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在看世界,也被人间温情治愈
(一)快递分拣
最初步入大学对兼职有一种特别的执念,和同学商量后一同前往产业园区快递分拣公司。负责人通知下午七点正式上班,第二天早上五点下班。
我们提前到达工厂外,等待负责人登记信息和发工装。我们穿上工装后站在一旁等待集合,趁着还有时间刷视频和拍照。
“不行!只能三百五十块。”嗓音粗犷有力。
我的视线从手机转移到面前的人的身上,男人大概三十岁,一手拿着馍夹绿辣椒,一手拿着手机在来回翻看。
负责人从他手里夺过手机,态度坚定:“不行,这是厂长买的,厂长说最低四百五十块。你总不能让我给你贴钱,这部手机还是我帮你从厂长那里争取的。”
两人僵持不下,负责人要把手机放进包装盒里,男人不肯。男人要三百五十块买下手机,负责人面露难色不愿答应。
上班时间到,负责人给我们指个方向先去厂里集合,事情的结局只有当事人知道。
我跟着人群来到指定的地方等候安排,戴上头套进入厂房内。年龄大的、没有工作经验的,甚至性别都会成为各个部门负责人的选拔标准。
旁边的女人和我搭讪:“你们俩之前来过吗?”
我摇了摇头:“没有,第一次。”
后来我们俩被分在同一组:将快递按照首字母的单号分好放到传送带上。
一开始我和同伴不知道可以自己控制挡板的开关,我们面前的货堆成山,旁边的大姐嫌我们俩干得慢,阴阳怪气:“就这还是大学生呢,快点干。”
出门在外,我和同伴短暂对视后继续干活。中途我被旁白的大姐喊去装大件快递,拖着袋子再次回到原来的位置时,同伴愁眉苦脸看着我,手上的活还在进行。
她愁眉苦脸看向我:“你终于回来了,这会儿快递又多了,我一个人真的忙不过来。”
在大姐的监视下我们俩不敢有丝毫懈怠。
大姐去其他的工作岗位,站队时和我们搭讪的女人走过来,帮我们分拣快递。女人安慰我俩:“她就是嘴臭,说话难听,你俩别放心上。”
我看向大姐,她说:“没关系,你可以喊我张姐,今晚有事就找我。”
张姐教会我们俩如何去控制机器,用哪种姿势分拣快递可以适当减轻身上的酸痛。旁边的大姐回来的时候,张姐阴阳怪气:“也不知道哪个狠心的婆娘把快递全分在两个小姑娘这边,把人家小姑娘累死,自己还能做到袖手旁观。”
此言一出,大姐脸都要气绿了,本想着怒视张姐,没想到被张姐更胜一筹瞪回去。
半夜一点,大家暂时离开岗位去吃饭。我和同伴随着人群走出厂房,随意坐在路边的石阶上。
寒冬腊月,野风刺骨。门口的小摊挤满人群,疲惫已经让我们忘记当初为何要来到此处。
用餐时间过后,大家继续回到自己的岗位,晚饭过后的工作时间短,分配的包裹相对较少。张姐抽空就过来帮我,最后打扫卫生的时候其余人在挑选打扫工具,张姐随手拿起一套打扫工具拉着我走。
在后来的闲聊中得知,张姐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儿,学校也在同一条路上。
张姐看着我,脸颊上是温柔的笑容:“我要是知道我女儿来干这种活,我会心疼的,瞒着父母来的吧?”
