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就诊篇
一、脖子不舒服就是颈椎病吗?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导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以及由此所表现出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二、得了颈椎病会有哪些表现?
颈椎病主要分为5种类型: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

颈椎病通常表现为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头晕头痛等,还可能出现视力下降、颈部疼痛等情况。但不同分型症状有所不同。

(一)颈型
颈型通常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肩部肌肉酸痛、僵硬,颈椎曲度变直等。
(二)神经根型
神经根型通常表现为颈肩疼痛,可能伴有麻木等感觉异常,同时可有上肢无力,手指动作不灵活等表现。

(三)脊髓型
脊髓型通常表现为四肢乏力,步态不稳,脚踩棉花感;后期可出现尿频,排尿排便困难等。

(四)交感神经型
交感神经型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血压升高或下降,发汗,心慌或心动过缓等。

(五)椎动脉型
椎动脉型通常表现为偏头痛,恶心,呕吐,听力减退,视力障碍,眩晕,猝倒等,且进行转头等动作后加重。

三、为什么会得颈椎病?
(一)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引起颈椎病的最基本原因。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主要表现为椎间隙狭窄、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等,最终导致脊髓、神经及血管受刺激或压迫。

(二)头颈部外伤
外伤会使原已退变的颈椎和椎间盘损害加重,更易诱发颈椎病。常见于运动员赛前未做好充分准备而突然运动,也常发生于患者在交通意外中遭遇突然刹车。

(三)慢性劳损
长期低头、睡姿不正确、枕头高度不当、坐姿不正确等导致颈部软组织劳损,加速了颈椎退行性变的发展。

(四)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
颈椎椎管较正常人群狭窄的人,哪怕出现轻微的颈椎间盘突出,也会引起临床症状。

四、到门诊看病时,需要配合医生做什么?
(一)了解病史
职业、工作体位、是否受过外伤、出现症状的时间、性质及程度等信息有利于疾病的诊断,患者应配合医生的询问。

(二)体格检查
1.压痛点检查
按压颈部,查看是否有压痛。
2.颈椎活动范围
查看颈部是否出现左右旋转、前后屈伸等活动受限情况。
3.特殊检查
需要医生进行颈椎专科检查,包括压头试验、双侧臂丛牵拉试验等。

五、为了进一步明确是否患颈椎病,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颈椎X线检查
颈椎正位片、侧位片、斜位片。

(二)颈椎CT检查
从横断面的角度显示颈椎的解剖及病理变化。

注意事项
颈椎X线检查和CT检查时,须去除检查部位的厚衣服以及金属饰物,以免遮盖病变部位。
(三)颈椎磁共振扫描
颈椎磁共振扫描可显示颈椎骨质和软组织的病理变化。

注意事项
①勿佩戴金属物品及磁性物件(钥匙、手机、助听器、项链、耳环、硬币等)。 ②妊娠患者,体内有其他金属植入物、异物或避孕环的患者,安有心脏起搏器、动脉瘤术后体内有金属夹的患者,请于检查前告知检查室医务人员。

六、医生建议保守治疗,具体该怎么治疗?
(一)卧床休息
急性疼痛发作或初次发作时,应适当卧床休息,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2~3周。

(二)佩戴颈托
颈托可以固定和保护颈椎,但不宜长期佩戴,因为长期使用颈托可导致颈部肌肉萎缩及颈椎活动不良。

(三)物理治疗
保守治疗期间可以选择康复科的理疗方式,包括超声波疗法、磁疗、针灸、电疗、光疗等,可以消除神经根及软组织的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根据医生对病情的专业判断,选择推拿按摩,但注意手法要轻柔,否则可能造成脊髓损伤。

七、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式都有哪些?
颈椎病的手术目的主要是解除压迫,重建稳定结构。根据切口将手术分为颈椎前路和颈椎后路两种。根据手术的方式分为椎体融合术和椎间盘置换术,前一种重点是保持颈椎的稳定性,后一种重点是保留颈椎节段的活动度。
