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野东风:武东印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王嘉奇其人其事

王麟瑞

王嘉奇,原名王先平,曾用名王淇、王浩,1910年5月出生在武东乡四维村大窝里自然村。其父王万元,清末秀才;母刘氏,生二男二女。其兄王拔奇(原名王先翠),于1932年参加工农红军,任十二军三十四师一〇一团政治部主任,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中壮烈牺牲。嘉奇于1925年在本乡观成小学毕业后考取上杭县立初级中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在家。1927年,与原配廖元姑结婚,收养子炳华。1940年,娶广东陆丰县郑月春为妾,生子汉华。1932年后,先后在国民党军中任勤务兵、战士、中尉排长、上尉中队长及大队长、上尉重兵器助教、少尉教员、便衣队队长等职。1949年5月,率部起义,任武平支队支队长。下面就王嘉奇起义前后的情况作一叙述。

1948年底,国民党原将领李汉冲,看到人民军队力量日益强大,蒋家王朝将临末日,回到原籍上杭,与戎行故旧傅柏翠及武平县国民党军政人员练惕生等密商闽西起义大事。1949年春,时任闽粤边区“清剿”总指挥部副总指挥的练惕生,想起了在广东潮安负责韩江护航戒备的莫希德,倘若他能率部回县参加闽西起义,则起义的武装力量就比较雄厚,对起义工作更为有利,于是就派王嘉奇到潮安面述此事。嘉奇去时,带着练惕生的亲笔信,沿途虽经几次检查,但没有暴露秘密。到达潮安后,在汀龙小学会见了莫希德。王将来意陈述,莫听后,面有难色,片刻才说:“目前不可能参加起义。”由于这里的国民党特务头目、第一三一师师长喻英奇戒备森严,嘉奇不敢久留,赶回上杭汇报此事。

1949年5月22日,傅柏翠、练惕生、李汉冲在上杭举行武装起义。23日在上杭县城宣布成立闽西义勇军临时行动委员会,推举傅柏翠为闽西行动委员会主任,练惕生、李汉冲为副主任,练平为秘书长。行动委员会下设各县分会,乡设支会,村设干事会,方仲太为武平分会主任。在军事上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闽西义勇军司令部,练惕生为司令,林志光、赖作梁(兼参谋长)、李玉为副司令,李汉铮为参谋主任,顾问李汉冲,参议员吴德贤。下设一个政治部,练平为主任,温梓祥为副主任。起义军的主力由原保安四团改为基干团,团长曾起,共辖12个连,另外,各县的地方武装先后组成9个独立团,同时,各县以自卫队为主整编为支队。本县原所辖的地方武装部队,经整编后为武平支队,支队长王嘉奇,下辖6个中队。

1949年5月24日晚,练平在县政府德平楼召开秘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方仲太、练平、王嘉奇、刘大铭、钟亮鸿、石文进、练武烈、林毓贤等人。会议由练平主持,他说:“当前革命形势大好,解放军南下节节胜利,蒋家王朝已临末日,粤东地区许多县份已宣告解放,我们要参加闽西起义,拥护共产党,从此走向光明大道,为人民立功,以赎前愆。现在,我们在中国共产党华南局方方同志及闽粤赣边纵党委直接领导下,傅柏翠、练惕生、李汉冲等已于本月22日领衔通电武装起义。”最后练平说:“我们要向北平(今北京)看齐,以傅作义将军为榜样,从明天起,我们开始在闽西临时行动委员会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练平讲完后,方仲太也讲了一些话,要求大家在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努力工作。又说,闽西行动委员会已指派王嘉奇、刘大铭、钟灿章为委员。现在决定武平分会下设:秘书室、政务科、财务科、教育科、人民投税处、卫生院、警察局和政工队。会上群情激奋,与会人员一致表示拥护,25日正式宣布武平起义。喜讯传开,全县群众无不笑逐颜开,奔走相告。不久,各乡的支会也相继成立。

