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家五百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一朝流离六百年

洪武二十三年,应天府江浦县,二凤山下农家院。

院外十几个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在树下小憩。

院中,李祺坐在柳树下,遥望苍翠青山,只觉人生无常,未来不可预测。

谁能想的到呢?

半个月前,他还在电竞房里玩着《大明世家五百年》这款3A游戏大作,一揉眼就穿进了游戏中,来到了六百年前的大明洪武二十三年。

而他的身份——

“李祺,字景和,大明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之子,尚皇帝朱元璋长女,临安公主朱镜静,生二子李芳、李茂,帝颇重祺,四方水旱,每命祺往振济。”

李祺心中默念着史书上对原身的记载。

“洪武二十三年……”

“洪武二十三年,有人告发李祺之父李善长,明知丞相胡惟庸有谋逆之心,却不揭发,狐疑观望,皇帝震怒,认为李善长大逆不道,夺韩国公爵位,夷其三族。

李祺因驸马身份得以免死,夺功名勋爵,废为庶人,李祺与公主之子李芳、李茂因公主血脉,得以免死,李祺夫妇以及子女流放到江浦县,最终,李祺在流放地病死,终生不曾离开这里一步。”

这就是原身在历史上的一生。

李祺穿越后,曾试图改变李氏覆灭的结局。

但李氏宛如深陷蛛网的飞蛾,覆灭韩国公府的滔滔大势已成,他根本无从抵抗大厦倾覆!

一个个文字在心间流淌,似潺潺溪流,带着至高皇权下的微彻寒意。

袖手轻抚,他的个人信息清晰落在眼前。

【族长:李祺(罪人)

家族等级:庶族(罪责未消)

六维天赋:

内政:84;权变:86;军略:85;统率:87;勇武:52;学术:60。

嫡系子弟:0。

族长声望:-100(罪人之子-100)(最低-100,最高100)

家族声望:-100(谋逆罪孽之族,人人避而远之)(最低-100,最高100)

香火值:0(未开启)

成就值:0】

《大明世家五百年》是一款大明时期的历史类家族养成流游戏。

玩家进入游戏后会随机一个身份,而后建立一个家族,这个家族会随着明朝历史进展不断延续。

在不谋朝篡位当皇帝的情况下,家族嫡系存活五百年,即可通关。

李祺落在自己的六维属性上,眼神一暗,“李善长之子,仕途断绝,背着家族罪孽,还在洪武朝,真是天崩开局,不知道新手大礼包能开出什么来,是否能帮助我尽快破局。”

……

深夜,孤灯微烁。

李祺没睡着,从穿越后系统就已经在更新,他在等待新手大礼包,继而制定接下来的计划。

“叮。”

【新手礼包接收完毕,获得地阶道具:半圣之姿;获得地阶道具:大儒传承。】

【地阶·半圣之姿(兴我道者,必此子也):六维学术天赋提升至90以上,内政、权变天赋提升至80以上,获得早慧、老成、正道、灵变、感染五大特性。】

【地阶·大儒传承(为往圣继绝学):立刻获得海量儒家知识,晋升为当世大儒。】

系统中的道具由高到低分为天、地、玄、黄四阶,天阶几乎不可见,地阶很少见,大多都是玄阶和黄阶道具。

李祺噌的一下坐起,他就知道李善长之子这种天崩开局,新手道具一定很强,果然如此。

这两件道具看起来很像,但侧重点各有不同,一个是直接灌顶,但上限被定死,仅仅只是大儒。

另一个是还需要花费时间成本自己去学习,但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历史上的半圣都是什么人,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

“这两件道具一出,这是要让未来的家族走经学世家的路线?”

李祺的主线任务是让李氏家族绵延五百年。

没有超凡之力协助,是做不到的。

李祺的目光落在了人物属性中,【族长声望:-100(罪人之子-100);家族声望:-100(谋逆罪孽之族,人人避而远之)】这两条上。

“一个家族未来的昌盛,在于家族初期打下的底子,现在的李氏相当于一个负资产的公司,不说未来的发展,首先要扭亏为盈,所以李氏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这两项声望补回去。”

“增加声望,在仕途断绝的情况下,士林扬名是增加声望的不二之选,但这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李氏首先要被皇帝赦免身上的罪行。

待在这个山村里面,任我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如今破局的关键,是得到皇帝宽宥赦免!

好在我提前就做了一手准备,现在有道具在,可以做第二手准备。”

韩国公府被抄家灭族,是因为被胡惟庸案牵连,胡惟庸案是洪武四大案之一,杀了二十几位开国公侯,连坐了三万余人。

朱元璋还将抄家名单统合起来,特意颁布了《昭示奸党三录》,这一举动让天下惊悸,甚至称得上是震动史册。

至少在洪武、建文、永乐三朝,这是绝对翻不了的铁案。

但李祺必须要给父亲李善长平反,为他追封、为他上谥号,甚至让他配享太庙,否则整个李氏后裔都要永远背着罪人后裔的案底。

罪人后裔和功臣后裔的待遇和名声,那怎么能一样呢?

