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6章 ,重操旧业
今天姜荣跟老爸来的是一个别墅的瓷砖铺设项目。
别墅的水电暖已经走完快一年了,东家订购的小蜗瓷砖也已经到货小半年了。
但东家就是等,等着“小蜗瓷砖”官方团队来铺设。
于是一直等到了今天。
“跟你说了不用你来的!”
姜爸一边从车里搬运工具,一边对姜荣开口。
姜荣打开了“荣滨传媒”摄像用的Osmo Action 5 Pro,对老爸笑着开口:“没事,我闲的也是闲的,我帮你泡砖,不碰水泥!”
刚上大学的时候,姜荣手上都是水泥侵蚀的、洗不干净的皲裂。
姜荣的双手在蜕了一层皮后,才变得细皮嫩肉的。
现在姜妈是绝对不允许姜荣再碰水泥了,姜爸也不想儿子碰。
但姜荣笑了笑,表示没关系。
之前在工地干活的时候,姜荣时时刻刻都想逃离,但现在真的逃离了,偶尔还挺想念。
......
别墅的东家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中年人,他也不知道从哪听到了消息,第一时间跑回来了。
看到正从水桶打捞瓷砖的姜荣,东家眼神一亮,急忙跑了过来,恭敬地开口:“姜总,您好,您好!”
看着这个一身高定西装、光鲜亮丽的中年人,姜荣亮了亮自己满是脏水的手,笑着开口:“就不跟您握手了!”
“没事,没事!”中年人丝毫没有介意,一把握着了姜荣湿漉漉的手,激动地摇晃着。
中年男子兴奋地对姜荣开口道:“我在高盛投行工作的时候,把您的经济论文都读完了。”
“我把您理论中,关于产业回报率的分析模型,融合到了投资分析中。”
“我发现您的模型是正确的,但高盛那群傲慢的家伙不愿意接受您的正确。”
“然后我从高盛离职,去了汇金,在汇金,我狠狠地收割了高盛一波!”
中年男子很是热切地继续对姜荣开口:“我真的很敬佩您,您所有的论文我都读过。”
“没想到您今天来给我房子贴瓷砖了!”
“受宠若惊!受宠若惊啊!”
姜荣有点怪不好意地笑了笑。
接着,中年人带着几丝哀求,笑着对姜荣开口道:“您要不给贴一块?就一块就行。”
听了中年的请求,姜荣是跃跃欲试的。
老爸从来都不让姜荣正式贴砖的。
一方面,儿子就不是干这个的;另一方面儿子铺的不好,是对东家的不负责。
所以即使姜荣跃跃欲试,但想到这里,姜荣开口道:“算了吧,我贴的并不是太好。”
中年男子急忙开口道:“没事,没事!您要是能给铺一块砖,这房子的价值能翻一倍!”
姜荣笑了笑,开口道:“那我试一试,其实我一直都想铺,但我爸说让我随便练手,是对东家的不负责。”
“既然你这个东家都这么说了,我就谢谢你给我一个实践的机会了。”
“可以!可以!”中年男子激动地开口。
姜荣很是认真的铺完了一块瓷砖,但跟老爸的一对比,姜荣铺的不但高低不平,而且那瓷砖缝都能塞进去一个小拇指了。
姜荣看着自己糟糕的作品,尴尬地挠挠头,开口道:“效果不太好,算了,重新让我爸来铺吧。”
“不用!不用!千万不用!”
中年男子急忙阻拦,兴奋地开口道:“我相信您会名垂千古的!这房子,肯定会因为这块瓷砖价值连城的!”
“您要是铺的太好了,我跟别人说这是您铺的,别人还不会相信嗯!”
姜荣笑了笑,开口道:“我怎么总觉得你这个‘名垂千古’用词不当啊!”
“哈哈哈!”中年男子也尴尬地笑了笑,他虽然是出钱的东家,但现在他不但出钱,也在跟着出力,开始用力的给姜荣打小工的了。
姜荣是来给父亲这个“大工”打“小工”的,而现在,他这个“小工”也配了一个“小工”。
这弄得姜荣很不好意思,但对方实在是太热情了。
不像是其他“东家”遇到满意的工人,给工人加钱,从始至终,东家就没提过“加钱”。
东家也不缺这钱,他甚至恨不得把这栋别墅送给姜荣。
因为他的一切,在一定意义上来讲,都是姜荣“施舍”的。
可他一个连“大臣”都算不上的“土财主”,说要给姜荣这个“皇帝”加钱,那不是倒反天罡吗!
而姜荣能给他家贴瓷砖,夸张点来说,就像是“皇帝赐字”一样,是一种恩赐。
......
既然东家不介意,那姜荣很高兴地自己铺了整一个厕所。
“事实证明,优秀的人干什么都是优秀的!”
看着漂亮的厕所,姜荣自己夸了自己一句。
“爸,你看,我铺的怎样?”姜荣很得意的跟老爸炫耀了一下,想要得到老爸的夸奖。
姜爸看了一眼,在几块瓷砖上敲了敲后,就开始蹲下给儿子“擦屁股”了。
姜爸一边掀起儿子铺好的瓷砖,重新铺,一边对姜荣开口道:“这玩意儿靠的可不是聪明,而是熟能生巧!”
“你这铺的,虽然看起来挺好,但你这下面,都是空鼓。”
接着,姜爸看了儿子一眼,开口道:“你所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个方面是一文不值的!”
听到老爸评价自己的学术,姜荣有点不耐烦地开口:“爸,你不懂!”
姜爸没多说什么。
姜爸自然一直关注儿子的学术,他虽然不太懂儿子的学术,但儿子主张“创造力和想象力引领世界,然后一些枯燥、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
姜爸作为一个手艺人,他一直觉得儿子的主张不太靠谱,姜爸一直坚信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觉得出力才赚钱,至于那机器人,姜爸更觉得不靠谱。
老爸的话让姜荣皱了皱眉,最近他一直闷在学校里,而随着他被三位诺奖得主在《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上针对,已经很少有人反对姜荣了。
这让姜荣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就是“真理之神”一样。
但老爸的话,让姜荣多了几丝反思:创造力和想象力真的能完全替代资本吗?
劳动创造价值,如果机器人把基础劳动代替了,这些价值创造属于谁?拥有机器人的资本吗?
姜荣皱了皱眉,他想起了武汉大学孙冬阳教授的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孙冬阳教授探讨的是“创造力、想象力”和“现实”的冲突,探讨“姜荣产业理论”到底是“改良”?还是“彻底的革命”?
这个项目姜荣给拨经费了,但因为社会经济实践的滞后,项目效果不太好,大都是“空想”。
不过姜荣也一直没在乎,孙冬阳教授来要钱,姜荣手里有钱,也会给他。
毕竟这个“姜荣产业理论”不仅仅是项目本身,而是通过项目把钱花出去,建立起一套体系。
这并不需要所有人都要一下就出成绩的。
现在,“姜荣产业理论”进入二阶段了,姜荣多了很多空闲时间,他打算去武汉转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