1949年6月中下旬,起义部队为了执行北进的军事计划,迎接南下大军,准备解放长汀。因此,成立前敌指挥部,由林志光任司令员,赖作梁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吴德贤任政工室主任,以基干团为主力,将独三团、独二团一部分,还有武平支队,组成第一挺进队。武平支队配合独二团一部分向汀江左翼进军,以牵制江西瑞金之敌,武平支队调往解放长汀的是第二、三、六中队,由支队长王嘉奇率领。从武平县城出发,经上杭官庄、回龙,到达长汀涂坊,召开前敌指挥部的排级以上军官的军事会议。参谋长赖国梁作进攻长汀的部署,基干团和上杭支队主攻长汀城;武平支队在牛牯岽一线截击由瑞金到长汀增援的胡琏部队。当武平支队到达牛牯岽时,就发现了国民党胡琏部队,不是从瑞金开来,而是从长汀往瑞金的路上,漫山遍野,朝着我支队的阵地扑来。经过一番激战,由于敌众我寡,装备悬殊,为避免无谓牺牲,只得且战且退,撤至长汀河田、三洲一带。而进攻长汀城的部队,一度攻入城内,后遭敌暗算,只得退到城外,向廖坊、涂坊方向撤退。武平支队退到河田时,支队长王嘉奇向参谋长汇报了战斗情况后,即奉命率部返回武平。

1949年7月,挺进队进攻长汀失利后,为牵制胡琏部,配合大军解放福建,义勇军奉边纵命令,先后放弃杭、武、永、连各县县城,转入各区乡实行游击战。武平支队一部分由王嘉奇带领,在武东一带山地活动,另一部分由钟勇带领,在岩前一带山地活动。8月间,钟勇派人送信给王嘉奇,叫王去岩前商量要事。王带了两个卫兵前往岩前,当晚,刘香亭叫王去开会,并说:“你们被傅柏翠等利用了,虽然起义了,但共产党不会容纳你们的,国民党力量很大,始终还要反攻的,现在出去自新更好,将来还可以在武平立足。我已经和肖友良谈好了,你的部队合编为一个大队,大队长由你负责,你认为好不好呢?”王嘉奇听了,心想:“你这老家伙差不多到死日了,仍反复无常,做出这些蠢行,如果要自新,还不如不要起义,既然起义了,就不能反悔。”当时,王看到这种情形,断定他完全变了,不能够再和他辩论,否则定出意外。第二天,王嘉奇回家后,把部队转移至深山,并将情况向上级报告。第三天,派人送信给钟勇,信中说:“你既然起义了就应当坚持,如果自新,就是走死亡道路,同时国民党对你会如何看法呢?如果你还能够醒悟,我会向上级反映,否则后悔莫及,永无见面之日了,当三思之。”不料钟勇将信给胡琏残部看了,过了几天,胡琏部队就派了一个营,由钟勇部队带路,到武东围剿并将王嘉奇的房屋烧毁了。

同年8月,王嘉奇部在上杭附近的山地活动时,与基干团团长曾起和上杭第三工作团取得了联系,奉命在武东一带开展游击斗争。后来接到通知,武平支队归武平军管会指挥。王嘉奇即带了一部分武装前往象洞,县委饶亦昌、谢启发安排了工作和活动计划,决定成立武东区政府,指派林日基为区长,派了工作队5人协助开展宣传等工作。从此,在武东一带建立工农政权,王嘉奇部也以保卫革命政府为主开展游击活动,候命解放武平县城。

1949年10月16日,四野大军派出部队解放武平,消灭了盘踞在县城的杨炯部队。翌日,四野大军通知武平支队长王嘉奇速即率部来城,并派钟良前往象洞向武平县委报告四野解放武平县城的情况。王嘉奇接到四野大军王团长的通知后,率部于当夜赶到武平县城,一面维持社会治安,一面协助带路追剿逃散之敌。武平县委、军管会等机关也返回县城开展工作。此时,武平支队共有200余人,改编为两个中队,增派钟良为支队副。不久,武平支队归属第八军分区(龙岩军分区前身)领导,接受整编。11月下旬,支队长王嘉奇调省里参加福建革大起义人员学习班学习。

1950年10月,王嘉奇在福州学习结束返回武平。时任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陈仲平叫他写信给各地,争取土匪自新。王曾写信给吴增华、钟腾福等人,叫他们赶快悔悟,携枪向人民政府自新,以求光明出路,同时,王又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尔后,一直在武平县手工业联社工作。曾任武平县历届人民代表会议常委会委员,抗美援朝分会委员,武平县第二、三、四、五届选举委员会委员,武平县第二至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武平县第一至五届人民政府委员,政协武平县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常委等职。

1971年9月,王嘉奇办理退休,回原籍安置,1983年1月,改办离休。1985年3月9日,因病在家逝世,享年76岁。政府在其家乡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参加追悼大会的有县、乡、村政府各界代表和当地乡亲及学校师生等共300余人。

参考资料:①《武平文史资料》(第2辑);②《抗日将领练惕生》(练建安、练德良著);③《武平县人大志》;④《王嘉奇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