我鼻尖一酸,扯着嘴角笑笑。
“出来兼职要注意安全,也要注意身体,比如说这种活干一次就好,不要长久干。”
现场管事的人看过来,张姐把自己手里的工具塞给我,弯腰捡地上遗落的包裹。
下班时间到,张姐带着我到集合的区域,中途我被一群中年男性用不怀好意的眼神上下打量着,张姐回过头牵着我的手往前走。
下班后,我和同伴跟着人群离开厂房,一个忙碌的身影从我们背后超越。
“你们俩不吃东西吗?”张姐一手托着甑糕,一手拿着筷子。
我摇摇头,张姐和我们并排走,边走边吃,手里的甑糕三五分钟全部下肚。
三只影子照在忽明忽暗的柏油路上,张姐环顾四周在提防着什么。
大约二十分钟,我们站在公交站台上赶第一场回学校的公交。寒风凛冽,冻得张姐直跺脚。上车后张姐倒头就睡,我注视着窗外的风景,原来生存如此不易。
下午两点钟,一百五十块的工资准时到账。看着账户余额的一百五十块,昨夜的疲惫烟消云散。思来想去,给姐姐买了一箱她最喜欢的烟薯,给母亲买她喜欢的猕猴桃,剩下的钱存在小荷包里,后面用来报名计算机二级。
(二)重在参与的服务员
班里有一位同学在餐饮店兼职,考虑再三我决定和她一起去,之后还有一位同班同学,我们三个人在同一家餐饮店兼职。
元旦那天店里格外忙碌,原本晚上九点半下班,店长临时问我们是否愿意加班一个小时,车费她报销。
我们答应下来,临时加班一小时。晚上九点半我在休息室接到姐姐的电话:“下班了吗?”
鼻尖染上阵阵酸意,我:“没呢,店长临时说今天顾客太多,我和朋友同意加班一小时。”
听到姐姐声音的那一刻,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外面阖家团圆,我独自坐在后厨只能稍缓身上的疲惫。
晚饭时间,同事和店长坐在一起吃丰盛的晚餐,我坐在旁边发呆,什么山珍海味都不足够吸引我的味蕾。
我的脑海里把所有能想到的事情想一遍,却什么都想不通。
一天的兼职在忙碌中结束,我裹紧羽绒服坐在出租车上,口袋里的电话响起。
我按下接听键,电话那边是母亲疲倦的嗓音:“下班了吗?回学校了吗?下次别去了。”
我低点头,母亲深深叹气继续说:“刚才和你打完电话,你姐就没再睡说要等你下班。”
那一刻,爱的具象化是疲惫时恰逢其时的电话,是电话那头的关心。
兼职第一天,顾客问我:“你好,我是你们家会员,想要一份洋葱圈可以吗?”
我手里捧着电饭锅跑去问店长:“店长店长,十三号桌的顾客说她是会员,可以送一份洋葱圈吗?”
店长送一份宝宝餐给第十三号桌,客人拉着我说:“谢谢你,没想到你们直接送一份宝宝餐。”
第一天什么都不了解,第二天店长直接安排我负责蒸米饭,这样可以减少和顾客的接触,也不用总是抱着电饭煲的内胆在顾客和后厨之间跑来跑去。
一锅垂涎欲滴的米饭需要经历:洗锅、淘米、放进电饭煲、定时、蒸熟后保温。
我在八个电饭锅之间忙得不可开交,一位老先生捧着盛米饭的小碗站在我旁边。低声问我:“你们这米饭是怎么蒸出来的?和家里蒸出来的不一样。”
我:“洗锅、淘米、放进电饭煲、定时半个小时。”
老先生语气坚定:“我不相信,不可能。”手里端着两碗米饭头也不回地走向包间。
正值用餐时间,店里顾客多,前厅后厨忙得不可开交。顾客饥肠辘辘,员工马不停蹄,中年妇女拿着盛米饭的小碗凑到我耳边说:“你们这米饭真香,只吃米饭我可以吃两碗。”
打工人怨气附体,听到顾客这么说,扫视面前见底的电饭煲,内心无比煎熬。
店长人很好,在元旦节的前一天下单零食和饮料放在店里喊我们去拿自己喜欢的,第二天会买一整箱的香蕉和耙耙柑放在员工休息的区域,元旦的那三天双倍工资店长没有因为我是兼职拒绝我去工作的请求。很感谢遇到好的老板,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