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章 人才在哪里(加更!顺便求个追读和票票)
曹仁和曹纯跟着曹操回到了东武阳。
现在顿丘城,由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来驻守。
黑山军只是被击溃,并没有彻底被剿灭,所以顿丘依旧是扼守黑山军南下的要冲之地。
东武阳人来车往,热闹非凡。
把刚回来的曹仁看的啧啧称奇,“才几个月不见,东武阳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曹操笑道:“这都是文若与子安的功劳,东武阳才能有今日之盛景。”
“以前是真的没看出来,子安竟是文武双全的人物,只比大兄你稍逊一筹。”
“别说你,连我都没看出来……这小子,藏得太深了!”
……
曹彦新得了三千匹战马,却并没有立即着手训练骑兵。
一来刚刚经历大战,许多政务、军务需要处理,
二来春耕在即,种子、开荒、农具等等,都需要人来统计、调配。
就连曹昂、李典两人,都被调来临时充当文官,出去跑外勤了,可见人手之紧缺。
郡守府中,
荀彧、曹彦忙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两天两夜没合过眼的曹彦,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
曹彦批完桌案上最后一册案牍,把笔往桌上一扔,仰天长啸道:“啊!!受不了了!我要下班!!!”
荀彧顶着一对熊猫眼,瞟了曹彦一眼,随后轻声说道:“批完了啊,架子上还有三箱,继续。”
曹彦闻言,顿时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下来:“文若,你这是要把我往死里逼啊!”
荀彧淡淡的回道:“如今东武阳百废待兴,你我自当尽心竭力。”
曹彦叹了口气,忽然问道:“我说文若,你认识那么多有治国之术的能人,为何就不介绍点儿来呢?”
荀彧闻言抬起头,面无表情的回道:“你怎知我没给他们去信?是他们一个个都看不上主公啊!”
曹彦撇了撇嘴:“那些世家子弟,一个个眼高于顶,看不上我大兄也是正常。
但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脸皮要厚,联络要勤,
说不定就有那么一两个瞎了眼的会看上老曹呢?”
“你这可是连我也骂进去了啊!”荀彧没好气的瞪了曹彦一眼。
而后荀彧忽然话锋一转,赞道:“不过不得不多说一句,你这什么阿拉巴数字和表格统计还真的很好用,我可以整理成册,把它们推广开来吗?”
“那叫阿拉伯数字……”曹彦趴在桌子上,有气无力的说道:“不推广我把它弄出来干什么?你想干什么就去吧。”
“子安大才,心胸亦无比广阔,彧佩服!”荀彧朝着曹彦拱手,随后又问道:“造纸和活字印刷,你什么时候弄?”
曹彦却摇头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前,那些东西最好还是不要出现的好。”
荀彧却说道:“你那些东西要是出来了,你也定会成为天下所有读书人心中的圣贤,谁敢加害于你?”
“加不加害我倒还是其次。我担心有人会铤而走险来抢夺机密技术,因为这诱惑实在太大了。”
荀彧沉思片刻,终于还是叹了口气道:“罢,闲话少说,继续处理政务吧。”
“……”
两人又埋头处理起政务来。
过了一会儿,曹彦忽然抬起头问道:“文若,你说我们发一道‘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求贤令,如何?”
“没用的。”荀彧闻言,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笔,说道:“治国之术几乎都被世家垄断,而世家子弟只会抵触你那什么‘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举动。
你要真这么干了,
可以预见的是,你招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滥竽充数的人。
与其幻想‘求贤令’能招来人才,
不如把你先前说的,于各郡县设立蒙学的想法落实下来,自己培养可能还更靠谱一些……”
“那样太慢了……寒门士子也招不来吗?”曹彦依旧不甘心。
“寒门虽亦有人才,可他们却更愿意依附像袁家这种四世三公的豪门世家。”荀彧摇头道。
“那你再想想你以前那些同窗,肯定有人跟你一样独具慧眼!”曹彦疯狂的向荀彧暗示着,就差把“戏志才”这三个字说出来了。
至于郭嘉,
他出身于颍川郭氏,
而郭氏也是地方士族。
虽不及荀氏、钟氏等显赫,但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
所以一开始,郭嘉也没看上曹操。
在离开袁绍后,郭嘉在家闲居了六年之久,
于196年才在荀彧的推荐下,成为曹操手下谋士。
而那时候的曹操已经占据兖州全境,成为了让陶谦都需要巴结的强大诸侯。
所以,身份、名望和强大的实力,才是真正招揽人才的必要条件。
曹操真正得到世家认可的时候,是在他迎奉天子之后。
刘备真正得到世家认可的时候,是在他成为皇叔之后。
话扯得有点儿远,但好在荀彧没有让曹彦失望。
他思索片刻后,对曹彦说道:“我确实想到了一个人,但他一直隐居乡野,不问世事,我多次去信邀请,都未得回复。”
“那就再去信啊,直到他回信为止!只要他是个人才,咱就不能轻易放过!”曹彦眼睛一亮,连连催促。
荀彧没有搭理曹彦,提起笔,埋头继续处理政务去了。
“……”曹彦心中叹息,望向政厅大门,眼中闪现着对自由的渴望……
就在这时,
曹昂忽然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叔父!我抓到一个奸细!”
“奸细?!”曹彦顿时来了精神,跟刚才焉了吧唧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好侄儿,今晚给你加鸡腿!”曹彦心中欢呼一声,随后装作无奈的对荀彧说道:“文若你看,我得去处理一下军务……”
荀彧懒得再跟曹彦废话,他已经浪费了许多处理政务的时间,于是赶苍蝇似的挥了挥手道:“快去快回。”
“快走!”曹彦一阵风似的出了政厅,看的曹昂目瞪口呆。
“这家伙,明明才与我一起熬了两天两夜,为何还有如此好的精力?”
荀彧看着曹彦飞速逃离的背影,心中不由得思索起来,
“难道是因为习武的缘故?看来,我也得好好锻炼身体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