬴政继位。以朱氏为王太后,尊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年少,国政皆不韦统理,出入宫禁略无忌惮,时时与太后私通。宫门之中畏不韦之威,莫敢声言。不韦奢侈日极,养家童万人,招致四方食客数千人,金玉如山,甲第连云,奇珍异宝不可胜数。又延览天下名士,凡有闻见著为集论,名为《吕氏春秋》。悬于咸阳市门外,若有人能够增损一字者,予以千金。悬告十余日,无人敢增损一字,吕不韦遂将此书颁行天下。

吕不韦曾说,秦国崛起非秦王一人之功,而是贤臣、百姓的功劳:“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

这些话挑动着嬴政敏感的神经。

秦王与吕不韦最后走向决裂,原因是君权与相权之争,霸道与王道之争,也是法家与诸子学说之争,与血缘并无关系。

却说秦庄襄王去世时,赵姬不过三十岁左右,骤遭大故,竟作孀姝,她本是个送旧迎新的歌姬,怎禁得深宫寂寂,长夜孤帐?空守了几个月,终有些忍耐不住,好在吕不韦是个旧欢,乐得再去勾引,继续前盟。吕不韦也是有情,便与她重整旗鼓,颠鸾倒凤。宫娥彩女统是太后心腹,守口如瓶。秦王政终究还是个少年,未识其中情景,所以两口儿暗地往来,仍然与伉俪相似。

几年过去,秦王政已将弱冠,不韦也渐渐老了。偏太后时常宣召,吕不韦不胜烦恼,于是荐贤自代。凑巧有个浪子嫪毐,不韦召为舍人,先向太后说明,太后果然欢喜。吕不韦一面令人告讦嫪毐有罪当置宫刑,一面又厚贿刑吏将他拔去须眉,并未阉割,冒作阉人入侍太后。太后如获至宝乐不可支,朝朝暮暮卿卿我我。此时夏太后病逝,嫪毐遂与太后密商,诈言宫中不利母后,应该迁居避祸。秦王政不知有诈,就请母后徙往雍宫,嫪毐当然从往。从此母子离居不必顾忌。太后又一连生了两个男孩,于是封嫪毐为长信侯,食邑山阳,接着又加封太原郡国。凡宫室车马衣服等物,均归嫪毐主管,嫪毐真是快活极了。

却说嬴政称丞相吕不韦为“仲父”。仲父相当于叔叔,古代人用“伯、仲、叔、季”作为兄弟之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秦国虽然连丧国君,但军事和经济实力仍然雄厚,不断对六国发动战争,并且接连取得胜利。

在齐、楚、魏、燕、韩、赵6 国中,韩国最怕秦国。庄襄王在位的时候,秦韩两国数次交战,韩国屡战屡败,只好向秦国让出成皋、上党,韩国的版图越来越小。后来魏公子信陵君率领有韩国参加的5 国联军击败过秦国一次。柿子拣软的捏,秦国把这笔帐记在韩国头上,扬言要在韩国头上出气。韩国君臣整天商量抗秦良策,可就是想不出好办法来。

有一天,韩国管水利的官员郑国对韩王说:可以不用一兵一卒抗御强秦。

郑国的妙计就是让韩国各地贴出缉捕公文,说郑国私通敌国图谋不轨,事发后潜逃,令各地官员将他缉拿归案。

于是郑国来到秦国避难。

郑国对秦王说:“蒙大王收容,臣愿以治水小技报效大王。关中八百里秦川,若能解决水资源,强秦为王指日可待!”

秦王同意了郑国的计划,并且为这项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工程进行了一年时间,秦国花掉了扩军备战的专款,军饷也被调往治水工地使用,秦国准备攻打韩国的计划只好搁置下来。

吕不韦本来就不赞成这项水利工程,因为秦王热情支持,他才没敢多说。工程进行到一年时间,秦国的花费实在太大。吕不韦派人暗中调查,才知道郑国是韩国派遣来的。郑国的计划是用这项水利工程拖住秦国,使它没有财力和物力攻打韩国。最后再让这项工程失败,把秦国的国力消耗掉,这时韩国再联合关东各国攻打秦国,制强秦于死地。

郑国被吕不韦捉拿后,对自己的使命供认不讳。吕不韦将这件事告诉秦王,秦王说要亲自审问郑国。

吕不韦把郑国押解到秦王面前。秦王立刻叫人替郑国解绑,让郑国坐下后才对他说:“先生是韩国的臣子,忠于韩王是应该的。先生受韩王之托,重韩王之事,不惜以生命冒险,这样的精神嬴政十分敬佩。现在先生对我秦国犯下死罪,可以说是以生命报答了韩王。但是我不杀先生,先生的生命已经与韩王无关,我求先生今后能像对待韩王那样对待秦国,嬴政决不会亏待先生。”

郑国听了秦王的话,立刻跪倒在地对秦王说:“郑国知道韩国的气数已尽,一切措施也只是帮助韩国苟延残喘,绝对改变不了天下趋势。现在大王不杀我,我的余生已经属于大王,一定以死替大王效力!”

秦王扶起郑国说:“将来水渠修成,就以先生的名字命名,叫郑国渠。”

郑国走后,吕不韦对秦王说:“大王这样对待郑国,未免过于宽大,恐怕于法度上说不过去吧?”

秦王说:“在水渠上我们损耗了无数的人力、财力,杀死郑国,秦国还没有个懂水利的人取代他。这一来,我们的时间、财力、人力全付诸东流。我不杀郑国,让他把水渠修成,这样关中可以永远解决缺水的问题,这正是王天下的坚实基础。”

吕不韦说:“大王看得比我深远。只是怕郑国......”

秦王说:“韩王对郑国只不过有俸禄之恩,郑国就替韩王卖命,我对郑国有活命之恩,而且俸禄又远远超过韩国,郑国一定不会负我。”

后来事实证明秦王对郑国的处理是英明的,不到三年时间,水渠就修成了,泾河之水流经关中良田,八百里秦川一片沃土,成了秦国的粮仓,为秦国统一中国打下了物质基础。秦王也没有食言,将水渠命名为“郑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