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永定门城楼

永定门位于中轴线最南端,其标志性建筑是永定门城楼,通高26米,歇山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门洞正中有“北京中轴线南端点”标识。历史上,永定门由护城河、石桥、箭楼、城楼和瓮城组成,城楼高18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箭楼宽12.8米,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正面箭窗两层,每层七孔,城台下有门洞,与城楼门洞直通。瓮城近似方形,外角为小圆角,进深为36米,墙厚6米,东西宽42米。陈文良主编:《北京传统文化便览》,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页。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嘉靖四十三年(1564)为增加外城防御功能,在城楼外增建瓮城,瓮城墙南面开门洞,与城楼门洞相对应。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修永定门时增建箭楼,同时将城楼规制提高,使永定门成为外城七门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城门。1950年,为打通北京环城铁路,将瓮城拆除。1957年,为扩充通向永定门外的交通大道,将城楼、箭楼拆除。2004年,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又依据清乾隆年间永定门城楼样式和20世纪初对永定门城楼的测绘图纸,原址、原样重新复建了永定门城楼。

新修复的永定门城楼,不仅楼阁巍然屹立,而且特别注重文物的保护和传承。永定门在修建过程中,有三个看点:一是老城砖;二是带有标识原址的城墙接口;三是“永定门”明代石匾额。

历史上的永定门

新修复的永定门城楼

老城砖是永定门城楼修建的一个特色。1954年,北京市丰台区修建三台山危险品仓库时需要砖石,正赶上永定门成为危楼待拆,就把一部分城砖运到仓库修建围墙。2004年,永定门复建,仓库又将几千块老城砖运回永定门,垒砌在城楼墙体中。如果游客仔细看,就会找到带有制作标记的老城砖。在永定门城楼东西两侧留有城墙接口,分别有北京市人民政府标注的“明清北京外城南城墙东段由此向东”和“明清北京外城墙由此向西”的标记,是永定门原址修建城楼的重要证据,也是外城南城墙的重要标识。在城楼南面同样留有瓮城墙与城楼衔接标记,在地面上用方砖标识瓮城墙和箭楼的准确位置。2003年提出修复永定门城楼,人们偶然在先农坛,即今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前的一棵古柏树下发现了埋藏多年的“永定门”石匾。永定门城楼石匾长2米,高0.78米,厚0.28米,由一块完整的汉白玉雕刻而成,在匾额上有“永定门”三个大字。这块石匾是明嘉靖年间修建永定门城楼时的老匾,现存于首都博物馆,现在的城楼石匾是根据老匾复制的。明石匾“永定门”三个字为楷书,苍劲有力,其中“永”和“定”字上面都有一个点的笔画,“定”字居中,上面一点沉雄苍劲;而“永”字点为一小横,正好丰满了右上角的空间布局。另外,永定门城楼前广场是开放的公共空间,也是市民放风筝的好去处。永定门内的公园绿树成荫,是市民休闲、舞蹈、歌咏的好地方,特别适合人们沉浸式体验北京中轴线,观看道路遗存实物,观看路西观音庙,参观由佑圣寺变身的十月文学院书屋,等等。

永定门石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