于是话又转回来了,要完成这些事情,那就不能留在江浦,要回到京城才行。

而且李祺每次想到那些看守他的锦衣卫看过来的眼神,以及江浦县令的眼神,都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有人要害他!

“回京城!”

“必须立刻回京城!”

李祺不小心弄出了声响,他的妻子临安公主也醒了过来,见李祺坐着,伸手点了灯,屋中亮堂了几分,她柔声问道:“驸马,夜深了,怎么还不休息?”

李祺幽然望着临安公主,而后视线落在她平坦的小腹上。

穿越后他意识到滔滔大势已经压顶,韩国公府大厦倾覆的结局不可改变,他流放的结局不可改变后,系统的新手大礼包也没有出现后,他就做了最后的准备——

让临安公主怀一个孩子!

听起来有些儿戏,但却很有效,若是临安公主有孕在身,皇帝总不可能让他宠爱的女儿在江浦县的乡下生产。

又因为这个孩子是公府覆灭前怀上的,可以完美避开守丧期不能同房的规矩。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不确定临安公主是不是真的怀上了,所以还是要做另外一手准备。

这些事自然不能对临安公主道出,李祺温声道:“在想如何能为韩国公府平反,在想怎么回到京城。”

临安公主眼底闪过一丝心酸,她的丈夫本是公侯冢子,却一朝陷于淖泥之中,心里不知道该多惶恐难过。

但她能保住李祺的命已经是极限,只能安慰道:“驸马,父皇只是被奸人蒙蔽,事后他一定能明白公府是被诬陷的,他从小就疼我,待时机成熟,我给父皇送信阐明此事。

驸马你未来说不准还能承袭韩国公的爵位,重新回到朝堂之上。”

临安公主声音越来越低,朱元璋的确疼爱她,这是记录在史册上的,但这不意味着她能干预政事,尤其是牵连一公二十一侯的大案。

李祺摇摇头,郑重道:“胡惟庸案牵连太广,翻案就是打父皇自己的脸,所以为韩国公府平反是不可能的。

为夫背着这么重的罪,这一生仕途已断,不作他想!”

说到这番话时,李祺目光再次落在了自己的六维天赋上。

他是文武全才。

但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上,那些才华惊世,却因为出身问题,或者站错了队而被流放、边缘化,最终郁郁而终的人还少吗?

既然现在已经是李祺,那公府败落时的下场,李祺也只能接受。

李祺并没有如何消沉,虽然从他个人来看,他这一生已经注定不能踏足巅峰了,但拉长到一个五百年的家族,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临安公主只觉她夫君的眼睛异常的明亮,如同天上最璀璨的星辰。

“人生在世,不为自己谋划,也要为后人争一二前程,为夫不想让祖宗蒙羞,不想让芳儿、茂儿泯然众人。

为夫想要为他们铺一条青云之路,作他们的脚下石、登云梯,倘若有幸后人争气,日后自有为公府翻案,为祖宗正名之时!

到了那个时候,为夫的一切付出和牺牲都值了。”

不争一时,而争百世,既然做不了家族历史上最高的那座山,那就做家族历史中最坚实的那块地基。

她的丈夫真的不一样了,在灭门之祸发生后,没有丝毫衰颓,反而生出了一股昂扬独步之气!

临安公主道:“驸马,你如今才刚刚而立之年,父皇却已花甲之岁,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昔年岳武穆被秦桧构陷,等到宋孝宗即位,当即为岳武穆平反。

翌日,我大明朝天日改换,太子兄长登临九五,他生性仁善,李氏亲朋故旧也多在朝中,未必没有洗刷冤屈的翻案之日!”

这番话若是让外人听到,难免有诅咒君父之嫌。

临安公主说完,心中已经深觉惴惴不安,但为了安慰夫君李祺,她别无他法,只能道出此情。

李祺深知妻子说的很有道理。

历史上太多这样的事了,最有名的莫过于乾隆那个大孝子,把他爹雍正的政策、用人掀了个底朝天。

如果太子朱标即位,他本就对朱元璋大肆株连之策不满,一定会为诸勋贵之家翻案,再加上蓝玉等人在朝,李氏复兴只需要一道旨意即可。

但。

唯有李祺一人知晓,接下来的大明十年是何等风云变幻。

一切的开端便是朱标之死!

而这件事能改变吗?

改变不了!

朱标绝不会活过洪武二十五年,这是铁律!

