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0章 周勃与陈平
第80章 周勃与陈平
却说周勃因为拥立文帝有功,每次退朝时总是一副骄横的样子;而文帝却经常目送他离去。有郎中袁盎从旁瞧着,独出班启奏道:“陛下视丞相何如人也?”文帝道:“丞相乃社稷臣也!”袁盎道:“丞相乃是功臣,不得称为社稷臣。古时社稷臣所为,必君存与存,君亡与亡,丞相当吕氏擅权时,身为太尉不能救正;后来吕后已崩,诸王侯共谋讨逆,丞相方乘机邀功。今陛下即位,特予懋赏敬礼有加,丞相不自内省,反而面有得色,难道社稷臣果然如此么?”文帝听了默然不答。从此见勃入朝辞色谨严。周勃觉得有异,未敢再夸。
却说有天文帝顾问右丞相周勃道:“天下凡一年内决狱几何?”周勃答称未知。文帝又问每年钱谷出入几何?周勃又说不出,仍言未知。口中虽然直答,心中却很是怀惭,急得冷汗直流湿透背上。文帝见周勃不能言,更顾问左边陈平。陈平也不熟悉此事,靠着一时急智随口说道:“这两件事各有专职,陛下不必问臣。”文帝道:“这事何人专管?”陈平答道:“陛下欲知决狱几何,请问廷尉。要问钱谷出入,请问治粟内史。”文帝作色道:“照此说来,你究竟主管何事?”陈平伏地叩谢道:“陛下不知臣驽钝,使臣待罪宰相,宰相的职任,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职务,关系却是很重大呢。”文帝听着乃点首称善。周勃见陈平对答如流,更觉得相形见绌。待文帝退朝,与陈平一同趋出,便向陈平埋怨道:“君奈何不先教我!”。陈平笑道:“君居相位,难道不知己职。若主上问长安盗贼尚有几人,君将如何对答哩?”周勃无话可说,默然退归,自知才不如平,已有去意。可巧有人对他说道:“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小心功高震主引火烧身。”周勃被他一吓越觉寒心,当即上书谢病,请辞右丞相的职务,文帝准奏将其免职,专任陈平为相。
周勃免相归国后,身享富贵原无不足,但回想昔日手诛诸吕,迎立代王,威震天下,如今失势家居,惟恐学了韩信、彭越束手受诛,偏又想不出免祸方法。
人生祸福本无一定。周勃果能谨慎家居,原可无事,谁知他年老智昏,更兼畏惧到了极点,行事愈觉颠倒。河东郡守尉出巡各县,到了绛邑自然来见周勃。周勃一听说守尉到来,便以为是来拿他。一时急得糊涂,竟然想出一个方法,每次守尉到来他便全身披挂,且命家人各执兵器随身保护。守尉以为他显摆威风,不过付之一笑。
试想守尉如果真的奉诏拿他,周勃披甲持兵又有何用?反抗朝廷更是罪上加罪。周勃想出此法不但于事无益,反而惹出祸来。他的这种作为传到外间,有人就奔到长安上书告发,说是绛侯周勃谋反。文帝得书不知真假,便饬河东郡守尉将周勃捕拿来京,交与廷尉讯明有无谋反情事。季布入内宣读诏书,周勃白白被他捆起解到长安。偏又遇着一班如狼似虎的狱吏前来侮辱虐待。周勃心中气愤不肯出钱贿赂。偏狱吏冷嘲热讽让他受气,周勃只好取出千金馈遗狱吏。狱吏得人钱财替人消灾,在文牍背后写了五个字取示周勃。周勃仔细瞧着,乃是以公主为证五字。周勃如梦方醒,待家人入内探视,即附耳说明。原来周勃有数子,长名胜之娶文帝之女为妻,胜之平日与公主不甚和协,此时为了父亲不得不央恳公主转圜。公主见胜之五体投地恳求,不由嫣然一笑入宫代求去了。
却说朝中公卿见周勃下狱,都知他是冤枉,但无人敢向文帝明言,只有袁盎在文帝前一力保其无罪,文帝迟疑未决。这时薄太后已得公主泣请,便召文帝入见,文帝应召进谒。太后竟取头上帽巾向文帝面前掷去,且怒说道:“周勃诛杀诸吕的时候,身上带着皇帝的印玺,手里握着重兵,他不在那个时候造反,今天住在一个小县,反而要谋反吗?”文帝只好向母亲谢罪,并立即派使者持皇帝信节赦免周勃,恢复他原有的爵位和封地。
周勃获释之后说:“我曾经统帅过百万雄兵不曾畏忌,但怎知狱吏的尊贵呢!”说罢便上朝谢恩。听说袁盎在文帝面前极力救他,便与他深相交结。周勃经此大狱自明心迹,从此心安意泰享受清福。
一日文帝与窦皇后、慎夫人同到上林苑游幸,晚上在上林苑举行盛宴。由于慎夫人是汉文帝的宠妾,在宫中常与皇后平起平坐,上林郎官按照惯例,把慎夫人坐的座位也安排在与皇后对等的上席。
中郎将袁盎见到后,让内侍把慎夫人坐的座位撤至下席。
慎夫人平日仗着文帝宠爱,尝与窦皇后并坐并行。窦皇后起自寒微,经过许多周折幸得为后,所以遇事谦退格外优容。俗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此次偏遇袁盎叫慎夫人退坐下首。慎夫人大怒,不肯入下席就坐。
汉文帝也怪袁盎多管闲事,于是拉着慎夫人乘辇回宫。
袁盎跟在后面同入宫门,乘汉文帝怒气稍息时进谏道:“臣闻尊卑有序,然后上下和睦。今陛下既立皇后,则慎夫人便是姬妾。妾与后岂可并坐?陛下心爱慎夫人,不妨厚加赏赐,何可紊乱秩序。前鉴非远,宁不闻当时‘人彘’么!”文帝听得“人彘”二字不由恍然大悟,怒气全消。时慎夫人已经入内,文帝也走将进去,把袁盎说的话照述一遍。慎夫人立时气平,并赐给袁盎金五十斤。慎夫人从此不敢恃宠骄傲,后来得保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