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得手
回到家时说话声音都哑了,吃饭的时候李如花问起来,只是说了一句,下午发泄一次情绪,现在没事了。
刚收完碗筷,居委会的刘阿姨来串门。居委会是沪海市民的基层组织,全称叫“居民委员会”。
刘阿姨一头短发,左右各别着一只发卡,穿着灰色短袖布制旗袍,脚蹬自制布鞋,看上去清清爽爽地来敲门了。
居委会一直组织阿姨妈妈们别上红袖套,每天多次巡逻在大街小巷,她们不仅关注可能的特务、外来的陌生人,也巡查着各家的家长里短。
“如花,下班前有邻居来反映,你儿子今天在黄浦江边站在岸上大叫。人家担心他会跳江,守在角落不敢走,直到他跳下岸墙走回家。你们是不是有什么委屈小孩子啦?”
“哈?……”吴广毅还真没想到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这还真全是他的锅。
想了一想,广毅嘶哑着嗓子说道:“刘阿姨,我爹妈对我很好,没问题,我只是因为升初中的事情有点烦躁,想发泄一下,不是受到什么委屈。”
“升初中有什么问题呢,我听你娘说你已经跳级考上初中了,填报的是张家弄路上的斯盛中学,不是很好嘛,比上小学还少走一半的路。”
斯盛中学是私营蒲东中学的分校,学校名字是为了纪念捐资人,川沙籍著名建筑设计师杨斯盛先生。
这校名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改为多稼中学,反正上辈子的吴桂毅在70年代听到,就是多稼中学了。
“刘阿姨,初一的东西我完全都已经学会了,再去就是浪费时间,又没办法直接上初二,心里烦躁,所以发泄发泄。”
“这样呀,我们居委会有个叫徐翠琴阿姨,她男人谭进军是斯盛中学校长。
等你收到斯盛中学的录取通知书以后,我们去谈谈看,考考你的学习程度再看,你说怎么样?”
没想到还有这么个惊喜在等着他,吴广毅真是欣喜连连:
“太谢谢刘阿姨啦,解决了我一件大事,如果能在考试合格的情况下,早一年参加工作就能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真是太谢谢了。”
在吴广毅的暗示下,李如花拿出来两个黄色的纸袋,里面各是半斤红糖。
“刘阿姨,我也不知道今天是哪位好邻居在暗中看护着我,这种助人为乐的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一包糖算是我们的谢意,别推辞,做好事都没有表示表示,谁以后愿意做好事呢,您说对吧。
另外一包是我们对您的谢意,您也千万别推辞,把居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您这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大力地学习,谢谢啊,别客气。”
吴广毅还真没想到,随口编出哄骗刘阿姨和父母的谎言能得到这样完美的结果。
他仔细看过书,非常简单,像数学方面,初小只需要懂得四则运算,高小学会一元二次方程,初中就是求面积之类,这些在后世都是小学程度,这是常识,不用学就完全掌握了。
回来到现在,他主要的精力用在学习和融入这个世界。虽然仅告诉了吴荫善一些将要发生的事情,但看起来还是把整个生活重担压在了父亲身上。
为了减轻一点家庭负担,决定从暑假开始,每天早上开始跑步,由少到多,慢慢锻炼。
放假之前,吴广毅已经拿到了他的小学毕业证书。长方形镜框大小,上方中间是教员的大背头照片,两边各三面红旗围绕。
中间部分是用毛笔填写学生吴广毅,原籍苏江省州杨地区,现年13岁,在本校六年修业期满,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下面就是董家渡路第二小学校长庄秋韵,副校长王蔚南。左下方就是他年轻的1寸大头照。
7月初的上午,太阳没晒到的地方还是很凉爽的,吴广毅拿着一本书坐在会馆街墙边慢慢地翻看。看一会书就抬起头,东张西望一会再低头看书。
来来往往的人都熟视无睹,一个经常看见的孩子,在家门口看书,这有什么值得多看一眼的。
他坐的位置是看不到张老四的家,当然张老四也不可能直接看到他,更不可能去关注一个看书的熟悉孩子。
小便池是附近每个男性每天必须光顾几次的地方,这里附近的男人,张老四敢拍胸脯地说,每个男人他都见过,陌生面孔一来他就能发现。
吴广毅看不见张老四,但是能看见他家的大黑狗。
张老四有个习惯,在家时就把狗拴在门口,出门时就把狗牵回家。