在这个游戏世界中,每一个记录在《明史》中有名有姓的皇族之人,寿数比真实历史中,只会少,不会多。

所以朱标即便这辈子无病无灾,也注定会在洪武二十五年暴毙。

朱标一死,大势滔滔,蓝玉案无可避免,淮西勋贵无路可逃!

李氏的亲朋故旧会几近死绝!

后面上位的皇帝,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棣,都绝不会冒着违逆太祖的风险给毫无价值的李氏翻案!

因为他们的基本盘是文官士人以及靖难勋贵。

但这些话不能说。

李祺低头望着妻子,那张芙蓉面不施粉黛却依旧艳若桃李。

“娘子,父亲一向低调尚且遭此大祸,凉国公蓝玉一向跋扈,父皇早就对他心生不满,怕是不得善终,届时淮西旧贵一空,从军之路,该仰仗谁?

至于重走文臣之道。

我李氏虽然本就是文臣出身,但一来身负爵位不与士林亲近,二来出身寒门,不是那些盘踞江南儒林的大族。

朝中没有靠山,士林没有声望。

况且,科举之道何其难,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

芳儿、茂儿皆是平庸之辈,做个皇亲公侯尚可,若是和那群天资绝伦的文人相争,怕是连举人都考不上。

不是为夫杞人忧天,而是家势危若累卵,千秋之业,眼看就要堕入此间,不可不为之计也!”

李祺作为家族第一代,是穿越者,而且文武全才,本该为家族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成就煊赫门庭,但如今却身负罪孽,前途尽毁,且无可逆转,只能空自枉叹。

李氏后裔要背负着李善长的罪责,以及无数来自暗处的恶意,毕竟多的是人不愿意让李氏复兴,从军、从政之路满是荆棘。

这便是所谓——天崩开局!

听着夫君声声寒彻之语,临安公主恍然已经置身于那个绝望的未来。

她仿佛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孙子,在这个世上,卑躬屈膝、战战兢兢的活着,躲避着四方射来的暗箭!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做母亲的如何能不为子嗣前途谋划,她急声道:“夫君,你既然对局势洞若观火,不知道可有什么计策谋划?”

李祺将目光定定的落在临安公主身上,目光灼热的让临安公主只觉身体发烫,他缓缓道:“李氏前途,尽在娘子一身而已。”

临安公主有些惊疑不定道:“我?我不过一介女流、妇人之辈,能有什么作为?”

李祺道:“娘子切勿妄自菲薄,你是大明的公主,且深受父皇宠爱,这便是谁也比不了的优势。

天下、家国、兴亡,只在父皇一念之间,父皇就是大明的天,是大明的太阳!

李氏身陷囹圄,在常人看来似乎永堕无间地狱,但只要父皇垂眸,有一丝丝的怜惜,立刻便是冰消瓦解,三阳开泰之时。

李氏被卷入胡惟庸案之事虽然无可逆转,父亲身上的罪孽也不可能消除,但李氏已然族灭,若是能让父皇赦免李氏罪过,重返京城。

为夫便有把握能让李氏身上的枷锁一件件除掉!

父皇是最重视亲情之人,为夫想向父皇动之以情,祈求父皇对我们一家四口的谅解。

如今我们一家被困在这座农院中,外面的锦衣卫看守极严,只有你才能送信出去。”

虽然为韩国公府平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回到京城那个政治中心却简单很多。

临安公主明白了,她虽然跟着流放,却依旧是公主,外面的锦衣卫不敢拦她,自然能送信去京城。

她是个很聪明的女人,扬起芙蓉面,“驸马,你要好好想想怎么写信,定要字字斟酌才是,若是一个不慎,只怕会引来更大的祸事,父皇的疼爱和怜悯是有限的。”

从后世而来的李祺如何不知呢?

自古以来皇权至上,生杀予夺。

更不必说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在稳固朱氏皇权方面堪称前无古人,是一套真正能让朱氏皇权稳如泰山的政治制度。

等到杀了蓝玉之后,在后世历史爱好者口中,有“一条狗坐在皇位上都不会被篡位”的戏称。

在君主专制时代,再没有什么能够比讨好皇帝,更快一步登天的路径了。

李祺垂眸,眼中有无限的光彩。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朱元璋想要什么,只要能够对大明江山传承万世有好处,就一定能得到看重。

【使用地阶道具·大儒传承。】

夜深深,月朦朦。

文华彰现,有儒门圣贤,于此农院中生。

————

余幼时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煊赫公侯之府,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饫甘餍肥之时,甚不喜经义规训,及至钟鼎破败,家徒流离,方有顿悟之恨。

太史公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余不敢自比先贤盛功贤德,亦于十载风霜寒雪、艰难困苦之中,得一书卷,名之《景和录》,不敢传天下之人,止于族中后记可也!——《传世录·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