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运河诗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运河诗路万年长(序)

张金荣


运河两岸百花香,民富物丰誉四方。

传说凤凰栖隐处,人间仙境是桐乡。

这是笔者描写风雅桐乡的一首拙诗,桐乡因有京杭大运河的流经,才古镇林立,像乌镇、濮院、梧桐、石门、崇福、大麻等;桐乡因有京杭大运河的流经,才商贸繁华,有濮院镇毛衫城、乌镇镇世界互联城、梧桐街道振东商贸板块和大可古玩城、崇福镇皮毛市场、石门镇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大麻镇轻纺城等;桐乡因有京杭大运河的流经,才人文荟萃,孕育了像张履祥、吕留良、吴之振、茅盾、丰子恺、钱君匋、徐肖冰、金仲华、木心等一个个运河之子。

大运河是桐乡人民的母亲河,是流进我们血液里的一部壮丽史诗。桐乡市委、市政府响应中央、省委省政府号召,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要我们诗词楹联学会组织诗人们采风大运河沿途,写出桐乡风景独好的诗篇。我们经过广泛征求意见,集体讨论,最终选定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皂林驿站、双桥揽月、梅泾听杼、六朝遗胜、茅盾故居、永久会址、吴越疆界、子恺故里、福严问禅、司马高桥、宗扬古渡、沙渚卷雪、季漾春晓、大营寻踪、罗家遗韵、东园载酒、杨园补农、南阳讲学、阳明夜读、横街溪语二十景进行创作。按以上二十景依次创作,于是有了姚建生的“回首繁华商贾地,而今又见小瓜洲”;沈彬的“客船似鲫百帆连,姊妹情依盼凤翩”;吕燮强的“万家投杼衣如画,两岸披霞影欲飘”;朱耀忠的“南朝太子精神在,西栅长风岁月更”;徐玲芬的“乌镇古来嘉丽地,观前街巷有文名”;李远“画就宏图峰会起,寰球岁岁瞩神州”的永久会址;陈晴晖的“曾凭垒石分吴越,欲借飞帆穿宋隨”;本人的“漫画新奇题秀句,散文雅淡品华章”;张耘天的“且将雪月风花淡,禅定天天便是春”;方亦盛的“千年漕运拓京杭,斑驳石阶悬曲塘”;董君莲的“金牛塘岸望潮涌,昔日湍流依旧雄”;徐盈哲的“千年烟雨随风去,两岸蒹葭如雪飘”;姚震宇的“风漾清波花语香,一池烟雨载春光”;徐伟峰的“六度江南佳景醉,千年郡邑故园牵”;毛建翔的“罗家角里葛天民,麋鹿牛声稻谷亲”;郭红一的“老叟偏安摇皓月,儿郎寻趣戏青莲”;陈红霞的“少孤愿勉世情避,百感心钦理学扬”;施长兴的“讲学谈经虹气卷,著书立说剑锋磨”;薛建树的“月下方塘古樟处,聆听朗朗读书声”;王英的“横街直气生诗笔,溪语犹传姐妹花”。

大运河是一条风景优美的诗廊,古往今来无数骚客为之赞叹,为之吟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代诗人刘禹锡咏长江的诗也适用于大运河。这条流淌了千百年、贯通祖国南北的长河,给了我们诗和远方。作为运河儿女的我们是喝着运河水长大的,小时候常在运河里游泳,常在运河边闲聊拾趣,常在运河边读书吟诗,儿时的快乐情景常在脑海里浮现,真让人难于忘怀,回味无穷。因而,我们对大运河有着无比深厚的情感和眷恋。笔者曾经写了一首咏大运河的诗——我家住在运河边,割草捕鱼年复年。风雨交加还往返,不知辛苦乐天天。京杭大运河是一首写不尽的诗,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有更多,让后人再续新的篇章。兹精选咏桐乡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二十景及其他风光小诗,并约请翰墨爱好者或书或绘,集为《桐乡运河诗咏》。因作者都是业余的,创作水平有限,恳请方家斧正。

是为序。

2024年1月16日于梦春草堂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桐乡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