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8章 大将军卫青
第108章 大将军卫青
元朔二年春,梁王刘襄(刘买儿子),与城阳王刘延(刘章孙)先后上书,愿将属邑封给弟弟,武帝见奏未决。主父偃进言道:“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易于制伏;今者地方千里,平时骄奢淫乱,有事则合纵谋逆。若依法削小其地,必致群起生变。晁错之事,可为前车之鉴。据臣愚见,诸侯王子弟少者几人,多者十几人,惟有嫡长子才得嗣立,其余虽系骨肉,并无尺寸之封,未免向隅。愿陛下令诸侯王推恩分割其地,封子弟为侯。表面上人人喜得所愿,实则分裂其国,使其弱小易制。”武帝听了称善,乃下诏允准梁王、城阳王之请。又通告诸侯王有愿分与子弟属邑者,许其奏闻照办。于是诸侯王子弟皆得封邑,藩国由此削弱。
却说燕王刘泽的孙子刘定国承袭封爵,日夕肆淫,父死未几,便与庶母通奸,私生一男。又把弟妇占住作为己妾。后来越加淫纵,连自己的三个女儿也逼之侍寝,轮流交欢禽兽不如。郢人上书切谏,反触彼怒,意欲将郢人论罪。郢人打算入都告发,偏被刘定国杀死灭口。刘定国的妹妹为田蚡夫人。田蚡得宠,定国也依势横行,元朔二年刘蚡已死,郢人兄弟乃诣阙诉冤,并托主父偃代为申理。主父偃前曾游燕,不得见用,于是借公济私,极言刘定国行同禽兽不能不诛。武帝遂下诏赐死。刘定国自杀,国除为郡。
故孝王刘将闾的孙子名叫刘次昌,元光五年继立为王,他是一个翩翩少年,母纪氏特将弟弟的女儿配与为婚,刘次昌素性好色,见纪女姿貌平常,当然白眼相看,名为夫妇实同仇敌,纪女不得夫欢,便向姑母前泣诉。纪太后顾恋侄女,便令女儿纪翁主代为调停,不准后宫姬妾媚事刘次昌。纪翁主已经嫁人,年比刘次昌长大,本是刘次昌的姐姐。刘次昌被姐姐管束不能私近姬妾,索性就与姐姐调情,演那齐襄公鲁文姜的故事,只瞒过了老母,纪女仍然冷落宫中。
当时有个齐人徐甲犯了阉刑,充作太监在都备役,得入长乐宫当差。长乐宫系武帝母后王太后所居,见他口齿敏慧便常令侍侧。王太后有女修成君,修成君有女名娥,尚未许人。徐甲禀白太后,愿为修成君的女儿作伐赴齐说亲。王太后自然应允,便令徐甲即日东行。主父偃也有一女欲嫁齐王,闻徐甲奉命赴齐,也托他乘便说合。徐甲应诺而去。及抵齐都见了齐王,便将大意告知,齐王一听哪有不愿意的?可是纪太后得知后勃然大怒道:“王已娶后,后宫也都齐备,难道徐甲不知道么?况徐甲是个太监,不思自尽职务反欲乱我王家,真是多事!主父偃又怀何意,也想将女儿入充后宫?”说到此,即命左右将徐甲赶走!徐甲得知齐王与姐姐相奸,即西归对王太后说道:“齐王与姐姐相好,臣未敢与他订婚。”王太后思想开放,听说后随口说道:“既如此,那就不必再提了!”
徐甲怅然趋出,转报主父偃。主父偃见齐王不肯纳女,心里很不高兴,乐得乘此奏闻,给他一番辣手。计画已定,便入朝面奏道:“齐都临淄户口十万,市租千金,比长安还要富庶。今齐王与姐姐犯奸,理应遣使究治,明正典刑。”武帝便使主父偃为齐相,嘱他善为匡正毋得过急。主父偃阳奉阴违,一到齐国便要查究齐王糗事。一班兄弟朋友听说主父偃荣归故乡,都来迎谒,主父偃应接不暇,索性一并召入,取出五百金按人分给,且正色与语道:“诸位原是我兄弟朋友,可记得从前待我情形?我今为齐相,不劳诸位费心,诸位可取金自去,以后不必再入我门!”众人听了都很愧悔,不得已取金散去。
主父偃乐得清净,遂召王宫侍臣鞫问齐王奸情。侍臣不敢隐讳,只好实供。主父偃即将侍臣拘住,扬言将奏闻武帝,意欲齐王向他乞怜,好把一国大权让他掌握。哪知道齐王年轻胆小,一遭恐吓便去寻死。主父偃据实奏报。武帝大怒,即命褫去官爵下狱治罪。御史大夫公孙弘好似乎与主父偃有仇,必欲置他于死地。上书说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武帝乃下诏诛杀主父偃并及全家。主父偃贵时门客不下千人,因为害怕连坐无人敢过问。独洨县人孔车替他收葬。武帝听说后称孔车为忠厚长者,并不加责。
却说韩安国屯兵渔阳,因兵败被匈奴虏走千余人及大量牲畜,汉武帝派使责备,并迁他到右北平。
韩安国被贬官降职,内心觉得非常羞愧,时常闷闷不乐,最终在元朔二年呕血而死。武帝下诏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受命便欲报复私怨,奏请武帝将霸陵尉随军调用。武帝准奏,霸陵尉被调到军中,李广一见便喝令左右推出斩首。一面上书武帝陈明情节,自行请罪。武帝赐书免究,令其尽力防胡。李广奉命到了右北平接任,早有消息传入匈奴。
匈奴本想来侵右北平,今闻李广当了郡守,遂将此举作罢。