吴广毅以前以为是他怕自己不在家,狗在门口咬外人。现在想来,是怕有人进入房间偷东西,发现秘密。
看一会书再抬起头时,发现大黑狗已经不在门口。
张老四的背影正在会馆街上往张家弄走,这个时间段他应该去陆家浜路菜场,买当天要吃的菜。
事不宜迟,吴广毅把书放在凳子上,急匆匆地走向小便池,任何人看见都会觉得,尿急了快步走是很正常的行为。
一跨进小便池,吴广毅的右手立刻贴在墙上发动收取。
收、收、收、收、随着空间里的箱子、袋子一个一个消失,里面填空吸潮的石灰袋子没有了支撑,也跟着坍塌下来,在空间里发出闷噗噗的声音。
大黑狗在屋内,只听到声音响起。但有声音的地方是个碗柜,找不到任何异常的地方,忍不住大声吠叫来警告可能存在的敌人。
全部收取仅仅半分钟都不到,瞬间大量使用精神力,吴广毅只觉得头痛欲裂,忍不住呕吐了起来。
把早上吃的泡饭咸菜都吐在小便池的地上,一股酸味伴随着臭味一起飘散出去。
扶着墙,步履蹒跚地走出小便池,有面熟的邻居要进去小便,看到这情况就顺口问了句怎么了。
“实在太臭了,一进去还没小便就忍不住呕吐。”吴广毅萎靡地答道。
邻居笑了笑,到底是孩子,吃不得苦,这点臭味都忍受不了。
吴广毅跌跌撞撞地拿着书本和凳子回家,和李如花说了声头晕想睡会,就爬上二楼拉开铺盖睡了过去。
吴广毅再有知觉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不是因为他已经睡饱,而是肚子里有一包尿,在提醒他快要尿床了。
楼下李如花正和刚回家的吴荫善说着广毅今天的异样,要不是摸过他不发热还打呼,真的要带他去医院看看了。
他忍着昏昏欲睡的大脑,快速走下楼梯,拿起楼梯下摆放的痰盂,一大包尿狠狠地释放在里面。和爸妈打声招呼后,爬上楼梯想继续睡觉。
人虽然躺在床上,也很想继续睡会,但是心里直痒痒。毕竟两辈子没有经历过,没碰过这么多的钱,就想拿袋钱出来欣赏一下。
披上外套,靠在床头,拿着枕头顶在背后,把一袋钱就顺着放在两腿之间空档里。
“嚓”吴广毅擦亮一根火柴,点在了煤油灯的灯芯上。
以前楼上是没有灯的,他醒来之后以学习为名让吴荫善买了一提旧马灯。
借着昏暗的灯光,广毅拆了一封大洋,拇指中指夹起一枚,放在嘴边,猛地吹一口气,嗡~一阵鸣声响过。
吴荫善洗了把脸,准备和李如花吃晚饭,想问下儿子是否一块吃,就走上了楼梯。
因为灯光的原因,广毅并没有看见父亲,而吴荫善却清楚地看到儿子在把玩着大洋。
“儿子,你在干什么?哪里来的洋钱?”吴荫善压低了声音说道。
“哎呀,爸,吓我一跳,你上来,我跟你说。”
说话间,吴广毅发动收取功能,把帆布袋里的“大黄鱼”、米刀、港纸、子弹、手枪全都收取了,袋子里只留下大洋和“小黄鱼”。
反正因为角度关系,吴荫善也不知道袋子里面曾经有些什么。
“阿爸,今天我去跑步,路过一个地方感受到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仔细一查,藏着个旅行袋。你看袋子里面有“小黄鱼”和大洋。”
吴广毅压低着声音,凑在他爸的耳朵边说话。
“这肯定是不义之财,正常家庭的财富怎么会埋在马路边上的地里。我是隔空收的,地面外表看不出来,收了以后就头晕想睡觉,所以就睡到现在。”
吴荫善道:“你收的时候没人看见吧?有没有注意安全?你现在是个小孩子不该掌握那么多钱,把这钱交给你娘放好吧!等你长大还给你,你看怎么样?”
“我收的时候特意东张西望过,周围根本没人。阿爸诶,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黄金吗?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人民币,需要吃饭、穿衣、生活的物资!
黄金不当吃不当穿,全部藏起来跟没有有什么区别?我觉得留一点压箱底就行了,其他的都卖掉,换人民币买各类东西。”
“现在卖黄金要去银行才行,弄尾的阿盛说他看见过人家去银行卖金手镯,4万元一克。但是要带户口本去的,否则银行不收,万一收到赃物,银行也要吃官司的。”
“哦,有次傍晚我从东江阴街走过,看见有人在卖“小黄鱼”,好像是一百十万元一条,我离得近,注意了一下,还被收货的瞪了一眼。”
吴荫善拿起四个盒子,分别打开看了一下。
“嚯,还是官造货,造币厂出的,成色应该不错。拿一盒给你娘压箱底,以后还是留给你和弟弟,其他几盒和大洋你去处理掉。这袋子给你娘装东西吧。”
“行,你把这盒带下去。袋子不能给妈,我要扔也是扔远处,扔这附近被人认出来,不是要有祸事嘛。我们一起下去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