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里的沪海咸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2章 乌鸦肉的味道

“你们都是男同学啊,就没自己找过点吃的?”

说到找吃的,寝室里的同学都嘿嘿地笑。

“广毅,你吃过乌鸦吗?”程大庭猥琐地问道。

“从来没有,我只知道乌鸦反哺,这玩意能吃吗?”吴广毅好奇地问道。

“能吃,未名湖周围的树上有很多乌鸦,湖上冻了以后,我们用馒头渣在冰面上网过几次。烤着吃了,挺好吃的,味道和鸡肉差不多。只是抓了几次就抓不到了。”

“那外面市场上有不要票的食品吗?”吴广毅又问道。

眼镜男生说:“有啊,市场上供应一些“高级点心”、“高级糖果”都不需要票,听说是从国外进口了一些白糖和面粉。”

“那是我们能买的吗?“高级”就是“高价”!饼干或鸡蛋糕都是8元1斤和10元1斤,10元钱可以买100斤玉米面了。”平顶男生反驳道。

“经常听到有人饿急了,趁夜幕深降时撬开食品店门,“高级点心”吃个够,一喝水,撑死在食品店里。”眼镜男生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们老师也跟你们一样吃这些?他们本地户口的吃什么?”程生莲问道。

“我们老师对我们不错,有几个实在困难的同学,老师也经常带他们回家吃点窝头。老师们的下饭菜,基本就是秋天买的大青萝卜。”

“我们也去帮忙腌制过,大青萝卜2分钱一斤,洗净,切成大薄片,在瓦缸里一层层码好,每层都撒上粗盐,盖好,过一个月就可以吃了。”

“这苦咸的萝卜,能帮助我们把粗剌剌的窝头送进肚子里。当然偶尔还有芥菜,但价钱较贵。”程大庭有点感慨地说道。

一个刚才没说话,看上去不爱打理干净,头发脏得打绺的男生说道:

“我们与党和国家一条心,一起克服困难,没有任何怨言,其实这已经是党中央出于长远考虑,对大学生的特殊照顾。”

“工人农民生产出了全国人民的必需生活品,中央却首先保证我们大学生。除了感谢他们,我们必须坚持好好完成学习任务。”

好吧,这小伙子将来应该是个政治动物,吴广毅也没啥和他说话的兴趣。

“大庭,远来是客,我们今晚的晚餐就由你安排啦。吃食堂也没关系,给我们开开眼界嘛。”吴广毅毫不客气地说着。

脏发同学说了一句:“我去上个厕所。”掀开被子走出房门。

眼镜同学和平顶同学则起床翻了一下书包,各拿出一张饭票:“大庭,叔叔远来,晚饭还是该满足的,我这里还有点票,一起去吃吧。”

“别别别,怎么好意思。”程大庭还想着推让,吴广毅则毫不客气地收下。

“好了,哥几个,你们的心意我收下了。现在我们的心意,你们也必须收下。”

说着从挎包里掏出四罐梅林午餐肉罐头,一人两罐塞他们手里。

“啊呦!这太贵重了,使不得,使不得!”眼睛同学吓了一跳。

“行了,我见不得推来搡去的,大庭是我哥,我们是一家人,给了就放起来。师父,我们先下去吧。”

吴广毅和程生莲两人走出房门,大庭跟在后面,两个室友把肉罐头塞被窝里面,关上房门也跟上了。

“大庭,你在北平有没有在校外租房子?”

“广毅,怎么可能呢。”程大庭看了看走在前面的父亲,“每月生活费都不够,哪里来的钱租房子。”

“那你有没有什么可以存货的仓库,我想留点东西给你也没地方啊!”

“就像刚才的罐头?”大庭突然兴奋了起来:“我们话剧社团平时有个放道具杂物的小房间,钥匙在我这。平时都没人去,现在大家都饿,更没精神演话剧了。”

“钥匙在身上吗?远不远?能不能现在去?”

