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和印度通过新的恰巴哈尔港协议恢复经济关系
Masoud Mostajabi[1]
原文标题:Iran and India Revive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New Chabahar Agreement
文章框架:印度寻求发展恰巴哈尔港,以获得进入阿富汗和中亚市场的机会,同时避开主要竞争对手巴基斯坦;此外,作为印度首个大型海外港口项目,恰巴哈尔港项目被莫迪政府视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的替代品,“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建立横跨亚洲的贸易和运输路线;该港口建成后,将能够与7200千米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相连接,这条走廊的提出早于“一带一路”倡议,由印度、伊朗和俄罗斯于2000年发起。
观点摘要:
1.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恰巴哈尔港的发展正成为伊朗和印度关系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位于阿曼湾的伊朗港口是印度和伊朗两国开发的关键性项目。该项目最初由伊朗前总统赛义德·穆罕默德·哈塔米(Seyyed Mohammad Khatami)和印度前总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Atal Bihari Vajpayee)于2003年达成,在乔治·W.布什和巴拉克·奥巴马政府执政期间暂停,原因是美国因伊朗实施核计划对伊朗进行制裁。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与德国签署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使伊朗同意停止其核活动,以换取解除与核有关的制裁。这为印度提供了增加与伊朗进行贸易和投资联系的战略机会。当2016年1月《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全面实施时,有人猜测,印度在伊朗的能源、交通和银行业领域的投资将增至200亿美元。然而,鉴于《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持续不确定性以及特朗普总统一再威胁要退出协议,进展比预期更为缓慢。伊朗总统鲁哈尼最近抵达海德拉巴,开始对印度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并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重要会谈。两国在贸易、旅游、医药和农业等领域签署了九项协议。两国还同意扩大反恐合作,表示必须消除滋生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条件。两国签署的最引人注目的协议涉及将恰巴哈尔港项目第一阶段的沙希德贝赫什提多用途集装箱港运营权租给印度,租期为18个月,该协议的达成增强了该港口与整个地区联通的能力。印度寻求发展恰巴哈尔港,以获得进入阿富汗和中亚市场的机会,同时避开主要竞争对手巴基斯坦。
2.此外,作为印度首个大型海外港口项目,恰巴哈尔港项目被莫迪政府视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的替代品。“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建立横跨亚洲的贸易和运输路线。伊朗则计划将该港口作为进入印度洋北部和中亚市场的中转枢纽。该港口被视为瓜达尔港的竞争对手。瓜达尔港由中国开发,耗资570亿美元,位于恰巴哈尔港以东仅100千米。此外,该项目是伊朗政府出于在欠发达的东南部领土促进更大的经济增长而进行的。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没有对印度和阿富汗利用恰巴哈尔港的计划提出任何异议。2017年10月,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谈到印度在该港口的投资时表示,美国不会干预“合法”的商业活动或协议,这些活动“是合适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我们的朋友”。
3.该港口建成后,将能够与7200千米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相连接,这条走廊的提出早于“一带一路”倡议,由印度、伊朗和俄罗斯于2000年发起。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将通过伊朗连接印度洋、波斯湾和里海,并通过俄罗斯延伸至欧洲北部。国际南北运输走廊与恰巴哈尔港的联通将使每年从印度到欧亚大陆的贸易量增加到2000万~3000万吨,估计价值约为1700亿美元(进口值为1074亿美元,出口值为606亿美元)。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参与者最近实现了扩容,包含11个新成员: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曼、叙利亚、塔吉克斯坦、土耳其、乌克兰和保加利亚(以观察员身份)。预期爱沙尼亚、芬兰和拉脱维亚不久也将加入。
[1]Masoud Mostajabi,大西洋委员会南亚中心项目助理。来源:大西洋委员会(美国智库),2018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