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经济支持政策研究:国际经验与启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

我国政府及领导人对文化产业发展十分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这一论断体现了文化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强调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历史使命,重申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总体发展目标。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力量逐渐成长起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带来了开放的宏观环境,为文化产品创新与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文化产品的消费创造了存在的空间,大众文化消费开始兴起。之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业改革的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也逐渐健全完善,文化产业规模与数量也都有了明显的扩大和增加。20世纪最后10年,我国期刊、图书种类与数量增长均超过30%,其中图书销售额更是增长了12倍。同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广播节目套数、电视节目套数也都呈现井喷式增长,到本世纪初,我国音像产品销售总额已达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000倍。集团化发展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到2002年初,全国共组建了各类文化集团70多家,有报业集团38家,出版集团10家,发行集团5家,广电集团12家,电影集团5家。总体来看,文化产业改革在政策法律的引导下不断深入,出现新的气象。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政策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任务。《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列为文化产业改革的目标之一。“十四五”规划再次强调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些政策与方针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20年增长16.0%;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8.9%,比2019年同比增速提高1.9%。按行业分,2021年,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这9大文化行业营业收入与2020年相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从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看,8大行业实现增长,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较严重,两年平均增速下降9.2%。分产业类型看,2021年,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44030亿元,比2020年增长14.7%,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6.6%;文化批发和零售业营业收入18779亿元,比2020年增长18.2%,两年平均增长6.2%;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56255亿元,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11.8%。

不过,我国文化产业依旧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按照国际惯例,产业创造价值占GDP的比例超过5%时,该产业为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还未完全达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标准。美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所占比例已达25%以上,日本为20%,欧洲国家为10%—15%,我国在2020年为4.43%。在后疫情时代,激活文化产业,对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