“行,我们现在就去,几分钟的路,就在寝室楼后面。”

“师父,我和大庭有点事,你跟两同学先去食堂,我们马上就来。”

程生莲看了看广毅,又看了看身形瘦弱的儿子,挥了挥手,先走了。

吴广毅看了看杂物室,转身让大庭出去。

“我出去,你留这里干嘛,不是来带路指给你看嘛。”

“话这么多干什么,让你出去就出去,还想不想要东西了?”

“行行行,我先出去。”说着,大庭走出杂物室。

“大庭,进来。”

“你有完没完了,一会叫我出去,一会叫~这哪来的?”程大庭指着墙角一堆帆布盖着点东西,这里刚才明明是空的。

“给你带了几百斤的米面油,如果没地方做熟,就拿到老师家去做。各种罐头都是国产外销货,应该没什么问题。东西怎么做、怎么吃、是否送人,你自己处理”

程大庭看过帆布下的食材,人像个傻子似的没什么反应了,吴广毅只能双手搭在他肩膀上,把他推出杂物房,锁门后朝食堂走去。

程生莲已经把三人的晚饭端上餐桌了,一个三两的大包子,包子皮薄得都能看见里面菜叶透露出的绿色。米饭和馒头都是采用“双蒸法”蒸出来的。

所谓“双蒸法”就是把米饭、馒头之类的食品多次加水都蒸上两遍,取得体积增大的效果,自己糊弄自己,过过眼瘾。

五个人围一起吃饭,广毅又拿出两罐午餐肉给大家补充营养,有认识的同学也过来打个招呼挖一勺就走。

回宿舍之前,吴广毅搂着大庭,在他口袋里塞了1万米刀,让他急需的时候可以用外币兑换来购买需要的东西。

困难时期为尽可能多赚外汇,充实国库,党中央决定“对在大陆的侨眷实行商品供应优惠政策”。

凡是从境外汇入的外币,折合成人民元超过100元的,可凭“侨汇券”增加供应粮食6公斤(大米、面粉和豆类各占1/3)、食油1公斤(花生油、豆油二者选一)、白糖2斤,鲜肉2斤(猪牛羊肉任择其一),此外还有棉布10尺。

程生莲明显在提醒儿子:“有些事要放在肚子里,说出来就是祸事,知道没有?”

程大庭看看他爸,又看看吴广毅,拍了拍口袋,用力地点点头。“知道了,守口如瓶。”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上午两人穿着道服去了中华道协的办公室,陈副会长简单问了一下,吴广毅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文件,说明了一下香江的沪道基金会的来历。

原本就是一个简单的社团组织,为了自己的发明专利有个可以落脚的相关去处而成立的。因为自己年龄不到,就用了师父的身份证明,找了一个义工来帮忙。

这次捐献还是上次赞助的徐姓沪海籍富商,由沪道基金会协助,捐给国家和道协一共6千吨稻谷,3千吨玉米,1千吨小麦,所以另外给了沪海道协单独一份。

听说这次合作比较顺畅,明年应该还会给赞助。基金会的发明专利由于时间一年都不到还没有收入,如果有了也会捐出来的。

阐述完毕,在会议笔录上签了字,这事就算告一段落,师徒俩就出门自便了。

内室的门打开了,上半年去香江交流团做领队的刘领导从里面出来。

“老刘,他们师徒有什么问题吗?”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暂时没什么问题。基金会的事情和他们说得差不多,小道士的几个发明专利当时以为是什么情报,我们这里也有备份。”

“哦,没事就好,今年算是个肥年了,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得到这么多的捐赠啊。”

没想到来一次北平就为这么点事情,师徒俩站在协会门口没地方去了。

这大冬天的,想去什么八达岭,什么颐和园的话,真是嫌冻得还不够是吧,只能沿着马路逛逛市容。

“咚咚锵、咚咚呛、咚呛咚呛、咚咚锵”一个上百人的游行队伍踩着积雪从马路上走过,前面两人拉着红色的横幅“北平市邮局报喜队”。

游行队伍里有的举着双喜的牌子,有的举着红旗,引人注目的是举着一块报喜的牌子“报刊发行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

北平的食品店里货架上看着琳琅满目,吴广毅想买点高价点心做礼物,售货员却摇手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