一日武帝有诏,选择卫将军舍人用为郎官。卫青奉诏,也不问其人贤否,但拣舍人中家产富足者十余人,命其自备鞍马绛衣佩剑,开具姓名预备入奏。忽报少府赵禹前来拜谒,卫青延入相见,谈及此事。卫青传令唤进所选舍人,遍请赵禹看过是否合格。赵禹逐一唤到近前问事,大都不能对答,一连问了十余人,竟无一人明白晓事。赵禹便对卫青说道:“主上下诏举将军舍人者,欲得文武贤才之士也。君但取富人应诏,一无智略,如何去得?”卫青被赵禹说得羞惭满面,于是尽召门下舍人共一百余,请赵禹代为选择。赵禹逐名问话,末后指着二人对卫青说:“只有这两人可以入选,其余无一可用。”卫青举目观看,原来一名叫田仁,一名叫任安。
卫青见二人贫穷,意中甚是不满,待赵禹去后,便向二人说道:“你们要自备鞍马新衣。”二人心想将军明知我家贫穷,却有意将我奚落,也就负气答道:“家贫无力备办。”卫青闻言怒道:“你二人既然自知家贫,又何必出此言语颜色怏快,似乎是我有求于你”卫青说罢含怒入内,待要另选,又不知何人合格,且辜负赵禹一番好意,不得已将二人姓名开列上闻,一面给与二人衣装预备召见。
武帝看了名单,立即召见二人,问道:“汝二人有何才干,可互相推举。”田仁对道:“提桴鼓,立军门,使三军之士乐于死战,仁不及任安。”任安亦对道:“决嫌疑,定是非,治理官事,使百姓无怨心,安不及田仁。”武帝听了大笑称善,皆拜为郎中,使任安护北军,田仁监护沿边田谷于河上,二人由此显名。
看官试想卫青一旦富贵,忘却自己本来面目,却嫌田仁、任安贫穷,真不可解。但他虽然知人不明,还肯听从赵禹之言,还算不错。
卫青本是平阳公主家家奴,如今既为大将军,仍时到公主处问候。主家一班奴仆见他仪从煊赫,心中十分羡慕。此时公主之夫曹寿已死,其子曹襄嗣爵为侯。公主年近四十,耐不住寂寞寡居,意欲择人再嫁。当下召问仆从道:“列侯之中,何人最贤,可以嫁之?”左右皆言大将军卫青。公主笑道:“此人本在我家,常骑马从我出入,如何以他为夫。”左右道:“方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封候,举朝尊贵无比,公主若欲择夫,除了他更有何人?”平阳公主听了暗思有理。且卫青方在壮年,身材状貌很是雄伟,比前夫曹寿大不相同,我若嫁得此人,也算是后半生的福气,只是眼前无人作主,未免为难。左思右想只有去找卫皇后撮合,或能如愿,于是淡妆浓抹,打扮得齐齐整整,自去求婚。此时皇太后王氏已经崩逝一年。公主夫丧已阕,母服亦终,所以改著艳服乘车入宫。卫皇后见她衣饰便已瞧透三分,及坐谈片刻更觉了然,索性将它揭破再作撮合。平阳公主也顾不得羞耻,只好老实说明,卫后满口应允。俟公主退归,一面召入卫青与他熟商,一面告知武帝恳为玉成,双方说妥,竟颁出一道诏书:令卫大将军尚平阳公主。不知诏书中如何说法,史书中没有记载!
成婚这一日,大将军府中布置礼堂,靡丽纷华不消细说。到了凤辇临门,请出那再醮公主,与大将军行交拜礼,四座宾朋男红女绿,都为两位新人道贺,哪个不说是美满良缘!不过卫青并未断弦,又尚平阳公主,不知如何处置故妻。
卫青既娶平阳公主,与武帝互为郎舅,你叫我姐夫,我也叫你姐夫,君臣之间,又添一重戚谊。当日朝中一班公卿列候,见了卫青都低头下拜,不敢与之抗礼,独汲黯一人长揖不拜。卫青与汲黯素来相得,并不计较。旁人见了私对汲黯说:“主上意欲群臣尊敬大将军,大将军何等贵重!君此后与之相见不可不拜。”汲黯答道:“不然,以大将军之贵,若能贤下士,岂不更见贵重?”卫青闻得此言,愈觉汲黯之贤,每遇朝廷疑难之事便向他请教,敬重汲黯过于往日。
武帝的同胞姐姐,除了平阳公主外。还有隆虑公主和南宫公主,她们都是王娡所生。
隆虑公主的丈夫是馆陶公主的二儿子陈蟜,也就是阿娇的哥哥,婚后隆虑公主迟迟不孕,很多年后才生下儿子,后来被封为昭平侯。
因为儿子得来不易,隆虑公主很宝贝他,可是在为妈妈馆陶公主服丧期间,陈蟜犯下了私通之罪,他因为害怕选择自杀,隆虑公主便成了寡妇。
隆虑公主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汉武帝感念姐姐为自己做出的牺牲,就把自己的女儿夷安公主嫁给了她的儿子昭平侯。
由于母亲的溺爱和身份的尊贵,昭平侯变得胆大妄为。隆虑公主深知儿子的缺点,她怕自己死了以后,儿子会落得和他父亲一样的下场。
所以当隆虑公主的身体越来越差,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她请求汉武帝,如果自己的儿子将来犯了错误,请放他一马。
汉武帝答应后,隆虑公主才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果然隆虑公主死后不久,昭平侯就犯错了,他醉酒后杀死了隆虑公主的保姆,廷尉立即向汉武帝禀报。
汉武帝很纠结,昭平侯不仅是外甥,还是驸马,姐姐临终前的请求也再三闪过,可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他为昭平侯破例,以后又如何在天下人面前树立威信呢?考虑再三,汉武帝还是大义灭亲,处死了昭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