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章 显阳殿中的贾南风
“干事要趁早。”
这是文鸯离开太极殿前,陛下告诫他的话。
于是文鸯便寻思着,这就去显阳殿,纳个投名状。
虽然有些经验,在董猛面前演过一次了,但文鸯还是有些紧张。
毕竟贾南风这个对手不比董猛。
董猛充其量只是个传话的太监,贾南风则是后宫之主、太极殿的实际控制人、贾党的党首,手段心性又甚是狠毒。
要是被看出破绽,便会有灭顶之灾。
但文鸯不是个认怂的主。
沙场上冲锋,哪一次又不是将脑袋挂在腰上呢?
于是他啐了一口唾沫在地上。
“死便死了,又有何惧?再说了,爷一向有急智,我与阎王爷皆是爷,阎王也不见得肯收我!”
文鸯用手按着配剑,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模拟接下来的对话。转眼间,便步行到了显阳殿外。
于是文鸯上前一步,恭敬对殿外的宦官行礼。
“劳烦通禀一声,末将左卫将军、关内侯文鸯,有要事需面禀皇后娘娘。”
宦官眼神怪异,兴许是也认得文鸯,知道乃是稀客。于是也不多话,当即进去禀告。
不多时,宦官便一路小跑着出来,招呼其他宦官收走文鸯的佩剑,便引着他进去了。
文鸯还未走到正殿,便闻见浓郁的花椒味。
汉代的皇后寝殿,多以花椒和泥来涂抹墙壁,取其“温暖、芳香、多子”的寓意。
但是,晋武帝司马炎曾下诏“禁奢靡”,宫廷建筑,皆去繁就简。
花椒采制成本高,需蜀地岁贡,自然属于“奢靡之物”。按理,显阳殿不应该还在使用此物!
“先帝不过驾崩数月,宫中大多依循旧礼。唯独,这显阳殿与众不同。贾南风的嚣张,可见一斑……”
文鸯摇摇头,便是从这些细节,也能看出贾南风此人的叛逆之意。
换做后宫别的娘娘,要是知道自己殿中没有循先帝旧制,恐怕早是惶恐不已……
显阳殿内胡粉白壁、朱漆梁柱,地砖皆是石榴纹样,取的自然是“石榴多子”的寓意。
但这在文鸯看来,倒像个“地狱笑话”了。
也亏得贾南风无子。否则,位子更稳的贾南风,定然不会消停,而是作乱更甚。
很快,文鸯便见到了贾南风。
以往,贾南风都只是远远地坐在陛下的身后,且被幕帘遮挡。文鸯只能看到其身形矮小,肤色黢黑,并不太能看清相貌。
据说,平时贾南风外出也常常以绀纱覆面,不愿以真容示人。
但今天也许是自己来得匆忙,没有提前打招呼。因此,贾南风没来得及着面纱,样貌竟是一览无余。
文鸯也有些好奇,便抱拳道。
“末将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圣安!”
趁着说话的间隙,抬眼偷偷看了一眼。
这一看可吓了文鸯一跳。
只见贾南风眉目粗犷,鼻翼宽厚,唇形不匀,眉后有一道明显胎记。身高仅有五尺余(不足1米5),坐在凤椅上,脚甚至够不着地面。
文鸯皱了皱眉。
……早知道不看了。
老话说得好,果然是好奇害死猫!
“观贾南风之身形,几乎就像个黄毛丫头。谁能想到,竟然如此有城府,能暗中密谋,推翻了杨骏一党,心性手段更是老辣狠毒,实在是令某惊讶……”文鸯咂咂嘴,在心里寻思。
“文将军今日面见本宫,有何要事启奏?”
贾南风开口道,语气冰冰冷冷的,没有什么温度。
贾南风心中自然是犯嘀咕,这文鸯据说一向是性格暴躁,独来独往。今日,怎地忽然来她殿上?
因为不清楚文鸯是敌是友,贾南风便欲多观察观察,因此显得几分冷淡。
文鸯自然也知道。
自从跟了陛下,他的人设便翻了个天翻地覆……
人人听闻了他的事,都要念上一句:“文鸯将军竟也会如此?”
实在不知道是夸奖,还是揶揄。
“末将文鸯,因受皇后娘娘拔擢,特来感谢!”
说罢,文鸯便跪在地上,“铛铛铛”地磕了几个头。
文鸯倒不觉得有啥。
好男人能屈能伸。
没啥丢脸的。
再丢脸……丢脸得过反叛司马氏,投降去了吴国,然后再复归晋朝么?
脸面啥的,肯定没有脑袋重要。
而脑袋,又没有建功立业重要。
所以,为了伟大的事业,给人磕几个头又算啥?
如今是局势所迫。
现在原本就是表忠心的时候。总不能自己来了显阳殿,然后又孤傲清高,不愿低头做小吧?
那就不是来接近贾南风的了,而是来找死。
见文鸯竟然如此主动。
贾南风一时有些发愣,嘴里也不禁脱口而出,吃惊道。
“……文鸯将军竟也会如此?”
话语传入文鸯耳朵,直接让文鸯两眼一黑……
“文将军,何需如此大礼?快快请起。”
贾南风很快就反应过来。
文鸯竟然是在向她示好!
于是连忙示意宦官,将文鸯扶起来。
文鸯正了正盔帽,诚恳地说道。
“末将在沙场上拼杀了大半辈子,已经不似年轻时那般年富力壮,原本,不过是希望安稳地度过下半辈子……”
“可是那杨骏贼子,竟然欺负到了臣的头上!那日在宴会上,几欲拔刀杀臣!”
“而当今陛下昏庸,竟也分不出个好赖,不能为末将主持公道……末将,不仅颜面尽丢,还随时有可能遭受杨骏的毒手!”
“杨骏傲慢欺人,不光欺侮末将。就连殿中军的孟观、李肇二人,也同样受那杨骏排挤、辱骂。常言道,士可杀不可辱。末将等人,唯有与杨骏抗争,方才有一条出路!”
“幸亏……皇后娘娘圣明,早有决断。派董公公与末将私下联络,联合诸王,剿灭了杨骏一党。此事,实乃是皇后娘娘的功劳呀!”
“若是没有皇后娘娘,末将可能已经死于杨骏之手了!不曾想,今日又蒙皇后娘娘拔擢,怎能不让末将感激?”
“何等大礼,也无法表达末将心中那份感激之情、知遇之恩!”
说罢,便又要磕头谢恩。
文鸯不敢懈怠,对待陛下,他尚且没有这样千恩万谢。
因为他知道,陛下是个务实派。
与其表面讨好,不如干出点实在的成绩,方能让他赞赏。
但是贾南风在后宫中,日日被宦官们奉承惯了,自己最好也入乡随俗,在明面上显得恭敬一些,才能合她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