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明清北京城与中轴线
第一节 明北京城的特点
如果说元大都城是八卦哪吒城,明清北京城则是一座“龙城”,即明朝兴建北京城时,特别突出帝都的特点,突出皇帝的地位。皇帝在中国封建社会被称为“真龙天子”,于是,在皇城和城市中轴线上安排重要建筑,特别是皇宫建筑时,有意无意地按照龙脊的造型进行建造布局。
有关龙的传说,在中国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之际,龙的传说及造型已经非常成熟。20世纪80年代,人们利用航空遥感器从北京上空掠过时惊奇地发现,在北京老城核心区域,并卧着两条龙:一条是金灿灿的金龙;另一条是蓝色的水龙。“金龙”是指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这些建筑,尤其在皇城、宫城,屋脊均为金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金灿灿的景致,从空中望去,酷似一条金龙。“水龙”指六海的水域,即今日的什刹西海、什刹后海、什刹前海、北海、中海和南海。其中,南海是明朝初年开凿的,与中海一起,被称为“中南海”。这条水系,由北向南伸展开,酷似一条水龙。从空中看到金龙、水龙并卧京城这样的景象,我们更加感觉到古人在城市规划和营建过程中的智慧和北京作为帝都的气魄。历史上,北京曾经是渤海海湾的延伸部分,由此,北京在自然地理中还有一个名称叫“北京湾”。传说,北京湾内的平原地区在远古时是低洼的浅海区,曾经沧海,后来水干了,变成了枯海区,因此有“枯海北京”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海与龙王有着紧密联系。中国神话认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中海均有龙王居住,而且是根据五行和五方位的特点、颜色来规范的。其中,五行正中为黄色,东为青色,南为红(赤)色,西为白色,北为黑色。由此,中海为黄龙居住地,东海为青龙居住地,南海为赤龙居住地,西海为白龙居住地,北海为黑龙居住地。北京地区季风气候明显,春旱夏涝等自然灾害突出,春旱时老百姓祈雨,盼望龙王能施法降雨;夏涝时老百姓还要祭祀龙王,希望龙王能把水收一收,不要发大水。由此,北京城内外祭祀龙王的庙堂有很多,多达上百座。
北京西北郊区属于上风上水,龙王庙更显得集中。例如,在门头沟三家店街北有龙王庙,目前保存完整。该庙的特点是紧邻永定河。因永定河河水经常泛滥,人们必然要在这里祭祀龙王。这座龙王庙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当时香火旺盛。平地上的龙王庙多在路边或村旁,是老百姓为春旱祈雨而祭祀龙王的场所。例如,在朝阳区洼里乡龙王堂村的龙王庙,就是祈求风调雨顺的场所。这座龙王庙因在国家奥林匹克园区内,如今已经得到修缮和妥善保护、利用。同时,还有一处龙王庙值得一说,这就是位于昌平区白浮泉龙山顶上的“都龙王庙”,号称“都管天下龙王之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年间修建,是明清时期著名的祈雨场所。都龙王庙坐北朝南,由影壁、山门、钟鼓楼、正殿及东西配殿组成。
说北京城与龙有关,最主要的原因是北京城是帝都,是皇上居住的地方。皇上被称为“真龙天子”,于是,描述皇帝的表情往往就出现“龙颜大怒”或“龙颜大悦”;皇帝穿的衣服就成了“龙袍”;皇帝的坐椅就是“龙椅”;皇帝居住的宫殿就成了“龙宫”;就连皇帝出生的府邸也成为“潜龙府”,皇帝死后的陵墓也成了“龙穴”等。有专家曾感慨说,中国的文化就是龙文化,北京城就是一座龙城,紫禁城就是一座龙窝。

从空中看北京城的“六海”水系

北京市昌平区白浮泉都龙王庙
说北京城是“龙城”,还因为明清以来人们不断地把北京城与龙的造型附会。首先,北京城坐北朝南,皇帝坐北朝南,由此,北京的龙也头朝南,身现北,龙头为正阳门,正阳门瓮城内两座对称的观音庙、关帝庙是龙眼,而龙的鼻子则是从正阳门箭楼一直伸向天桥。天桥下面向东是东龙须沟,向西是西龙须沟,甚至还有人讨论龙须是从鼻子的下面左右生长,还是从鼻孔里生长出来的。两条龙须沟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城南的历史,若要寻其踪迹,在天坛北门外的金鱼池小区内还有一小块龙须沟遗迹。
传说,北京中轴线上的皇宫建筑也有讲究,一层接一层的宫殿组成龙脊,紫禁城的四座角楼是龙爪,龙尾则从景山甩向地安门。北京城的水龙是南海、中海、北海、什刹前海、什刹后海和什刹西海。其中,龙头是南海,龙尾是什刹西海。从什刹海东侧伸出的万宁桥,从后海西面伸出的德胜桥,是两个龙爪等。为突出龙的标志,清朝还在西苑(今北海公园)北岸和紫禁城内各修建了精美的九龙壁;在紫禁城雨花阁屋脊上,铸造了四条活灵活现的飞龙。据说,在北京雨季,当有乌云和闪电的时候,人们观看雨花阁上的飞龙就更有欲飞之感。由此人们说,参观故宫,不一定选在艳阳高照的时候,晴天时故宫的龙是静态的,雨天逛故宫则别有一番景致,大雨如注时可以看到丹陛上的龙口吐水,电闪雷鸣时可以看到屋脊上的金龙腾飞。
位于紫禁城慈宁宫北面的雨花阁,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堂,建筑造型奇特。阁为三层,呈宝塔形,塔顶为四条垂脊,各有一条金龙,造型活灵活现,在紫禁城建筑中,非常突出和醒目。雨花阁建筑保存完好,阁内殿堂佛像及喇嘛教文物不仅保存完好,而且保持清朝乾隆年间样式。

紫禁城雨花阁顶上的飞龙
中国共有三座著名的九龙壁—北京有两座,山西大同有一座。北京的两座九龙壁,一座位于皇城西苑(今北海公园)北岸,另一座位于故宫东路、皇极殿前。这两座九龙壁均为清乾隆年间修建。西苑九龙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皇极殿前九龙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改建宁寿宫时烧造。西苑九龙壁为双面九龙壁,是一座独立的建筑;故宫内九龙壁为皇极殿前影壁,是单面九龙壁。两座九龙壁均是用特制琉璃瓦拼砌而成。

故宫皇极殿前九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