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受资源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国内需求结构不断升级、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出现了大规模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宏观经济风险之一,化解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本书深入讨论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与形成机制,并考察技术创新、对外直接投资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机制。

200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具有复杂性、全局性甚至长期性特征,行业层面有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从局部行业向全局行业蔓延趋势,区域层面存在联动效应和传染效应,时间层面存在路径依赖的“惯性”特征。就形成机制而言,需求冲击是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过度投资和低效投资是产能过剩的形成渠道,政府干预下体制性扭曲是产能过剩的根源。矫正体制性扭曲、刺激企业供给创新以及激发企业有效投资是中国制造业缓解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强化企业研发投入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走出去”战略是政府破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危机的重要手段。

总之,中国制造业大规模产能过剩的发生背景、特征以及本质与以往的产能过剩有很大区别,突出表现为传统低端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高端市场需求,本质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治理应该充分发挥生产经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破除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价值链分工地位,实现“稳定方式”去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